纪树奎
摘 要: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对房屋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仍有较为严重的裂缝问题存在,因此我们务必要严格控制这一问题。对此,本文笔者立足于自身多年施工经验,并和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和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
1 前言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对房屋建筑工程的需求和数量显著增加,尽管房屋建筑工程可以将人们的交通等问题有效解决,但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会有诸多负面的影响产生,其中,混凝土的裂缝控制对策是最为严重的问题。众所周知,由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从建设到投入使用的过程十分漫长,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中常常发生混凝土施工问题,这也促使了混凝土裂缝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这在一方面会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同时还会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因此十分有必要深入研究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对策。
2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
2.1 设计问题
工程在设计的时候,经常因为结构断面的突然变化导致的应力集中而造成构建裂缝形成,施加在构件上的预应力不当同样也会致使构建裂缝形成,因为在构件配置钢筋的时候,设计计算书中提供的或少或钢筋过粗都会导致构件裂缝;设计阶段因为尚未将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变形考虑到,也会有裂缝产生;还有在设计的过程中若是没有合理定位混凝土等级,过高的定位混凝土等级也会因为过大的灰量,造成裂缝的产生[1]。
2.2 施工问题
混凝土的生产工序复杂性较强,每一项材料都有着十分严格的配比。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施工人员缺乏技术能力或操作不当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通常都是因为相关工序缺乏监督,未对其操作予以规范,以及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正确的工序进行操作都會在不知不觉中致使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2.3 材料问题
在工程尚未施工前先要选购材料,但是个别的不良商家会对一些不达标的材料进行生产,并在市场流通,一些采购人员为了降低成本而买一些和要求不相符的建材。此外,在进行浇注的时候,若是材料未按相关要求进行配比,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若是水的质量不达标,就有可能腐蚀钢筋,进而致使裂缝的产生。如果砂石的配比和相关要求不相符,成型后混凝土的硬度不达标,出现诸多不能弥补的裂缝。因此在选购材料和配比的时候应根据要求进行严格筛选,从而防止裂缝的产生。
3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对策
3.1 正确选择水泥材料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中低热水使对混凝土收缩比进行有效控制的常用材料。从相关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实践经验中可知: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一般的粉煤灰水泥和硅酸盐水泥,并确保这两种水泥的混合量在每立方米360千克。详细地操作方法: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前,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进行监测,使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相关标准相符和,适当地对水泥量进行控制,并确保水灰比在0.6以下,将单方混凝土的用水量降低,同时把具有分散性好和减水率高等特点的外加剂添加进去,一般运用的是颗粒型一级粉煤灰,并运用适量膨胀剂对混凝土收缩进行补偿。
3.2 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时候,在立足于混凝土工作性较为良好的形式下,应尽量将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降低,严格遵循“一高、二掺、三低”的设计原则,将“高级拉直、低热、高韧性、高强”的抗裂混凝土生产出来。将构造筋增加,以此促进抗裂性能的提高,配筋应运用小间距、小直径[2]。全截面的配筋率应控制在0.3%~0.5%之间。防止结构突然变化发生应力集中,将暗梁设计在容易开裂的边缘位置,促进此部位配筋率的提高,实现混凝土极限拉伸的提高。在结构设计中应对施工过程中的气候特征予以考虑,将后浇缝合理设置起来,在正确的施工条件下,后浇缝间距为20~30米,保留时间通常应超过两个月。若是不能将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条件预测到,也可以临时根据具体情况变更设计。
3.3 加强施工控制
在实际施工混凝土浇注的过程中,试验人员的重要任务就是立足于现场情况,第一时间对坍落和易性变化进行跟踪,并时刻做好测量,及时向搅拌站上报,并第一时间及时处理。就混凝土震捣人员而言,要接受严格的培训,通过考核后才可以上岗,同时要有清楚的权责,明确分工,尤其是由专职人员对钢筋集中的地方、端模、拐角等进行操作和处理的时候,施工员和技术人员要到现在进行指挥。主要采用插入式的方式展开混凝土振捣,插入振捣的厚度为30厘米为最佳厚度,用垂直等距离插进下层间距不大于60厘米,高度在5~10厘米左右[3]。施工人员必须一边振捣一边仔细观察,尽量防止过振或漏振等现象。由于梁体钢筋十分集中,可以根据下述方法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用混凝土罐车运输到施工地点,通过汽车泵将砼泵送到模板中;混凝土浇注分层的厚度大概在30厘米左右,混凝土借助适宜的缓凝措施,保证梁体混凝体在最开始浇注的混凝土初凝前完全浇注好;灌注混凝土根据从梁端到跨中不间断进行的顺序开展;借助撬棍在钢筋集中的地方将钢筋撬开,等灌注混凝达到这个位置保持同一水平线上的时候,由值班钢筋工对钢筋进行绑扎;把所有部位震捣密实后,等到混凝土不在往下沉,混凝土没有气泡,表面平坦、表面乏浆,全部振捣完毕后,慢慢把振动棒拔出来,以免和预应力管道、钢筋、模板、其他预埋件发生撞击;务必要对捣鼓人员的施工范围进行明确划分,权责清楚,以免漏捣混凝土,在进行浇注前先用水把木模板润湿,防止过度干燥发生吸水的现象。在浇注底部混凝土前,在钢筋的顶面上覆盖好草袋或布,防止松散的混凝土粘附在上面;根据设计要求,把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含气量设置好。
4 结语
总之,预防混凝土裂缝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影响因素有很多,需要养护、施工、设计和材料等多方面的配合。相信借助不断深入研究混凝土的耐久性,通过发展和创新新型建筑材料,今后混凝土裂缝问题将慢慢得到有效解决和处理。
参考文献:
[1] 姜松美.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1201.
[2] 郑增.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对策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7(31):120.
[3] 骆家顺.分析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