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外墙皮保护与修缮研究浅析

2018-10-21 01:48刘赚高鹏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4期
关键词:水汽外墙建筑材料

刘赚 高鹏

摘 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使得高楼林立,很多传统建筑遭到破坏,从营造学社开始人们渐渐明白传统建筑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性,开始各种保护活动,保护观念也逐步升级,本文以传统建筑保护的一个重要分支——外墙皮保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建筑外墙皮的分类、保护修复基本原则、墙皮损害的基本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寻求合理的方式方法,一方面能够有效防止其损害,另一方面保护其的价值及完整性。

关键词:传统建筑外墙皮修缮

1 传统建筑外墙皮分类研究

1.1 按建筑所属风格分类

我国传统建筑风格多样,种类不一,尤其是保留至今的建筑,多数年代较近,遗存时间不算久远,因此建筑的风格变化更加多样,有的是比较纯正的某一种风格形式的建筑,但有的是采用各个时期建筑的典型特征改造瓶贴的建筑,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风格元素较多,建筑师游历各地乃至各国,在设计过程中将不同风格的建筑改造和拼贴,如类似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的四面坡屋顶、椽梁柱枋、斗拱、猫梁、月梁、飞檐、牛腿,西方建筑中粗壮雄伟的多立克柱式、婉约秀美的爱奥尼柱式、繁复美丽的科林斯柱式、古罗马及拜占庭风格的集中式穹顶,哥特式的尖拱和肋架拱顶、飞扶壁,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等等,有的是比较纯正的某一种风格形式的建筑,但多数是采用各个时期建筑的典型特征改造瓶贴的建筑。

1.2 按建筑材料分类

我国传统建筑外墙皮的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外墙皮的保护修缮主要内容就是外墙的历史材料的研究保护,这是因为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时限性,能够集中反映出某一时期某一地方的特色,最具有代表性,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材料进行分类,建筑外墙皮的材料保护一方面是尽量复原,另一方面要注重墙体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让其最大可能的承受各种恶劣环境的冲蚀,同时将其注入现代墙体保温、隔热、防水就等功能,在保护的基础上创新,达到功能与美观的和谐。

2 建筑外墙皮保护和修缮的基本原则

依据建筑外墙皮保护和修缮的基本原则,可将传统建筑分为不同级别,依据修缮程度划分为普通修缮级别、复原修复级别和现状维护级别,普通修缮主要针对于保护力度要求不高的建筑,对持久性要求较低,一般采用尽量一致的建筑材料,或者是外观条件相近,质感相似的建筑材料进行修复或修缮。复原修复针对于保护力度适中的且有条件复原其面貌的传统建筑,对持久性要求较高,一般要尽可能延长材料的持久性,这种修复不会大面积进行,一般只是正对破损比较严重的部位进行修复,材料选择也比较严格,要求与原材料相似度极高,或者直接采用原材料,并且需要和有关部门结合,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修复方案。现状维护主要是针对破损不太严重且及为重要的历史建筑,对其墙面进行保留且延长持久性,即使有破损部位也要保留,许多破损是历史的见证。

3 传统建筑外墙皮损害的因素分析

传统建筑外墙皮不单和外环境相互作用,有的也承擔部分承重功能,多数墙皮材料采用砌体、砖块、木材等等,这类材料易受到外环境侵蚀,当侵蚀到一定程度,也会影响到建筑的承重,进而对建筑造成损害。

3.1 水汽渗透

雨雪天气及地表地下水都会产生水汽,这些水汽会给外墙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建筑外墙最易侵蚀的部分就是接缝处和保护层两个区域,有时候建筑墙皮和接缝都完好,但屋面和檐口有损害,也会造成水汽渗透,给建筑外墙皮造成损害,因此要想保护建筑外墙皮不受水汽渗透,不单要保护好墙体,还要保护好和墙体相互的结构。

通过水汽渗透,会造成接缝处侵蚀开裂或腐烂,外饰面损坏或缺失,严重的会导致基础材料受损,出现坍塌、凹陷、翻浆等现象,若不及时治理,损坏将会越发严重,有可能会出现油漆脱落,饰面剥落的现象,最终外墙整体损坏。水汽渗透分为直接渗透和间接渗透两种。直接渗透顾名思义就只直接渗透到基础,一般发生在墙体根部,如积雪或屋顶滴水等等。

3.2 高温暴晒

高温暴晒是两个不同方面的影响,紫外线对不同墙面的照射强度不同,因此不同墙面所受的暴晒侵蚀也不一样,一般南、西两个里面受阳光照射较为强烈,侵蚀比较严重,东、北两个立面则影响较小。阳光的强烈照射使饰面褪色,剥皮或者粉末化等等。高温造成损害的机理使昼夜温差,昼夜温差大会使建筑外墙皮材料热胀冷缩,建筑材料都有自身的热膨胀系数,所用材料热膨胀系数相似或一致是,这种损害达到最小,若兼容性较好的,甚至不会因为高温造成损害,但如果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相差教大,会使热膨胀受到限制,内部应力作用会导致材料撕裂。

3.3 风力动荷载

风力等外力产生动荷载,持续作用会使建筑外墙立面产生微小的弯曲变形,墙面产生附和应力,长期下去会产生破坏损害。建筑材料抗拉强度不到一定数值,比如金属材质、瓦材质,在动荷载的作用下其连接处将会容易损坏。当动荷载较强时,如罕见的飓风天气,作用力较大,向上的作用力会使建筑外墙皮破裂损坏,随风吹起的物体将会对外墙皮反复撞击,使其产生磨损、裂纹,冲击力较大的会发生凹陷,持续或长期作用会使保护层损毁或无法修复。外墙皮表面会变得凹凸不平、失去光泽。

重力、地震等不可抗力的作用将会导致建筑摇动、沉降或产生相应的位移。长期沉降将会造成建筑表皮开裂、错位、剥落、墙体内部构建偏移或倾斜等等,直接后果就是使水汽容易渗透其中,造成损害。重力、地震等不可抗力产生的应力和损害,作用方式方法类似于沉降,但是比沉降要明显一些,建筑外墙不同材料直接回发生破坏,衔接处错位或开累,墙板承重不够会凹陷或脱落。如果长期放任不管,不去治理,外表皮开始侵蚀腐烂,墙板损害,构件破坏,进而内部构造材料遭到破坏。风力作用也可以导致部分墙板破裂,加速建筑墙体构造材料损害,水汽将会容易渗透入建筑内,建筑墙体遭到破坏损毁,因此必须在损害前做好防御措施,在损害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4 污渍与饰面损坏

长期风尘污染、垃圾侵蚀、动物(尤其是鸟类)排泄物堆积,会使建筑外表皮产生污渍,看起来不美观,长期持久的堆积,堆积的物体会慢慢变质,与外表皮接触久了,外表皮会被其侵蚀,一些植物如苔藓等甚至会扎根生长,这类植物生长很快,长期不治理会使外墙材料分离,水汽进入将会带来更大的危害。酸雨还有空气中的酸性物质都会都墙外立面表皮失去光泽或受损,因此,需要及时清理污渍,尽可能减少或消除污染源。

4 结语

我国对传统建筑外墙皮的研究日趋重视,其保护体系也逐渐建立并完善。特别是一些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一些文物古迹比较丰富其发达的地区,然而多数地方保护力度仍然不够,有待普及。传统建筑外墙皮的保护工作复杂又繁琐,不同地区保护方式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损害原因对症下药,本人着重研究外墙皮的保护原则和损害原因,为传统建筑的保护修缮方式方法探究提供理论基础,完善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 朱光亚,杨丽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的困惑与思考[J].建筑学报,2010.

[2] 王晶,天津意大利风情区的修复与开发记录[J].城市环境设计,2005.

[3] 王琪,王芳,英国登录建筑的选定与我国文物建筑指定制度的比较研究[J].新建筑,2004.

[4] 赵中枢,从文物保护到历史文化名墟保护——概念的扩大与保护方法的多样化[J].城市规划,2001.

[5] 石雷,童乔慧,李百浩,欧洲建筑与城市遗产概念及其发展(—)——欧洲历史性建筑遗产[J].华中建筑,2001.

猜你喜欢
水汽外墙建筑材料
外墙素混凝土抹面竖纹凿毛技术应用
为什么会下雪?
判断:哪位洗得快
子弹离心3毫米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中国东部雾霾频发 水汽分子是“帮凶”
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及发展方向
新型混凝土技术与建筑节能探讨
建筑材料质量评价相关问题思考
为什么“久雨大雾晴,久晴大雾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