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自然科学课的实验教学

2018-10-21 00:56王玥
文存阅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

王玥

摘要:小学教育面对的是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低年龄学生。小学自然科学课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小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启迪小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认识身边事物的特征,让小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探索世界。小学自然科学课的实验教学是一个动手动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深受活泼好动的小学生的喜爱。本文从小学自然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现状入手,探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迪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小学自然科学课;实验教学;科学启迪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探索也日益重视,创新意识不断加强。人们教育小学生“从小爱科学”,新时期的科学启迪教育要从小学抓起,作为科学课程载体的小学自然课的教学引起人们的关注,上好自然科学课、用好科学实验课成为一个新的教学课题。下面探讨实验课的现状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思路,使小学自然科学实验课成为小学生科学的摇篮。

一、小学自然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现状

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小学自然科学课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倡创新精神,立志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要求,小学自然科学课越来越凸显出其价值。但是由于多年积累的问题没有得到关注,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一)师资力量缺口较大,缺乏专门人才。

历年来师范院校没有专门设立培养科学课程教师的科目,致使科学教师一直由各个专业的教师进行替代教学,甚至是兼职教学,导致教师理论知识不足,缺乏科学教学经验,只能在摸索中试探着进行教学,不熟悉课程内容,不会用实验器材,不知道实验步骤,不明白实验要求,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常常出现科学教师不懂科学,实验课上没有实验的现象[1]。

(二)科学实验课硬件配备缺乏,甚至没有实验室,无法进行实验[2]。结果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对科学探索的兴趣,科学课成了放松课,自己不动手只看着老师做。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二、提高小学自然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的对策

学校要重视小学自然科学课的实验教学,逐步改善硬件环境,配备科学实验室和科学仪器室,配齐仪器仪表等实验设施,配备多媒体等设备,有利于教师进行多姿多彩的讲解和示范。对科学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优化科学教师队伍,配备有一定科学素养、热爱科学课教学的教师[3]。科学教师对实验不仅能够熟练操作进行示范,还要求能够引导学生动手练习,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实验学习上来。教师要多层次了解学生,鼓励学生去创造、实验、比较、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新颖的科学,开创有序、高效的科学实验课。

三、小学自然科学课的实验教学探讨

一谈到科学,许多人就想到天眼、航天、潜艇、核弹等高大上的遥不可及的科学成果,其实,科学就在每个人身边。小学自然科学实验课就是要让小学生明白,科学并不遥远,就在每个人的身边,科学实验并不神秘,就从观察一花一木一草开始,打开小学生的科学视野。

(一)从观察自然开始,开启科学之门。

小学科学实验课可以从最基本的观察开始,引导小学生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花鸟鱼虫。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外观结构和生长全周期,观察动物的生活坏境和习性等,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动物细胞的构造。然后教师深入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实践,亲手将植物和动物制作成标本,让小学生在实践的成果中品尝喜悦,增强小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进而鼓励小学生探索大自然的風霜雨雪、电闪雷鸣,发挥小学生的创造力,自己动手制作做小船、纸电话等,让小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在科学的道路上进行探索、尝试和创新。

(二)采用科学方法,踏上科学之路。

科学是一个严谨的可重复印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4]。小学自然科学课也需要在实验中让小学生掌握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世界。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兴趣转移较快的特点来设计实验。每个实验的目标要明确简练,集中达到一个或两个实验效果即可,不宜过多过杂,不需要求全责备,避免小学生因实验时间过长而失去耐心,实验内容过多而不能集中精力。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自己得出的结论会加深他们的印象,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会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开展实践调研,科学无处不在。

小学自然科学课的实验教学是一个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师可以将实验课堂从教室内拓展到教室外,让学生自由组成科学探索小组,去采集本地各处的水样,然后带回来在实验室里进行测定和观察,得出水质调查报告。也可以鼓励学生走到田间地头去记录庄稼生长过程的观察日记,或者让小学生开动脑筋自己选材,去父母的工作场所了解石油的开采、提炼过程,面包食品的加工过程,甚至是纸张的制造过程,将科学实验拓展成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探索的脚步深入到生活和工作的角角落落。同时教师还可以联系本地的气象局、地震局、农业局等部门,组织小学生前去参观了解本地的气象动态、地质构造、农林等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小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无处不在,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四)落实教学目标,形成良好科学观

科学课堂教师要精心备课,让学生体验科学,使每一节课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学生身边或者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入手,让学生重新演绎科学理论的产生过程,正确引导学生实验操作,避免操作慌乱而引起的意外发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观。教师可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组成科学兴趣小组、小小气象员、生物广角小组等,自主完成实验任务。

四、结束语

小学自然科学的实验教学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课程的教学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突飞猛进,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日益完善,科学教育的方法不断创新,科学实验课堂也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王继民.浅谈小学科学课的课堂研究实验[J].东西南北:教育,2016(17):00070-00070.

[2]任洪深.浅谈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3):170-171.

[3]丘晋卿.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堂效率[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00100-00100.

[4]孙道英.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设计[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2):54-54.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浪漫的材料
以人为本: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素养在实验教学中的落实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以人为本: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素养在实验教学中的落实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