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婷婷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基层网络电视做为企业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重要作用日趋凸显。编辑是电视新闻作品制作的关键环节,它体现了企业总体宣传方针路线。因此,做好基层网络电视编辑一职,需要我们基层网络电视工作者认真思考和长期探索。关键词:基层电视;新闻编辑;节目创新一、提高组织策划能力,让新闻“动”起来大庆油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昆指出油田媒体要紧密围绕油田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全力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眼基层,深入一线,为油田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基层电视作为重要宣传阵地,担负着宣传企业重要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如何让新闻准确、深刻地传递给员工,就要求编辑人员在制作新闻时,让新闻“动起来”。当要进行一次重大事件的报道时,编辑人员首先要进行策划酝酿。如新闻主题是什么,要播放哪些画面,需要什么样的稿件,让谁来进行同期声采访等。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当天,我们采取厂党委宣传部指派记者拍摄地点和矿大队宣传干事配合拍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素材采集。这条新闻制作完成后,不但展现了厂、矿、队员工收看实况的热烈场面,同时还加入员工谈实况感受的同期声,让一则普通的新闻立刻变“活”。在油田企业中,新闻离不开生产、经营等内容,经常会出现生僻的名词和理念。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工作除了要有“犀利”的策划能力、深厚的文字功底,还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他不仅要经常与油田各个层面打交道,而且还要对新兴事物进行了解掌握,这样才会在遇到专业性较强的语言和稿件时,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配合画面语言让员工了解新闻主旨。二、追求电视新闻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凸显“地方”新闻特色对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来说,如何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视性和影响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就应该在电视新闻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企业新闻节目一般存在“以会报会”等现象,因此在节目编排形式中,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来提高节目吸引力,如新闻与新闻之间用动态的小片头隔开,开设“本台评论”等内容来增加新闻的色彩。我台还开辟“媒体看杏北”和“记者在一线”专栏,让新闻更具时效,也彰显“地方特色”。在新闻内容上要合理编排。编辑工作不是简单的删减和粘帖,应赋予新闻更多的“思想”。可以采用“组合式报道”和“对比式报道”来引起员工的高度关注。如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我厂各单位纷纷组织召开党员干部上党课的报道,我们围绕这一主题,将此条新闻进行整合再创作,把我厂员工重温党性教育热情空前高涨的浓厚氛围集中展现出来,这就运用了“组合式报道”。三、运用各种特技手段实现电视新闻的“耳目一新”电视新闻编辑,可以说是一项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的工作,在进行新闻节目编辑时,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画面和有声的语言进行新闻“再加工”,使新闻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员工面前。如在我台播出的《咱们员工有绝活》专题中,为彰显女工更换玻璃管速度之快,我们运用“快动作”镜头处理了该女工更换玻璃管的场面,并配以轻快的音乐,使得一条原本普通的新闻变得生动。四、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做好基层网络电视编辑的重要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层网络电视编辑水平的高低,对宣传油田公司、厂党委的重要路线、方针,把握舆论导向、鼓舞士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新闻编辑人,除要具有较强的政治素养、广博的学识外,还应注重以下三方面:(一)具备扎实的拍摄基本功。如果对电视新闻采访拍摄一窍不通,编辑人员就很难修改出优质的电视新闻作品。以往,编辑深入一线了解新闻机会少,今年厂党委宣传部对我台岗位进行了改革,要求编采不分家,一个人一段时间做编辑,另一段时间做记者。此种尝试大大弥补了编辑和新闻源“脱节”的现象,也为编辑熟练掌握拍摄技巧,制作出“上乘”的新闻作品提供便利条件。(二)注重细节意识。编辑在认真修改、校正稿件的同时,还应注重细节部分的处理,完美体现新闻的画面语言。在制作一期关于阿曼油田参观的新聞中,参观团一行饶有兴致的听取讲解员介绍的同时,个别参观人员接打手机的画面出现在镜头里,这样的画面当即被减掉,如果不及时处理一旦播出就会有损害参观团的整体形象,因此编辑应该注意类似细节的发生。(三)“换位思考”让新闻更具“精、气、神”。编辑不能仅仅注重新闻的信息含量,而更应注重有效信息含量的多少。除了应具备较高的新闻敏感性外,还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员工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编排的新闻。对于普通员工来说,最关心最乐于收看的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因此今年,我们尝试把镜头对准普通的一线员工,策划了《咱们员工有绝活》《我在一线当学徒》等系列报道,从平凡人身上体现爱岗敬业,让无私奉献落入寻常百姓家。五、结束语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项复杂、又极具政治性的工作。只要我们做到善学,善思,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就能编辑出高品味、高水平,让员工津津乐道的好新闻。参考文献:[1]徐建国.地方台记者新闻敏感的培养[J].青年记者,2017 (26):53.[2]周骥.互联网+背景下编辑的继续教育[J].青年记者,2017 (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