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洋
摘要:深度挖掘“李园”自身文化优势,在已有的“徽派”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引入更丰富的例如徽商、徽剧、徽菜等“徽派”文化,从本质上与东北风情的农家乐景区区分开来,将品牌定位为“徽派”文化体验式景区,为“李园”的发展带来更高层次和更具经济价值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品牌文化;李园;生态旅游;对策
中国旅游已经进入产业系统升级的新阶段,作为旅游产业之一中的主体业态,景区承担着旅游供给的主要任务,今天同样面临着产业升级的紧迫压力。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的完善仅仅是产业提升的基础部分,景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仍然依赖于文化的提升,这是决定旅游者购买意愿的首要因素。
每个景区之所以成为旅游地,是因为拥有一个引发购买意愿的吸引核。这个吸引核唤起的是旅游者的期望。如果这一期望从游览层面上升到情感体验层面,就会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一个旅游地有明确的主题表现其独特文化,必然会极大地满族旅游审美需求。所以有效的挖掘景区独有文化品牌,实现“旅游+文化”的情感体验式旅游才能提高景区的核心竞争力。
一、丹东“李园”景区现状简介
“李园”位于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境内,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徽派”私人庄园。园内青堂瓦舍,回廊婉转、曲径通幽、流水潺潺。在近20年的建设过程中,大量运用城市拆迁的残砖剩瓦和当地的枯木山石,以及民间弃之不用的旧磨盘和旧门板等。因依山势而建,利用自然而又融入自然,整个建筑群古色古香,文化氛围浓郁。
李园周边山高林密,空气清新宛若世外桃源。李园的建筑风格南北结合,造园常用的要素如:廊、房、亭、塘、假山、奇石、根雕、盆景、木刻、砖雕、山洞、果园、南北动植物、民俗物件以及书法字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运用与涉猎,都是家人亲历亲为亲手建设与制作。
二、丹东“李园”景区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品牌形象不明确,缺乏新颖的营销模式
据统计,前往“李园”景区的游客大多来自丹东本市,外地游客来丹东旅游时往往不会把“李园”景区列入其必游之地。原因在于“李园”景区的整体形象不够突出,旅游市场影响力,知名度不够高。景区作为一种企业存在,但是企业化水平并不高,与开发规划相比,独特的品牌建设和新颖的营销规划缺失,没有创造知名品牌和长久品牌的营销战略规划。
(二)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旅游文化挖掘和展示不够
“李园”自建园以来,在管理上缺乏市场运作和旅游产品营销的观念,将主题定位在“特色农家乐”,造成与丹东馨艺山庄、大黄牙生态园、豆豆农场等景区有雷同的宣传字样,没有深度挖掘自身独特的“徽派”文化,更加没有形成相关的特色旅游产品,与“徽派”文化相联系的展示品也少之又少,无法形成差别化体验来吸引游客前来。
三、“李园”景区品牌发展对策与建议
深度挖掘“李园”自身文化优势,在已有的“徽派”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引入更丰富的例如徽商、徽剧、徽菜等“徽派”文化,从本质上与东北风情的农家乐景区区分开来,将品牌定位为“徽派”文化体验式景区,为“李园”的发展带来更高层次和更具经济价值的发展前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深度挖掘徽派文化
重点收集徽商、徽菜和徽派建筑的文献、故事、风俗,结合园林主题在节日推出大型表演节目,以突显其娱乐和教育价值。同时结合园林景区古典和文化内涵,举办相关书画、文物展览、文化风俗展览甚至花鸟鱼虫类展览,提供教育价值。
(二)打造景区品牌形象,进行品牌营销
为李园设计具有“徽派”文化特征的景区Logo,挖掘代表性景观,设计徽商主题场景,编写宣传文案,开发可行性徽派菜式和徽州小吃,制作景区宣传微视频。
(三)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全面考察楼房镇特色农副产品和珍贵药材,从中筛选出符合“李园”徽派文化品牌形象的景区衍生品,并提出可行性包装设计。
四、结语
通过以上三方面计划的展开,旨在将“李园”打造成为一个以“徽派”园林为基础,结合楼房镇特色乡村产品的“徽派”文化体验式景区,为“李园”的美丽自然风光和独特建筑风格注入文化元素,增加游览中的参与性和亲历性,使游客在体验中感悟快乐,满足人们对旅游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提高“李园”在丹东旅游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跃,佘高波.事件塑造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机理——基于“张家界现象”的案例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02).
[2]徐栖玲,陈宏巨.试论旅游服务品牌及其创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03).
[3]雷鸣,陈洁.我国旅游景区品牌打造的范式研究——以京东大溶洞为例[J].中国商贸,2012 (06).
[4]刘德昌,付勇.我国旅游景区品牌传播策略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