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娴
任何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都是由许许多多灵动的生命组成的并且富于变化的。所谓意外也就是非预设性的生成,课堂教学很有可能就因为意外而更富有生命力和活力,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学生的课堂意外,适当的设置陷阱,善于利用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意外生成资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的精彩,更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意外生成 善于利用 精彩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139-01
1.灵光一现,铸就“精彩”
在一次观摩学习中,有幸听到管建刚老师执教的《陶校长的演讲》。好事多磨,课程的一开始,就出现了意外——报告厅的话筒坏了。管老师在让一名学生读课文的时候,意外再次出现,该生读书的声音非常小,根本听不清他在读什么。我并没有因为课堂上有这样的意外而觉得惊讶,因为这是简单的连我一个新老师都能处理的问题,对该生稍加鼓励,也许是一句“如果你能读的响亮点就更好了”,又或是一句“你读的真棒,能大声点的再来一遍吗?”
管老师亲切的问了下这个学生的名字,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什么是声音响亮,就是让教室四个角落里的学生都能听到他朗读的声音。他让这个学生说一句话,分别询问四个角落里的学生有没有听到。第一次失败了,鼓励一下,再来一遍,第二次,第三次……终于,所有人都能听到了这位同学的声音。这节课从开始至结尾,每一位同学都用响亮的声音诉说着对文本的想法与理解,这也让我们每一位老师看到了,什么才是化解意外。
2.科学预设,制造“精彩”
有人认为,预设是给学生挖一个陷阱等着学生往里面跳,从而框住学生的思维。这是对预设的一种误解。没有预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与动态生成;没有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上的游刃有余。在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给预设留下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制造丝丝精彩。
(1)围绕教学知识点科学预设。错误中往往蕴藏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的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的方法。作为教师可以在易错的环节设置“陷阱”,故意使学生落入陷阱,再去引导学生走出这个误区,从而使学生得到正确的分析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预防错误再次发生。演讲稿作为一种新的题材出现在小学的课本当中,作为教师不单单的是教这一篇课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的方法,如何去理解这篇文章,到底陶校长的这篇演讲稿在讲些什么。
(2)围绕教学关注点有效预设。教学不是单纯的教,而是要让学生去学,让学生遵照事实懂得一些生活中的道理。《陶校长的演讲》这一课主要讲课四问: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而每一问都是有共通之处的,管老师在引导的时候进行了充分的预设,针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进行了一一的化解。特别是陶校长为什么会这么问和怎么做。学生往往分不清句子是在讲原因还是讲做法,管老师利用一个个贴近生活的例子去解释文本中的关键词语。比如第四问:道德品格中有这样一个短语“学习做真人”。就“真人”这个词语而言,什么是真人,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真人?管老师让学生大胆发言,有的学生觉得诚实的人是真人,但如果是医生,帮助病人家属向病人隐瞒病情,希望让他身心愉悦,这还是真人吗?管老师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例子让学生自己从错误中纠正过来,所谓“真人”就是既讲公德的人,又讲私德的人。
(3)围绕教学系统性针对预设。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必定会延伸到其他知識点,会造成对别的知识点的误解,通过设置指向性明确的问题,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其他关联的知识点,达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效果。管老师针对四问让学生明白了陶校长是怎么提问的,为什么要这么问,该怎么做。学生难免会觉得这四问的重要程度是一样的。对文本的分析本来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者”的过程。管老师对演讲稿这种文学体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就演讲而言,通常最重要的东西会放在开头和结尾,因此第一问身体健康和第四问道德品格都是最重要的。
3.锤炼自身,造就“精彩”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度过的,是随机生成的,是活的。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课堂上的生成,学会倾听,发现他们理解的偏差,发现他们问题的焦点,做他们最忠实的“听众”,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那么如何做好这个听众,对于我们教师的本身也是一种挑战。精彩的课堂背后隐藏的是“广读博览、辛勤耕耘、独立思考、汗水泪水”。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偶尔用之更需要的是长期积累。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有意识、有思想的个体。小意外,大精彩需要教师不仅仅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需要多方面的良好的素养。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做好应对课堂各种生成的准备,才能沉着应对,巧妙的利用课堂上的各种资源,化点点意外为丝丝精彩。
“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注重个性化发展”是新课标准所强调的。每一个学生理解、感知、接受、表现能力必定存在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享受、参与学习的过程,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只有去适应他们,去宽容和理解他们,学会尊重他们,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才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才能有课堂的精彩。
小意外成就大精彩,只有在预设中宽容生成,及时捕捉课堂中的“意外”生成资源,让学生思维之花在质疑中碰撞,在对话中得到绽放,课堂才会因为“一点点意外”而促成一丝丝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巢科.浅议处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J].学周刊,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