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土文化渗透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2018-10-21 03:50梁媛玲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27期
关键词:同安闽南区域

梁媛玲

本土文化就是有着本土特色文化的统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在闽南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风光优美、名胜古迹众多,且地灵人杰、名人辈出,历史积淀深厚,民间艺术瑰宝熠熠生辉。

区域活动是幼儿有效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区域活动,它承载着本土文化的魅力,以其特有的美和乐趣使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切实感受到本土文化的丰富内涵,获得有益一生发展的知识与体验,成为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有效的、积极的方式,让幼儿走进家乡的本土文化,对家乡的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而且能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继承、发扬、创新家乡的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 幼儿园 区域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023-02

作为文化传承的第一阵地,幼儿园教育应该担负起挖掘、传承、弘扬和发展地区和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将本土文化渗透到区域活动中,可以丰富区域活动的内容、深化主题活动的开展,在具有浓郁本土文化特色的区域中,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的互动,有充分的机会与本土文化作多方位接触,能在本土文化的熏陶下进一步感受、理解本土文化的内涵,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1.展乡景,让本土文化在环境中显内涵

(1)创设“本土文化长廊”。巧妙利用幼儿园的长廊,通过文化展板、美术作品、图文说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宣传展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儿歌童谣、儿戏童玩、风味美食、历代名人、民俗风情、民间艺术和名胜古迹等,让幼儿对本土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激发他们更主动地深入了解本土文化。

(2)创设“本土文化楼道”。在一楼过厅,展示由幼儿、教师、家长共同制作的龙柱、闽南茶艺、闽南小吃、闽南文艺、闽南雕花等立体浮雕作品,在一至三楼楼梯墙面悬挂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各类师生艺术品,如贝壳拼贴画、草编竹编、农民画作品等。楼梯转角创设同安名胜古迹和民俗节庆的大幅情景图,配合手工制作特色景观和风土人情,让本土文化鲜活起来。

(3)创设“本土文化特色区”。在班级本土文化特色区域中融入本土文化元素,如运用黄、红等热情、光明的色调;建筑的红砖燕尾和镂空雕花;民间材料竹筛、麻绳麻布、蓝印花布等的融入;废旧物茶叶罐、线轴、酒瓶等的利用创设班级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美术区、表演区、操作区……还灵活利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如楼梯间、过道、功能室等创设“本土文化特色吧”,如陶艺吧、沙土吧、农家乐、闽南风情园、闽南大戏台……

2.感乡趣,让本土文化在特色区域中现精彩。

(1)将本土文化渗透于幼儿园美术区。渗透的本土文化内容包含漆线雕、珠绣、剪纸、农民画、编织、扎染、版画、泥塑、扎春花、闽南小吃等,班级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教师的优势特长、家长教育资源等创设民间工艺特色区,让幼儿在富有特色的区域活动中感受民间工艺美,学习和传承民间工艺。

(2)将本土文化渗透于幼儿园生活操作区。教师们以“农家乐”的场景来创设生活操作区环境,悬挂和摆放辣椒、花生、蒜头、南瓜等农作物实物或仿真实物,放置摔桶,风鼓机、米笞等农具;提供磨豆子用的石磨、石臼、榨甘蔗汁用的碓、大小不一的筛子和夹子、装食物的蒸笼、秤等工具,提供茶枝、花生、玉米、树叶、豆子等材料,让孩子们在生活区里亲身体验、动手操作,亲身感受古早的“生活”,领略丰富多彩的闽南民俗文化。

(3)将本土文化渗透于幼儿园语言区。渗透的本土文化内容有闽南童谣、民间故事、木偶艺术、答嘴鼓、皮影戏、大家来讲古、闽南新闻播报……教师们在语言区提供民间故事、童谣的图书图片或录音带供幼儿阅读欣赏;提供了图卡、说乡音”图册、金话筒、录音笔和妙妙夹等鼓励幼儿大胆学说闽南话;提供“大家来讲古”、“闽南新闻播报”的演播台、“木偶戏”“皮影戏”的小戏台以及幼儿制作皮影和木偶等材料,让幼儿在演一演、说一说、念一念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4)将本土文化渗透于幼儿园表演区。渗透的本土文化内容有歌仔戏、车鼓弄、拍胸舞、舞龙舞狮、宋江阵、南音、闽南童谣故事表演……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和收集各种各样的民俗表演的服装、道具,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让幼儿观看各种民俗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唱词、剧本、表演动作和队形等,鼓励幼儿进行分工、协调和合作,让闽南艺术文化在娃娃中生根发芽。

(5)将本土文化渗透于幼儿园体育区。渗透的本土文化内容有踢毽子、跳绳、沙包、打陀螺、跳格子、竹蜻蜓、跳皮筋、踩高跷、抖空竹、跳格子……教师们专门创设了一个闽南童玩区,投放了各种各样的民间玩具,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进行体育锻炼,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感受到闽南民间玩具的乐趣。

(6)将本土文化渗透到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区中。在角色区中,孩子们生成了“招治薄饼”的游戏,把“薄饼” 、“五香条”、“碗仔粿”、“面线糊”等特色小吃融入游戏中,在“老板”们的精心经营下,“食客”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了解了本土特色小吃的相关知识;孩子们还生成了“娶新娘”的游戏,从布置新娘房、制作请帖发请帖到新娘新郎化妆照结婚照、办桌请酒席等,将闽南婚庆习俗惟妙惟肖地还原到游戏中去,精彩纷呈。

在结构区中,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材料建起了闽南大厝及同安的特色建筑物。如中班幼儿搭起了同安的银湖大桥、步行栈道和乐海广场等;大班幼儿自行设计、分工合作运用多种建构技能、建构材料和辅助材料建构难度更大的主题,如苏颂公园,包括水运仪象台、文化长廊、喷水池、文化休闲区、文化馆等各个场馆等。

3.知乡情,让本土文化在主题活动中展魅力

(1)结合主题活动,在一个区域中渗透本土文化。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根据本土文化内容,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将同一本土文化在同一区域中渗透,使幼儿通过不同的材料 、不同的表现手段来深化对该文化的理解 。如大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悠悠茶香》,在和孩子共同商讨下,决定在走廊创设一个“茶艺吧”,孩子们在里面可以挑拣茶梗、秤茶叶、包装茶叶;可以泡茶、品茶,感受茶艺文化,学习茶艺礼仪;还可以尝试运用多种创作手法和不同材料制作茶壶茶杯等等,让幼儿在主题区域中了解中国的茶知识,感受悠久的茶文化。

(2)結合主题活动,在不同区域中渗透本土文化。

主题活动的开展,能使幼儿各领域的课程得到更好的整合,而将同一种本土文化在不同区域中渗透,可以使幼儿通过操作不同的领域区域材料来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 ,有利于幼儿更好地传承本土文化,也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各领域的全面发展。同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有很多名胜 ,如千年古刹梵天寺、梅山寺,出名的影视城、标志性建筑钟楼、文化圣地孔庙、朱子讲堂,美丽的苏颂公园和银湖桥等等。为了引导幼儿了解同安的名胜古迹 ,我们在大班开展了“印象同安——名胜古迹”的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开展的同时 ,围绕此主题内容的区域活动也随之开展 。我们将与主题内容有关的材料投放到美工区 、科学区、结构区、语言区 、益智区中。如在开展 “同安十大景”活动中,我们发现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感受 :在语言区,引导幼儿结合图片说说十大景 ,并根据自己和家长收集的资料来当小导游,介绍同安的名胜古迹 ;在美工区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同安十大景 ;在益智区,引导幼儿通过拼图、自制飞行棋来加深对景点的认识;在建构区,鼓励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建构材料建构出钟楼、梵天寺等名胜古迹。通过多种区域活动的操作,幼儿不仅对家乡同安的名胜古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也使他们为家乡的美丽而感到骄傲。

本土文化博大精深,本土区域活动无限延伸,这就需要我们用“情”体验,用“心”创造,用“爱”耕耘,通过区域活动在幼儿的心田里播下“本土文化”的种子,让“本土文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同安闽南区域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区域发展篇
闽南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