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背景下“乌合之众”群体现象探讨

2018-10-21 10:46于畅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网络舆情

于畅

摘要:在新媒体的发展下,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代表了用户们使用媒介习惯的改变,它逐渐成为用户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网络舆情时有发生,在社会化媒体上甚至会有扩大化的趋势。“乌合之众”成为了网络舆情发生时出现的特有群体,本文旨在分析“乌合之众”的发展特点,为目前网络舆情现象的发生提出一定的解释。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网络舆情;乌合之众

一、研究背景

自web2.0时代到来,互联网平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基于互联网为基础的社会化媒体,比如新浪微博、微信等,更是成为年轻人手机的必备客户端。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来源开始多样化,传统媒体不再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唯一媒体。截至2016年12月,近一半的网络社交用户通过社交应用来获取新闻,高于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专业新闻资讯网站获取新闻的比例,社交应用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传播热点事件的重要渠道。[1]在这样的平台上,用户的交流强调的是互动,是生产,是交换。所以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容易发生舆情扩大的现象,在舆情扩大的状态下,容易出现群体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乌合之众”。

二、社会化媒体的含义与特征

社会化媒体,也叫社交媒体,它是互联网上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根据彭兰教授的解释,我们应该在更广的视角上来认识“社交“这个词,社交是个体与个体的交往,而如今的社会化媒体已经不仅限于此了,更多体现在公共信息传播和社会事务中的价值。”[2]社会化媒体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互动性。以新浪微博例,用户在注册获得新浪微博ID之后,会寻找熟悉的人或者感兴趣的人,会在微博上与对方进行互动。互动的方式有转发、评论、点赞甚至打赏。这样的互动成为了社会化媒体中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日常能够获取信息的来源之一。互动性也能作用于内容的生产,我们称“用户生产内容”为“UGC”,用户生产内容之后会选择立刻进行传播,与社会化媒体上的粉丝、朋友或者是因共同爱好走到一起的其他用户互动。而这些用户也会选择回应传播的用户,内容的传播与分發就这样完成了。这样的内容传播是基于社交下的传播,体现了社会化媒体是以互动为核心的媒体;二是用户自身,社会化媒体的技术是基于互联网平台而产生的,而实际上是用户有所需求,导致社会化平台应运而生。它的传播者和受众不是别人,正是用户本身,用户已经不满足于现实中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了,从现实发展到虚拟空间是基于用户对社交的需求。

除此之外,社会化媒体还具有匿名性和自由性的特点。用户在使用社会化媒体时,是处于匿名的状态。在虚拟空间里,每个用户都是匿名的状态,使得用户会无所顾虑的在这样的媒体平台上发表言论,言语和情绪都会比现实中要更加激烈甚至极端,因为匿名性的状态使得众多用户带着“法不责众”的心态发表言论,所以会出现言语极端甚至网络暴力的现象;自由性指的是使用社会化媒体的用户可以无缝衔接现实和虚拟空间,在现实中可以正常工作,当使用社会化媒体时,可以随时使用手机进入社会化媒体与其他用户互动、参与事情的讨论。这样的自由性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他们可以更加方便的进出虚拟空间。这样的特性为网络舆情中出现的“乌合之众”提供温床。

三、网络舆情事件中的“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的概念是勒庞提出的,勒庞认为:“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部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3]根据勒庞的观点,乌合之众是一个无组织性、无纪律性、盲目跟从但有共同目标的一个特殊群体。这样的群体放在如今,尤其是以社会化媒体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上,时有出现。“乌合之众”通常出现在有关于社会道德底线相关的舆情事件中,同时这样的群体会带有一些特殊的属性。

(一)盲目性

当一些网络舆情事件涉及到社会伦理道德时候,事件本身极大的刺激了网民们的眼球。在面对这样的事件,网民们会自发的站到同一战线,去谴责事件中的某一方。许多刚刚接触事件的网民看到这样的阵地,也会自发的跟随大流,选择谴责那一方。这样的现象其实是网民盲目从众的心理作祟。“沉默的螺旋”理论表示,人们因为惧怕被群体孤立,而会选择不发表意见,跟随大多数人意见,最后使得螺旋越来越大,形成了意见一边倒的情况。这样的意见实际上并不是能代表多数人的内心想法。

(二)破坏性

由于网络舆情影响极大,网民们通常会表现出了非理性状态。由于人数众多,成分复杂,“乌合之众”群体之中不乏存在利用极端手法去为某一方伸张正义。一些网民选择激烈的言语攻击对方;一些网民选择激进的“人肉搜索”方法;还有一些网民因为同情事件当事人选择“造谣”。这些方法都不是理性状态下的解决办法,充斥着极端的主观情绪是无法解决事情的。这样的方法只会给当事双方都带来极大的伤害,也给和谐的网络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

(三)群体性

在网络舆论事件中,“乌合之众”向来都是群体行动的。无论是在某一方的微博下表示支持的网民,还是在另一方微博下留下犀利言语的网民,都是群体行动。群体行动给个体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法不责众”的心态是每一个个体的“保护伞”。而他们选择群体行动在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是因为害怕被孤立这样的心理作祟。

(四)匿名性

与社会化媒体一样,社会化媒体上的“乌合之众”具有匿名性的特点。每个用户都可以发声,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在虚拟的空间里不害怕自己被发现,可以畅所欲言,所以他们的言语比现实中的更加激烈和极端。网络的匿名性和高度自由性下,人们的责任意识会迅速减弱,这便使得网络群体参与讨论时对自己的言辞不加斟酌。[4]他们敢于在虚拟的空间发泄自己的欲望,甚至自发的抱团,成为一个从未联系、互不认识的群体,只为了能够发泄个人情感,不考虑后果的享受网络暴力的快感。

四、“乌合之众”现象引导策略

(一)政府官方的发声

对于网络舆情而言,无数的网民对于舆情的发展产生了好奇与猜测,最终使得舆情发展偏向了极端。而政府官方部门疏导舆情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由于官方作为可靠的信源,及时发声,设置议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舆情的剧烈程度。信息的真假不明与数量庞大导致“乌合之众”的聚集,此时需要政府官方部门的有力发声,打破虚拟空间的无序与杂乱,安抚网络舆情下的“乌合之众”,使得舆情事件得以慢慢走向有序。

(二)网民素质的提升

“乌合之众”这个群体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在于破坏性,这个特点很大程度上与网民自身素质有关。社会化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代表,打破了传统媒体精英垄断传声筒的地位,使得更多的“草根”有了话语发言权。众多“草根”在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同时,加入了舆情讨论,使得舆情变得复杂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說,因为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使得“乌合之众”的整体水平也倾向于大多数“草根”水平。所以网民需要提升自身素质,学会理性的看待是非,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整合信息后,再做判断。

(三)培养理性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从传统媒体时期就作为舆情的领头者,能够引领大部分参与舆情者的方向。而现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意见领袖为了追逐利益却成为了网络舆情事件中的“搅屎棍”。意见领袖应该秉持中立态度,在官方立场没有任何表态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发表引起舆论争论的言论,应保持理性,利用领袖的地位引导舆论,舒缓群体的情绪,避免次生舆论的发生。

五、结语

告别过去传统媒体意义上的集合群体现象,社会化媒体上“乌合之众”的发展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新媒体时代下的“乌合之众”具有新型的特点,但是如何解决这样的现象,仍然需要从“乌合之众”本身出发。无论是官方媒体的“议程设置”,还是提高网民媒介素养,或是理性的“意见领袖”,能够带领新媒体用户重视理性,正确的看待网络舆情事件,都会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2016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12月27日.

[2]彭兰.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3]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

[4]李斯坦.新媒体中的网络群体心理探究——以微博热点事件为例[J].今传媒,2018 (06).

猜你喜欢
社会化媒体网络舆情
社会化媒体中的“戏谑化”倾向研究
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模式分析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从通道过剩走向品牌价值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湖北采花毛尖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模式研究
社会化媒体下的事件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