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堤防及护岸施工技术研究

2018-10-21 22:34袁彦胜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袁彦胜

摘 要:水利工程堤防及护岸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其中非常重要的作用。堤防和护岸的施工质量决定着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是水利工程能够实现其功能的基本保障。本文对对堤防及护岸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技术

1 引言

受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各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呈现出上升趋势。水利工程在蓄洪抗旱、调节流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多雨季节,如果出现崩岸事故,很有可能给周边以及下游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文章首先概述了水利工程堤防护岸的重要作用,随后在列举堤防护岸常见施工形式的基础上,从实际工作出发,就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2 水利工程堤防护岸的重要作用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水利工作中的堤防和护岸属于两种不同的结构工程。堤防作为一种常用的挡水建筑物,在水利工程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一是约束、限制洪水,尤其是在雨季河流径流量突然增加或是湖泊水位暴涨等情况下,堤防可以将洪水限制在行洪道内,减少了洪水对水利工程主体结构的冲击影响。二是在临海水利工程中,堤防还能够有效抵挡风浪或海潮的冲击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海水对水利工程主体结构的侵蚀。

3 堤防工程中堤身填筑技术

3.1 选择开采土料

土料是水利工程堤防護岸施工中用量较大的材料之一,因此根据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工程需要选择恰当的土料,成为提升施工质量的前提要素之一。在选择开采土料时,应当注意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其一是性能相近原则,即所选土料要与施工河段的土质类似,从而在后期堤防护岸施工后确保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吻合性;其二是就地取材或就近取材原则。为了保证堤防护岸施工进度,需要尽可能的从施工现场或周边地区选择土料,一来加快施工进度,二来也提高了工程质量。除了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外,土料选择还应当考虑细节性的问题,例如土质的选择,对于水体流速较大的地段应当考虑亚粘土或中壤土,防止土料被水冲蚀、损耗;对于水体流速缓慢或是淤泥质河堤来说,应当选择颗粒较大的砂土。

3.2 堤身填筑施工技术

当存在着起伏不平的地面时,应该完成水平的分层处理,就是从低处起依次进行填筑,并且,应该注意的是,铺填绝对不可以在倾坡处完成。在1:5的比例范围内存在着堤防横断面的陡坡度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确保坡度比1:5缓,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将分段作业面的长度确定下。同时,在100m以上控制机械施工中工段的长度,在利用人工方式进行施工时,可以适当缩短工程长度。针对每个作业面来讲,需要统一进行碾压和铺土处理。

3.3 铺料施工技术

加强施工技术的把控。在铺料前,要对压光面层进行刨毛,并且严格控制含水量。铺料时要保证铺料与堤轴线之间平行,及时清理大土块、杂物和粘性土料。分段施工时,铺料与碾压要统一进行,并保持同一高度,以保证各段之间的连续性。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铺料厚度,必要时可以借助控制桩进行准确控制。如果选择砂砾料,其厚度应该控制在0.3m~35m之间。

3.4 压实作业的要求

压实处理是堤防护岸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是堤防护岸稳定性的保障,良好的压实效果可以极大的提高堤防护岸的稳定性,所以压实工作必须进行精确地计划,选择合适的压实时机,并利用标准的压实器械进行压实处理,严格将土壤的含水量控制在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之间,如果土壤的含水量偏低则需要在压实工作的过程当中进行洒水工作,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压实工作的施工质量。

4 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4.1 坡式护岸

选用抗冲击能力较好的专业材料,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均匀摊铺在岸坡和堤脚,形成覆盖式的保护结构,有效阻挡了水流对河床边界的冲击破坏。由于坡式护岸施工具有操作简便、抗冲击效果良好的特点,因此在一些小型的河堤、湖堤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坡式护岸技术中最为核心的是护脚施工,尤其是在夏季多雨天气下,河水的流速较快,加上河水中夹杂着大量的泥沙、碎石等杂物,给河堤护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破坏。因此,坡式护岸技术需要重点关注护脚施工。现阶段护脚施工中常见的技术形式有抛石护脚和沉枕护脚两种。抛石护脚通常选择在枯水期进行施工作业,所选择的石料应当以硬度较大、不易破碎和抗冲蚀能力较强的材料为主。施工时将石料放置于抛石船上,从河流上游依次往下进行抛石。沉枕护脚施工中所用的石料需要用铅丝捆扎成大体积的枕体,这样可以避免枕石入水之后分散,提高了防护效果。

4.2 坝式护岸

坝式护岸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修建丁坝和顺坝,将岸边的水流引入其他渠道当中,防止水流冲刷边坡,常见的坝式护岸为丁坝式,适用于水流速度较慢、河床宽阔,利用分压和引流的方式调节水流

4.3 墙式护岸

墙式护岸也是一种常见的堤防护岸方式,具体的工作是通过建造阻挡墙来挡住水流的冲刷,此类护岸靠自身重力进行稳定,必须保证地基的承载能力。可以沿岸建设,具有断面小和占地少的优点。

4.4 绿化加固

在施工结束后,可以选择本地树种或草种,在堤岸上均匀撒播,一方面能够起到绿化环保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利用树根、草根进行堤岸土壤的加护,这对于提高堤防护岸的稳定性也有积极作用。另外,撒播草种、树种之后,还要注意定期进行管理和养护工作,例如要保证相邻乔木之间距离相等,一般来说两树之间的间隔距离应控制在20-25m;如果绿化期间正处于枯水期,还应当及时进行浇水处理,以提高乔木或灌木的出苗率,保证绿化效果。在堤防护岸上合理密植草木,不仅能够起到固结砂石和抗水流冲击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调节局域气候的效果。

4.5 其他护岸技术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护岸施工技术外,在一些特殊条件下还需要对常用技术进行变形,以适用于特殊的施工环境。例如抛石护岸施工技术就是在抛石护脚的基础上变形而来的一种堤防护岸施工技术。在抛石施工之前,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先进行地质勘测,计算好抛石水位、水流流速以及石块体积等,以便于对抛石顺序进行严格控制。除此之外,像护岸施工中的一些常见辅助技术手段,也可以为提高水利工程防护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铺设土工织物或是在边坡上种植根系发达的绿色乔木等。

5 结语

水利工程在蓄水防护、航运发电等方面发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结合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水利工程质量问题也可以看出,堤防护岸工程质量不达标,或是施工技术不适合当地实际情况,是导致出现此类问题的重要原因。针对于此,施工部门有必要采取充分的调查勘探工作,并通过制定堤防护岸施工规划、严格遵循施工技术流程等措施,从源头上降低甚至是杜绝工程问题的出现,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普锋.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的相关施工技术探讨[J].广东科技,2014(2):89~89+52.

[2] 蒋顺才.水利水电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5(30):145~146.

[3] 匡水英,黄志刚.水利水电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广东科技,2015(24):161~162.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水利工程快速施工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