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卓嘎
[摘 要] 众所周知,西藏自治区属于高原地区,氧气稀薄,农作物种植较为艰难,青稞是当地主要的农作物,只有引进先进的栽培技术,才能满足该地区对粮食的大量需求,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西藏自治区青稞的生产现状及发展优劣势,为进一步促进西藏自治区青稞的生产提出对策。
[关键词] 青稞;生产;优劣势;发展对策;高原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31-79-2
1 青稞的品质特点
藏族人的主食是以青稞为原料磨成粉的糍粑,著名的大麦酒也是由其酿造而成的。同时,青稞也是藏族人民特色小吃及牲畜饲料的原料。优质青稞形状规则、色泽鲜艳、籽粒饱满且大小整齐。此外,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青稞作为藏族人民的主食,能够提供藏族人民所需的蛋白质。青稞在食用前需要加工成大麦制品,其营养成分方可被吸收和利用。然而,加工过程常常对食物本身的营养成分造成或多或少的损害,合理的加工方法也是保证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粉碎是西藏人处理大麦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藏民的主要食物是大麦粉,所以碾磨质量对藏族人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 西藏自治区青稞生产现状
由于西藏自治区海拔高、山区多、气候寒冷、坡度薄、灌溉条件差、土壤陡峭且农作物基本一年熟一次,耕作方法粗放,單位面积粮食作物产量低。受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影响,西藏自治区青稞种植具有以下特点:农作物品种结构单一,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所占比例低,种植业经济效益不高;热量不足,土层浅,复种指数低;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技术含量低,种植业单位面积产量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繁,农业承受灾害和抗灾能力差,农作物生产稳定性差。在西藏自治区,青稞又称大麦,是西藏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作为藏族的传统主食,青稞在西藏种植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3 西藏自治区生产青稞的主要优势
3.1 气候条件适宜
首先,西藏高原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除呈现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总趋势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和明显的垂直气候带。其次,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空气稀薄,阳光充足,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紫外线辐射也有利于作物害虫的防治。最后,西藏自治区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高,日照充足,有利于青稞进行光合作用,夜间低温能减弱青稞的呼吸,有利于青稞的生长[1]。
3.2 市场潜力大
青稞具有生育期短、抗逆性强、耐寒、耐旱及适应性广等特点,在西藏自治区种植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青稞是藏族人民喜爱的食品之一,种子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携带方便,随着旅游业和加工业的发展,作为西藏自治区特有的民族食品,青稞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可见,青稞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3.3 国家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对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高质量发展以青稞为原料的绿色食品,对于保证人们正常的膳食纤维、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青稞在化工、药厂、产业转型和快餐多通道综合利用的研究,让青稞逐渐走向国际、国内市场,对于增加西藏自治区人民收入、促进民族团结和地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保障推进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2]。
4 西藏自治区生产青稞的劣势
4.1 自然环境差,抗旱能力差
青稞在西藏自治区有十分广泛的种植区域,但都是在较小的平坦地形上种植,大部分在峡谷中、旱地上种植,大大限制了青稞的大面积种植。此外,干旱是限制青稞种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而且青稞自身没有抗旱能力,因此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西藏自治区地理条件比较复杂,机械化水平滞后,基础设施不足,地方政府应关注这些限制因素,提高西藏自治区青稞产量。虽然随着种植业的发展,西藏自治区的灌溉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仅仅是一小部分问题得到了解决,还有很大一部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3]。
4.2 轮作模式不合理
由于生态气候的直接影响,西藏自治区高海拔和热量不足的特点使得该地区可种植的农作物种类较少,作物生产区只有青稞、小麦、豌豆和马铃薯等作物,经过多年的调整,发现适合3年轮作制:青稞—小麦—豆科或马铃薯—高地大麦。青稞不能连续种植,难以扩大规模,青稞种子种类繁多、杂乱无序,种子纯度难以得到保证。
4.3 生产资料和青稞粮食流通难,土壤有机质不足
一般青稞的种植区都是依靠政府发放化肥和农业物资,农民购买的自愿性较低。所以,购买农业材料难度大、成本高,极大地限制了青稞的大规模生产。青稞的粮食流通主要集中在农牧交错区。随着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多数农民贮存大量的谷物,但精深加工力度不足。粮食生产效率较低,粮食销售困难,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西藏高原的主要青稞生态区,农户缺乏生活燃料,青稞秸秆主要用作畜禽越冬牧草,牛粪是主要燃料。另外,化肥用量少,使得有机肥还田量远远不足。大部分土地有机质贫乏,不能满足青稞丰产对土壤养分的需求[4]。
5 西藏自治区青稞生产对策
5.1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青稞播种应尽可能早播。青稞苗期根系发达,能深入土壤,更好地吸收水分,有利于土壤养分和无机物质的吸收,而且对青稞幼苗的生长也是非常有利的。早播有利于青稞的早熟,在寒冷天气前收割避免了寒冷天气造成减产的问题,这也是促进青稞产量稳定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西藏自治区青稞种植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当地的条件,特别是春播青稞,应根据不同海拔高度制订不同的种植方案。一般西藏自治区多年冻土面积大,春播以3月下旬、4月中旬为宜。而且播种时必须严格控制播种量,以确保种子均匀合理分布,太密和太稀都会影响青稞的产量。
5.2 合理选地
虽然青稞可以生长在贫瘠地区,但是为了提高青稞产量,应尽可能选择最好的土壤,以便为青稞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如果种植在水中,可以选择地形平坦、排水能力强、灌溉方便的田地。如果是旱地,可以选择耕层深、土壤结构合理、理化性质好且土壤肥力高的成熟田。在选择好耕地后,必须进行土地整理,土地整理质量直接影响青稞的生长,直接决定青稞的产量。因此,在收获前茬作物后,尽可能早地用深耕机犁地,破坏残茬,改良田间土壤,深耕土壤,改良土壤。最后,在冬季将土地碾碎保湿一次,播种前浅翻土地,施用有机肥与浅翻结合,并及时重新耙地保湿,分解垃圾,确保土壤表面细腻、平整[5]。
5.3 重视栽培条件
基因和环境对青稞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是水、光、肥料和溫度,合理的水肥组合是提高青稞品质的关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抽穗至成熟期间的积温呈正相关,与此期间的降雨量呈负相关,与整个生育期的日照时间呈正相关。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一点,为大麦从抽穗到成熟提供适宜的水热条件,为大麦在整个生育期提供充足的光照,对于生产优质大麦至关重要。此外,藏族人民普遍收获大麦较晚。为了保证大麦的品质,必须在大麦完全发育的时候及时收获。晚收往往导致大麦过熟,从而影响籽粒的饱满度、色泽和蛋白质含量。藏族人民收割后也习惯于堆放一段时间后返回打谷。积累的高温和潮湿环境将增强大麦的呼吸作用,消耗谷物中的营养物质。甚至在高温和潮湿环境中,谷粒霉变导致青稞种子发芽能力下降。
5.4 加强田间管理
目前,农药和化肥是青稞种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料。在青稞栽培过程中,农药、化肥逐渐普及,使得青稞田间管理问题备受关注。在青稞田间管理过程中,应全面做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工作,应注重合理采取防寒措施。青稞的主要病虫害是蚜虫、蠓,苗期5叶后应进行一次病虫害防治。蚜虫和蠓主要发生在大麦籽粒灌浆期,严重影响青稞的产量,在大麦灌浆期喷洒杀虫剂是非常重要的。
5.5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的目的是构建合理的种群结构,最大限度地保证青稞高产。也就是在种植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而且要保证植株数量合理,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种群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单株青稞的生长空间越大,越能保证个体植株的正常发育,从而保证个体植株正常生长,可以维持群体和个体之间和谐,从而保证青稞的产量。
6 结语
为进一步促进西藏自治区青稞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从遗传角度出发,通过杂交培育出更适合西藏自治区气候特征的青稞品种,如抗旱、抗倒、生育期短的品种;另一方面,从栽培管理角度出发,根据青稞的生长特点,制订适宜的栽培方案,既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青稞生长的影响,又要兼顾收获后贮藏方式对青稞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甘孜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甘孜州州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
[2]刘廷辉,冯继林,唐雅蓉.甘孜州青稞生产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J].大麦科学,2003(3):10-12.
[3]贺风玲,刘梅金,卓玛草.甘南州青稞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09(2):35-37.
[4]冯继林,杨开俊.甘孜州青稞生产与育种成就[J].西藏农业科技,2011(1):33-35.
[5]陈丽娟,吴雪莲.对甘南州青稞产业化发展优势的分析与建议[J].大麦科学,2005(4):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