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娅娜
[摘 要]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的特色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调整农村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于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來,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为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开辟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基于此,本文主要阐释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的涵义,分析江苏省扬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以及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提出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二者的多种融合发展模式,进而为扬州市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乡村旅游;现代农业;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F592;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31-43-2
随着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受到大众的喜爱,成为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以农业为背景的旅游方式备受青睐。村落本身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乡土文化,为游客重返自然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天然无公害的农副产品和原始的劳作方式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为现代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现代农业提升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强了农业的科技含量,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资源基础和发展背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乡村旅游的产品形象,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拓展了新思路[1]。
当前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和现代化农业两方面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研究视角丰富多样。这些研究为乡村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这种背景下,江苏省扬州市抓住时代的机遇,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旅游、重点项目升级,以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科技含量。但扬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扬州市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扬州市乡村旅游与现代化农业的融合发展路径研究成果较少,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均不够深入[2]。因此,要加大研究力度,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扬州市特色,使扬州市旅游产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1 扬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006年,在仪征市召开了关于扬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资源为本、市场导向、创造特色、唱响品牌”和“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市场导向”的发展思路。在本次会议的主导下,扬州市乡村旅游产业明确了发展目标,制定了发展规划,并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开发了许多乡村旅游产品。2007年,扬州市在《扬州旅游名城建设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把普通旅游城市改造成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拓展了传统旅游的功能,有效地将旅游与休闲养生、农业体验结合起来,实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近几年,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加、交通的便利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了扬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了一批主题鲜明、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景区。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清明”“五一”和“端午节”假期,扬州市乡村旅游接待了上百万游客。2009年7月,扬州市政府召开第二次乡村旅游工作会议,确定扬州市农村旅游“三级跳远”发展目标(2010—2014年):2010年,乡村旅游总游客数达到600万人;2012年,游客总数达到800万人;2014年,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总数突破千万人次。据统计,2017年度扬州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与2016年相比翻了一番,已成为城市主板的有力补充。乡村旅游收入已成为扬州市旅游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扬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扬州市乡村旅游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3],普遍存在形式较单一、相似度较高、服务设施不完善及科技含量低等问题。目前,扬州市乡村旅游存在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2.1 观光农业园模式
观光农业园模式是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农民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开辟活动场所,提供设施,吸引游客,以增加收入。目前,主要是游客亲自采摘水果、蔬菜、鲜花和茶叶,亲自体验劳作乐趣。对于生产者来说,虽然观光农场增加了设施投资,但是节省了采摘和销售成本,使得农产品的价格具有竞争力。对消费者来说,这种自采自买的方式不仅能确保购买的产品安全,还达到了休闲娱乐的效果。因此,观光农业园已成为当今观光农业最为流行的形式。目前,扬州市观光农业多是以生态特色、果菜栽培、农家菜为主题的农家乐旅游线。以农业观光园和采摘园为特色的都市农业模式,如以登月湖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小纪农业观光采摘园等。
2.2 休闲农场模式
农场提供的休闲活动一般包括乡村自然风光参观、农业体验、绿色农产品品尝等。依托自然优美的乡村环境、新鲜的空气、独特的地理资源(湖泊、山林、海滨等),结合本地特有的风俗文化,兴建休闲、养生、娱乐等设施,让游客体验农耕文化,了解农民生活,享受当地风情旅游形式等。例如,宝应正润生态园进行旅游产业结构重整,加大了游客参与程度,增加了基础设施,改善服务接待能力,并积极申报AAA级风景名胜区;渌阳湖生态度假区以“水林、农渔、有机食品”为宣传口号,开发建设“八区24景”乡村旅游,集生产、观光、休闲与娱乐于一体;仪征市枣林湾生态园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了自身的吸引力,并且签约的生态项目已超过20个;高邮市临泽生态度假村和宝应荷花园经过投资扩建,已成功申报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高邮市东湖湿地公园已被列为全省重点旅游推广项目,正在积极筹备中。目前,扬州市有7个国家级农业示范点,100多个乡村旅游接待点,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为建设新农村做出了贡献。
2.3 村镇旅游模式
村镇旅游模式是以古村镇民居建筑(古民居古屋、民族村落、古镇建筑等)和新农村风貌作为旅游景点,开发的一种观光、游览活动。扬州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村镇建筑遗留较多,以乡村风俗、民俗活动为旅游景点,开展农业展览、民间技艺、乡村风俗、节日和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充分凸显农耕文化、地方文化和民间文化特色,使旅游者从中可以充分欣赏、挖掘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3 扬州市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3.1 市民农场
市民农场是指农民提供的允许市民参与农业生产的园林用地,是根据当地特点而建成的小型公园。把小园区打造成家庭式农场,由市民承包,农民负责为市民提供技术支持。例如,有自助式菜园、休闲观赏园、田园生活体验园等多种形式。市民一般利用节假日在农场工作,平时他们的农田由农户负责管理经营。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趋于成熟,目前德国市民农园的住户有80万多户,租赁面积已达3万hm2。目前,这种模式在英国、日本等国非常受欢迎,在我国运作较好的地区有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汤岗子镇市民公园、北京市密云县周末农场等。
3.2 科普教育旅游模式
3.2.1 农业科技教育基地。在农业科研基地的基础上,利用科研设施作为景点,以高新农业技术为教材,向农业工作者和中、小学生进行农业技术教育,形成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科研教育于一体的新型科教农业园。例如,陕西省杨凌国家农业科技农业旅游公园和北京昌平区小唐山现代农业科技园。
3.2.2 青少年农业教育基地。其是指依托各种农业资源设计体验活动的休闲农业基地,以休闲的形式实现农业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普及,使青少年能够亲自参与农业相关活动,了解农业技术、农业知识等。例如,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沭阳县花木基地、安徽省和县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利用当地农业园区资源环境、现代设施农业,开展农业观光、参与农业活动体验、DIY教育活动等。
3.2.3 农业博览园。其是指利用当地农业技术、农业产品、农业生产过程、农业民俗文化进行展示,让游客参观体验,开拓旅游者视野。例如,江苏句容农业博览园、山东寿光生态农业博览园。
4 结语
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吸引力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其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良性互动。乡村旅游和现代農业之间的良好互动,积极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增加了农业生产附加值。同时,现代农业科技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技术保障、旅游产品多元化和经济支持。因此,两种产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自古以来,扬州市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文化也具有丰富的内涵,二者良性互动将促进扬州市旅游业多元化发展。展望未来,乡村旅游产业必将焕发勃勃生机,发展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兴产业。
参考文献
[1]吴必虎,伍佳.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升级问题[J].旅游科学,2007(3):11-131.
[2]郭焕成.发展乡村旅游业,支援新农村建设[J].旅游学刊,2006(3):6-71.
[3]戴斌,周晓歌.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