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迁安市乡村文化兴盛路径研究

2018-10-21 10:30张艳
乡村科技 2018年31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民俗文化乡村振兴

张艳

[摘 要]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意义重大。近年来,河北省迁安市乡村文化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人才匮乏、农民文化主体地位缺失、文化产业发展缓慢。针对此,本文提出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实施“民俗文化+”计划等建议。

[关键词] 乡村文化;乡村振兴;“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 G2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31-21-4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要想实现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1]。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要义,并将贯穿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过程。近年来,河北省迁安市多措并举发展乡村文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迁安市六届三次全会提出要立足城乡融合,大力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因此,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解决城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的关键抓手,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要以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推动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1 新时代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意义重大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支撑。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其先导性、战略性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才能更好、更快、更高效地推动农村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2]。

1.1 乡村文化的涵义及建设背景

1.1.1 鄉村文化的涵义。中国的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砥,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源泉。其产生并服务于农耕社会,是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和理想追求等,表现为民俗民风、物质生活与行动章法等,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反映了乡民的处事原则、人生理想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模式等,是乡民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3]。

1.1.2 乡村文化建设的背景。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我国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是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另一方面,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人口流动、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些地方出现了村庄空心化现象,与城市的繁华形成了鲜明对比,许多民俗文化逐渐衰败,农民群众传统观念与传统文化思想在改变。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冲突日益加深的过程中,乡村文化由于受到多种外在因素的强烈冲击,根基日渐羸弱、种类日渐少、底蕴日渐浅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乡村文化发展仍显滞后,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短板,其作为乡民精神家园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乡村文化振兴既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1.2 乡村文化对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1.2.1 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重要动力。乡村振兴战略根本在人。乡村经济要发展,产业要兴旺,就必须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培育新型农民,才能变“输血”为“造血”,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富了脑袋”才能真正实现“富口袋”。乡村振兴战略基础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只有发挥文化的融合与促进作用,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创意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才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与升级,增加农民获得感。可以说,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乡村文化繁荣发展作为重要动力和持续动能。

1.2.2 乡村文化是实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重要支撑。生态宜居不仅需要生产生活设施完善、产业体系绿色生态友好,更需要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文明乡风,才能满足现代精神文化诉求;实现乡村有效治理,需要提升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法治水平和道德水准。可以说,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重要基础和内在支持。

2 迁安市乡村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迁安市聚焦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既传承古朴乡间民风,又融于现代文明风尚,以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积极推动迁安市乡村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文化支撑,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4]。

2.1 迁安市乡村文化基本情况

2.1.1 历史文化悠久,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面积1 208 km2,有19个镇乡、534个行政村,总人口77.3万人,境内生活着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和朝鲜族等15个民族。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迁安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迁安市是红山文化的发源地,拥有黄帝文化、长城文化、滦河文化、造纸文化、红色文化及钢铁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被授予“中国轩辕黄帝姓氏文化之乡”称号。古迹遗址众多,文化源远流长。

2.1.2 人文底蕴丰厚。境内有爪村遗址等旧石器时期遗址7处,安新庄等新石器时期遗址18处,夏商周遗址42处。截至目前,迁安市已有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猿功地躺拳、贯头山酒酿造技艺等14项。手工抄纸自古享有“北迁南宣”的美誉。

2.1.3 乡村文化发展基础雄厚。截至目前,迁安市有博物馆1家、图书馆1家、文化馆1家、艺术表演团体1家;民间职业剧团26个、群众业余演出团9个;拥有体育场馆7个,村级文化广场531个。

2.2 乡村文化发展取得的成效

2.2.1 把握重点,加强村民道德素养培养。一是制定村规村约,培育道德明星。比如,上庄乡以“一个好人、一首村歌、一则村训、一个传说、一种精神、一套班子”为内涵的“六个一”建设,乡村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极具典型示范意义。近年来,先后评出600多名道德明星,公民道德建设基金奖助60余万元。实现了村村有好人、村村有道德明星,杜玉茹、喻长富等13人先后被评为“中国好人”。二是建设乡村书屋、村史馆、孝德广场、文化大院等,在村镇普遍设立了“善行功德榜”,迁安市农村设置建设以二十四孝图、道德格言警句、宣传漫画等为内容的文化墙。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开展引导农民摒弃陋习、崇尚文明的“十个一”活动等。三是推出文化惠民“套餐”。累计投资30多亿元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投资15多亿元建成了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等全国一流场馆,并全部免费开放;打造市、乡、村三级文化共享平台,基层文体设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覆盖率达100%。

2.2.2 找准抓手,开展特色乡村文化活动。一是组建乡村文艺志愿服务队200多支,以道德模范、身边真人真事为题材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成功排演了《百姓医生》《仁义胡同》《山沟里的明星》等大型评剧。先进典型韩文宝的事迹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刊播,以其为原型编创的评剧《百姓医生》荣获第十五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舞台艺术类二等奖。二是打造《水城文学》《燕山》《水城迁安》等一大批地方特色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品牌文化产品。同时,加大扶持力度,设立“文学艺术精品创作基金”,先后给予资金支持40余万元。三是组织大型文体展演等活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化的书画和摄影大赛、文化惠民演出、“城乡联动·康乐同行”大型文体展演等活动贯穿全年,“魅力水城”群众文化展演活动已经连续举办14届;组织以 “农民文化艺术节”为平台的广场舞、猜灯谜、民俗运动会、农业生产技艺大比拼等乡味十足的文化活动;连续举办三届国际长城万人徒步大会。2018年9月23日,庆祝首個农民丰收节暨2018中国迁安第三届国际长城万人徒步大会打造了一场独具农民丰收节庆色彩的全民健身赛事,展示了新时代、新农民、新风采。

2.2.3 找准载体,坚持在文化融入中彰显特色。一是把历史文化精髓融入城市建设。建设文化传承物质平台,塑造文化品牌。精心梳理文化脉络,实施了黄帝文化公园、轩辕阁、石佛寺等重点文化建设工程;打造独具特色的“黄帝胜迹”文化品牌,成功举办轩辕黄帝文化周等系列活动,提升黄帝文化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把特色文化融入产业发展。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做足文章。迁安市积极开展长城观花节、板栗采摘节、金秋采摘节等多项旅游节会,大力开发乡村特色旅游产品,不断增强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不断提质升级。实施了以本土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中唐·天元谷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已完成投资6.5万元,即将开园。

3 迁安市乡村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努力,迁安市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依然任重而道远。

3.1 文化基础设施薄弱

乡镇较城区基础设施相比,高起点、高标准的文化设施不多;部分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一些文化活动室、图书室、阅报栏、老年活动室等文化活动设施常处于闲置状态。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乡镇,文化设施被随意挤占、挪用时有发生,文化活动难以开展等问题仍然存在。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体育场地、体育设施也存在体育设施陈旧、缺乏维护更新等现象。

3.2 文化人才匮乏,农民文化主体地位缺失

3.2.1 专业人才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及儿童,农村文艺人才严重不足;由于工作环境、待遇相对较差、发展前景受限等原因,专业人才不愿意到农村来;农村文化站人员偏少,个别乡镇甚至存在兼职现象。

3.2.2 农民文化主体地位缺失。由于乡村人口老龄化严重、“空心化”严重、留守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参与政府组织的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各项文化活动及乡村文化建设的农民较少,年轻人更少;市一级组织的农民文化活动比较多,但离农民最近的乡村两级组织的活动较少。目前,一些大型文化展演活动的场地基本设在城区,除部分参与演出的农民外,大部分村民由于居住离市区较远,参与活动受限。

3.3 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一是文化产品供给相对不足。个别较大的乡镇晚上会组织广场舞,其他一些乡镇村落现有文化活动较为松散,随意性大,水平较低,内容乏味。由于优秀文化产品产量供给不足,群众精神文化空虚,间接助长了赌博、攀比、信邪教等歪风邪气。二是传统文化意识弱化,文化传承断层。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逐渐衰败,传统文艺传承人员多数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后继乏力。三是尚未形成产业链。在迁安市全域旅游创建过程中,传统文化价值没有充分彰显。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俗文化如农村工艺品制作、民俗文化演艺、美食等与旅游业没有深度的结合与互动,与“吃、喝、玩、乐、购”联系不够紧密,其文化价值没有通过乡村旅游这个载体得到广泛传播与充分体现,产业关联性较差。

4 推进迁安市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新型农民为发展主体,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表现形式和传承载体,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5]。

4.1 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4.1.1 加强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文化部门的组织管理体系,提高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并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投资机制,有效保证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逐步实现市、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完善对非遗保护示范培训基地、优秀实践项目的奖励机制,大力培育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大力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供政策倾斜,吸引农村精英回流,为返乡创业、就业农民创造便利条件。逐步建立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文化产业创新支撑的发展机制,才能增强产业发展活力[6]。

4.1.2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要持续推进和完善乡镇文化站、文化广场、体育健身设施等惠民工程建设,不断加强村文化场所、活动室及文化设备的建设和维护,使群众开展活动有场所、有设备。要加强对现有文化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对已建成的综合文化中心、农家书屋要落实专人进行规范管理,充分发挥综合文化中心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确保基层文化设施建得成、用得好,真正把乡村文化活动场所打造成群众愿意寄托的精神家园。

4.2 加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高素质文化人才是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才队伍建设就是筑牢农村文化建设的根基工程。

4.2.1 培育新型农民文化主体。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塑造出更多有参与力、创造力的新型农民。一是要“扶志”。深化广大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明确自身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农民自身的身份认同感和决策归属感。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加强对农民精神文明的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立自强、积极进取、向上向善,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现代文明素养。二是要“扶智”。加强对农民文化知识的教育,定期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指导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鼓励、吸引大学生、企业家、退伍军人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培养造就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增强乡村活力。三是要“扶艺”。以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加大对农村本土文化传承人的培训,有计划地培养一批“草根艺人”“草根文化队伍”,推动特色文化风俗传承与创新,为乡村文化繁荣打好坚实的人才基础[7]。

4.2.2 多渠道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根据迁安市出台的《关于实施“智汇迁安”计划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促进村文化人才聚集创新。一是多渠道引进人才。完善文化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大学生和退休返乡的政府官员、耕读故土的贤人志士、有口皆碑的模范人物、反哺桑梓的业界精英等更多人才投入乡村文化建设中,注重培育新乡贤。二是多种举措留住人才。提高人才经济待遇,给予住房补贴、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优惠政策。对编制内业绩突出的乡村文化人才优先给予选拔任用。对于民间文艺团体、民间艺人等的发展,在经费、技术、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在文化战线上留住人才。

4.3 实施“民俗文化+”计划

实施“民俗文化+”计划,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与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目标要求结合起来,为乡村文化传承繁荣打造平台和载体。

4.3.1 “民俗文化+特色活动”。立足本地实际,以乡镇、村落为“主战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形成健康文明的休闲娱乐方式,让广大村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一是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结合当地民情和实际情况,组织群众开展书法、绘画大赛,农民歌手大赛和百姓大舞台等文化活动,引导和推动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二是鼓励依托特色文化推出原创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创新艺术样式,繁荣艺术创作与传播。三是要加大送文化下乡的力度,增加送戏下乡、送影下乡的次数,提高质量,提升品位。要以文化下乡为载体,改进服务方式,变文化“下乡”为文化“在乡”,推动文化在广大农村生根发芽[8]。

4.3.2 “民俗文化+乡村治理”。一是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等内容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大力倡导和弘扬文明新风。二是进一步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德育文化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引导农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增强道德教化在乡村治理中的力量。三是深入挖掘乡村文化所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并创新,不断提高和培育村民的法制观念,激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体意识。要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积极拥护者、践行者、受益者,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4.3.3 “民俗文化+乡村旅游”。将特色民俗文化融入乡村休闲旅游,在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的同时促进民俗文化的保護和传承,还能使农民在家门口实现致富,让乡村真正成为宜业宜居的新家园。一是保护并进一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转化为更多特色文艺作品、文艺体验,形成原生态乡土文化旅游体验产品,丰富乡村旅游内容。二是在现有休闲观光农业和特色小镇等发展中融入更多的地域特色文化,进一步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风俗体验于一体的融合业态,发挥乡土文化景观的人文辐射作用;在条件成熟的一些村镇,如高引铺村,形成地域特色浓厚的手工艺产品有效供给基地,结合民俗文化、民间工艺体验旅游等的开发,提高工艺产品品质、形成品牌,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三是加大中唐·天元谷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推进力度,深入挖掘黄帝文化、滦河文化等资源,依托特色民俗文化优势,倾全力打造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拳头产品。四是旅游纪念品中融入民俗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应强化景区的特色、文化内涵,突出差异性、唯一性,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体现其商业价值的同时实现本土风俗文化的广泛传播,形成“可带走的记忆”[9]。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2018-10-2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2/04/c_1122366449.htm.

[2]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土文化复兴[J].人文杂志,2010(5):96-104.

[3]季中扬.乡村文化与现代性[J].江苏社会科学,2012(3):202-206.

[4]黄永林.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现代与传统[J].民俗研究,2008(4):14-22.

[5]樊友猛,谢彦君.记忆、展示与凝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协同研究[J].旅游科学,2015(2):12-23.

[6]丁成际.当代乡村文化生活现状及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8):39-42.

[7]徐春瑞,张森.迁安文史集萃[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

[8]唐山市人民政府.让文化润泽全市每一个角落[EB/OL].(2018- 07- 17)[2018- 10- 26].http://tangshan.gov.cn/zhuzhan/rmzfqianan/20180717/623209.html.

[9]李瑛.真功夫换来俏容颜:迁安以文明城市创建促乡村巨变[N].唐山劳动日报,2017-08-25.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民俗文化乡村振兴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