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珺
摘 要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的安全技术参数早已有之,但是多数城市绿地工程中并没有严格执行这些设计规范,导致了建成绿地的使用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只有在结合我国城市绿地实际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就园林绿化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探讨消除绿地隐患的有效措施,才能够获得良好的绿化设计以及建设效果,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 绿化设计规范;执行偏差;园林绿化
在以往的城市绿化设计过程中,多是将设计重点放置在生态、景观以及文化等方面,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忽视掉安全性这一重要指标,导致了部分城市绿地还存在有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也就需要在施工企业在结合绿化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做好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工作,在此基础上获得良好的绿地施工效果。
1.城市设计规范设计的安全问题
1.1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的安全规范要求
在该规范中就安全方面对于植物的配置、品种选择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比如在主次干路中的分车绿带跟交通岛绿带不得布置成开放性绿地的模式,在行道树选择时需尽量选择果实掉落不会对行人造成危害的树种。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的行道树绿带以及交通岛周边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采用通透式的配置模式。
1.2 《公园设计规范》中的安全规范要求
对于市、区级的公园最低游人人均占用公园陆地面积需要控制在15㎡以上,硬底人工水体近岸2.0m范围内水深需要控制在0.7m以上。对于各种游人集中场所容易出现跌落后者淹溺等人身事故发生地段需要进行安全防护性护栏的设置。在公园建设过程中,对于游人正常活动范围边缘临空高差大于1.0m处均需要进行安全护栏的设立。在植物品种选择时严禁选用危机游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不宜选用挥发物跟花粉能够引发明显过敏反应的植物类型。
2 绿化设计规范的执行偏差跟安全隐患简析
2.1 通透式绿化植物配置模式未按规范实施
在绿化设计跟建设过程中,部分植物还采用了通透式配置模式,要求分车绿化带端部的植物跟交通岛的植物在0.9~3.0高度必须处于通透的状态下,但是部分片植的灌木并未曾进行植物品种以及养护手段的合理选择,也就导致植物的高度跟通透度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在行车过程中还会导致司机的视线出现遮挡的问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交通事故。
2.2 将装饰性护栏作为安全防护性护栏
部分公园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未曾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护栏的设计工作,比如部分公园水井的观景游览步道中的护栏方案设计时,过于强调景观性而忽视了护栏自身的安全防护性能,并应用装饰性护栏来作为安全防护性护栏,这也就导致了护栏的安全防范效果难以满足相应的设计规范标准,并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下图1为安全防护栏杆。
2.3 植物品种使用不当
部分绿化设计过程中为了美观性,还会种植一些有毒、有刺以及有着不良挥发物的植物,部分人行道上面还会种植有落果或者落枝情况的树木,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人身安全也会造成潜在的威胁。此外在主干道绿化带上面的落果跟落枝对于车辆的行驶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干扰,导致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公园游客容量测量跟控制水平不足
我国国内许多公园都未曾按照公园最低游人人均占公园陆地面积不得低于15㎡的标准来进行安全容纳游客数量的计算跟控制,在一些节假日或者公园表演节目时,还会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并导致了一系列安全问题的发生。
3 出现设计规范执行偏差的因素分析3.1 设计者自身因素
在进行绿化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师们过于注重景观效果的设计,对于绿色景观的安全功能往往抱以忽视的态度。具体设计时如果出现了“景观效果”跟“安全”存在设计冲突的问题时,这些设计人员多会选择景观效果,也就出现了通过装饰性护栏替代安全防护护栏以及设计过程中的植物品种不当等问题,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跟安全也就造成了各种潜在的危害。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园林设计者对于涉及规范中的安全技术指标了解程度不足,对于植物的生物特性缺乏了解性,也没有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实际设计工作中。因此说设计者自身素质不足以及设计水平欠缺等因素,也是导致出现设计规范执行偏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3.2 施工与规划存在脱节情况
在进行绿化施工图设计过程中是无法将设计细化到每种植物配置上面,外加上施工过程设计人员无法做到有效的跟进,导致部分施工企业对于设计意图难以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具体施工中也就出现了跟设计规范的偏差情况。此外人行横道或者道路出入口断开分车绿带这些不太明显的区域,施工方在进行这些区域的绿化施工过程中还会忽视到需采用通透式植物配置这一问题,也就导致了该道路交通出现较大的安全隐患。
3.3 绿化管理过于迟钝
在綠化管理过程中,部分绿化管理部门对于路口新增的分车绿带端部未曾在第一时间内就做好移植植物以及修建植物等配置处理,专业就导致了绿化植物会对路口视线造成较大的遮挡情况,并埋下新的交通安全隐患。此外绿化管理部门对于绿化设计安全性的认知程度不足,对于落果落枝以及挥发易过敏物质等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的植物也未曾采取有效的处理,在对这些植物的日常养护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于人体健康跟安全也就造成了较大的损害。可以说绿化管理过程中的迟钝反应会导致绿化设计中存在的一系列安全隐患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于绿化建设工作也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3.4 过于重视经济效益
部分实行收费的公园,其管理层为了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不会通过门票限售手段来进行公园绿地安全游客容量的控制工作,在部分节假日中就会出现游客人流量过大的问题,从而导致拥挤以及践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部分免费开放的公园,管理人员在安全保护方面也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外加上无门票消费等因素影响,导致了公园游客量出现爆棚的情况,并导致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在进行水体底部安全处理、落果落枝植物防护措施的实施时需要用到大量的经济成本跟管理成本,而部分管理人员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还不肯对绿地安全措施的实施尽心足够资金的投入,对该绿地的正常运行也就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4 减少绿化设计安全隐患的几点措施
4.1 要求设计施工人员能够进行绿化设计规范的严格执行
为了减少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安全隐患,要求绿化设计者、施工管理者以及后期的绿化带养护管理人员都能够对《城市道路绿化规范跟设计规划》以及《公园设计规范》中的相关安全技术指标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能够在严格遵循这些设计施工治疗的基础上来进行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跟施工。此外在具体的绿化设计过程中,需要树立为以人为本以及安全第一的设计理念,将安全放置在设计在施工的第一位,并需要充分保障安全指标方面的资金突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各项绿化设计安全规范得到有效的落实,来减少园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4.2 进行安全隐患的及时排查跟消除
在进行绿地的后期管理跟养护过程中,要求城市的绿化管理部门能够在结合相关规范中的安全技术指标基础上,对现有公园绿地、街道绿地以及小区绿地等人员聚集量比较大的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排查工作。此外对于公园内的游客容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并需要做好安全防护性护栏以及水体近岸深度的有效控制。就部分对于交通安全造成干扰的植物以及对人体会造成一定损害的有害植物还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性措施,才保障这些绿地工程的安全性。通过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然后在结合安全隐患类型来进行整改措施的合理制定,这样才能够获得有效的安全隐患消除效果,借此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4.3 构建专家负责制的方案评审机制
在我国目前的城市绿化设计过程中,对于设计工作还无明确的指标跟评判体制,也就导致了绿地设计的合理性跟可靠性难以得到有效的评价。通过构建项目设计方案评审的“专家负责制”的制定,能够就设计人员的绿地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评审,并能够及时找出设计方案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此外方案本身的技术性还不得受行政干预,这样才能够保障设计方案的安全性跟合理性,来为后续的绿地建设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5 结束语
城市绿地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但是在目前的绿化设计过程中与设计规范还存在有比较严重的执行偏差,也就导致了一系列安全隐患的出现。针对这一问题,就要求园林绿地的设计者、建设者跟管理者能够在安全至上理念的指导下,做好相关的绿化设计工作,来促進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永志.城市绿化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J].江西农业,2018,(4):86-87.
[2]李艳茹.海绵城市理论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J].江西农业,2018,(4):84.
[3]陆志成.绿化设计规范的执行偏差与园林绿化安全隐患[J].绿化与生活,2014(02):21-25.
[4]牛力.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J].花卉,2018,(4):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