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景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国家到地方都十分关注新课程在学校的开展情况,尤其关注在农村中学的实施情况。本人作为教学一线的生物教师,积极参与当前高中生物课改的听课和调研,认真分析了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使新课程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直正落实到位,本人笔录了本教研组教师们的困惑并提出反思对策或建议,与同行们进行交流、探讨。
一、教师的困惑
1.缺乏硬件设施,教学资源不足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校里没有专门学生实验室,只有两间充其量也只能称之为生物储藏室或仪器室。在缺乏教学设备的情况下很多教师面临着“巧妇难为无迷之炊”的窘境。
2.教材知识衔接松散,师生交流留于形式
教师们主观上希望与学生交流,但由于对不同学生的初中基础知识未能进行准确的定位而最终留于形式,势必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比较肤浅。高中教材中的某些内容与初中教材(河北版)衔接不上。学生因缺少背景知识的铺垫而难以接受。
3.教学课时紧张,探究过程过于程式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心还是高考的应试,因而在讲解实验或探究过程中过于追求各个探究步骤的完整性,使探究过程在课堂中往往比较匆忙。学生像游客般走马观花,未能真正收到探究教学应有的效果,而是把探究的过程程式化,泛化了探究,失去探究本来的意义。
4.缺乏有效的组织,合作学习低效
由于学生缺乏有效的合作学习的训练,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加上合作学习内容的难易度较难把握等原因,导致了许多合作学习活动显得比较肤浅,形同摆设。而且许多中学受教室数量限制而班级人数过多,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难以开展。由此我们感到困惑。
5.缺乏评价机制,开设校本教材举步唯艰
新课程改革提出让不同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新课程体系让学生享有自主选修课程的权利,但新的高考方案如何体现这一精神。面对校本教材的开设,我们感到困惑的是:一、如何选材?谁来编写?有无权威性?二、如何评价?怎么考核?如何开设?
二、反思对策
1.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弥补硬件不足
农村中学的学生虽然不能象城市孩子那样能轻常参观动物园,植物园、但他们的生活常常以家禽、家畜为伴。大部分学生有过饲养家禽家畜或种植过水稻、小麦、果树、花卉的经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生活环境为我们提供廣阔的素材。总之,新课程需要新理念,作为农村教师,我们不能以没有课件、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理由推卸自己的责任。正因为硬件设施的先天不足,我们更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开发并利用农村中学各种独特的资源。我们有理由相信,没有教学设备的课堂也同样可以搞得生动精彩。
2.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师生交流
教学中师生互动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师生只有在相互交流中才可能找到情感的最佳结合点,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一学习热情和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师生交流流于形式的主要根源在于教师未能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和知识观。把教学目标狭窄为对知识的传授和巩固。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把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当作教学的一切。这样做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解生物学知识。其实,教师若能围绕一些知识点经常开展一些学生兴趣的活动。这样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动性,又能为学生提供锻炼和提高多种能力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对于初高中生物教材衔接问题,可通过教师补充和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使师生交流更融洽、更具思维深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积极倡导探究式教学,不苛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探究式教学已成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学中应如何组织好生物探究性教学避免探究过程程式化?应重视以下三种理论的转变。
第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促进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第二,要重视营造适于探究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建立相互尊重、民主、宽容的师生关系。善于鼓励学生表达各种不同的观点。
第三,围绕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实施的探究活动。在有限课堂时间内不宜过分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师应以《课标》为依据,倡导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选择教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对教材中陈旧过时的内容该扔则扔,这样既解决了教师课时不足问题,又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
4.强调对合作学习的组织训练,提高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
首先,要加强学生对合作学习重要性的认同,同时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训练和合作交流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小组内和小组间的合作显得更加默契。
其次,要重视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形式,在人数上一般以4人~6人为宜,在组员的组成方面基本做到“同组异质、异组同质”,既要保持一段时间的相到稳定,同时又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而变换学习小组,使学生学会与不同个性的同学进行合作和交流。
最后,要注意班级规模不宜过大,同时考虑桌位摆放要适于小组内的学生交流和讨论。
5.加强学校的教研组建设,开展卓有成效的生物校本教材编写
教研组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实体,加强教研组的建设是推动学校每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要重视发挥组内名师和骨干教师等的帮教作用,发挥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校本教研工作的合力。同时要重视校本教材的本土化和针对性,做到有主题、有分工、有讨论、有总结,建立有良好合作氛围的生物教研团体。
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实施,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我们已经驾经就熟的东西进行一次变革,在高中阶段实施的新课程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不能不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作为普通教师存在困惑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去面对、去克服、去反思对策,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永远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