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科监测指标的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外转率的影响分析

2018-10-21 20:46钟芬芳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

【摘 要】目的:分析基于专科监测指标的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外转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96例进行分组,依据单双号法分为甲组(n=48)和乙组(n=48),将新生儿黄疸外转率作为专科监测指标,甲组行早期护理干预,乙组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新生儿黄疸外转率、家长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甲组新生儿黄疸外转率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专科监测指标的早期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新生儿黄疸外转率,提高护理滿意度。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专科监测指标;早期护理干预

新生儿黄疸属于临床新生儿科常见病,其中早产儿的发病率可达80%-100%左右。药物治疗、光照治疗是临床针对高胆红素血症提出的治疗治疗方法,为使新生儿黄疸外转率显著降低,避免母婴分离,需要建立专科护理监测指标,以数据动态变化情况,对护理行为进行监督、指导,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96例进行分组,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96例进行分组,依据单双号法分为甲组(n=48)和乙组(n=48)。甲组男25例,女23例,平均胎龄(273.7±38.9)d;乙组男26例,女22例,平均胎龄(274.9±37.8)d。对2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对比性。

1.2方法

将新生儿黄疸外转率作为专科监测指标,甲组行早期护理干预:①对母乳喂养进行宣教指导,增强产妇对乳头自我护理和母乳喂养的认知,纠正其错误哺乳方式,予以个性化帮助指导,确保乳汁分泌充足;②普及新生儿黄疸早期预防知识,并对早期排便和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进行介绍,叮嘱家长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③对新生儿进食量、次数、排便形状、次数进行观察;④待胎儿娩出后乙组行常规护理:对新生儿排便、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持续观察,针对母乳不足者可适当予以配方奶或5%葡萄糖溶液,护理人员在助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加强观察新生儿黄安指数、精神状态、喂养情况,需要将其口鼻内的羊水、黏液及时挤出,正确进行断脐,强化脐部护理,防止发生脐炎和新生儿肺炎;⑤做好头皮血肿、早产儿、窒息儿等特殊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每天进行抚触,以更好的促进新生儿排便和进食,要求产妇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去,并进行良好沟通和个性化指导;⑥对于黄疸指数达到15mg/L的新生儿,需要予以药物治疗,其中苯巴比妥5mg/次,3次/d;茵栀黄1/3支,3次/d,温水送服即可;⑦出院前对新生儿家长黄疸预防知识及脐护知识掌握能力进行评定,做好出院指导和延伸护理服务。乙组行常规护理:对新生儿排便、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持续观察,针对母乳不足者可适当予以配方奶或5%葡萄糖溶液,护理人员在助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加强观察新生儿黄疸指数、精神状态、喂养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并按照与甲组相同的药物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2组新生儿黄疸外转率,计算方法为新生儿黄疸转例数与同期住院新生儿的百分比;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评定新生儿家长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得到的数据均录入到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加以处理,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以(x±s)描述,给予t检验,新生儿黄疸外转率以(%)描述,给予x2检验,P<0.05说明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对比2组新生儿黄疸外转率

甲组新生儿黄疸外转率与乙组比较显著降低,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所示。

2.2对比2组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

甲组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乙组,组间表现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示。

3 讨论

新生儿胆红素血症主要是因为其出生之后胆红素分泌量增加或排泄量减少导致的,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皮肤黄染、黏膜黄染为主要症状,其属于新生儿时期常见病,会导致核黄疸、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情严重者还会直接死亡,从而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2]。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新生儿黄疸程度,对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有效预防,通过抚触等护理操作还有利于对患儿胰岛素分泌起到促进作用,增强其消化和吸收功能,帮助其保持身心愉悦,为其健康发育保驾护航[3]。

在专科监测指导指导下会使黄疸外转率显著降低,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可使收集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护理措施的落实和践行效果也更加理想[4]。专科护理监测指标综合了新生儿可使的具体需要,具有科学规范、操作简单方便等优势,有利于促进疾病转归,提高新生儿存活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和预后[5]。

由本组研究结果可知,甲组新生儿黄疸外转率低于乙组,其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乙组(P<0.05)。这足以表明,基于专科监测指标的早期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新生儿黄疸外转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丁海英.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4):742-743.

[2]刘红.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5):258.[3]刘斓.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5):188.

[4]廖金枚,杨烁,黄小芬.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1):150-151.

[5]朱汝成,潘学琴.专科监测指标指引下的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外转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1):93-94.

通讯作者:钟芬芳,女,江西赣州,本科,护师,从事临床儿科护理;

猜你喜欢
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顺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新生儿黄疸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红素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分析
小儿肺炎早期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