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48例肺心病患者的临床康复体会

2018-10-21 19:47甘泉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肺心病内科康复

甘泉

【摘 要】目的:該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的临床康复体会。方法:该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院呼吸内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活量(VC)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潮气容量(VT)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临床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呼吸内科;48例;肺心病患者;临床康复

肺心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之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胸闷、咳痰、呼吸困难等,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继发高压肺动脉,病发后导致患者右心室异常肥大,最终发展为右心室衰竭。目前在临床上对肺心病还不能完全根治,病情在治疗过程中反反复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需要在肺心病患者治疗中加强对患者的康复护理,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该次择取该院48例肺心病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次样本选自该院呼吸内科48例肺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全部患者均符合肺心病临床诊断标准,同时排除有精神疾病、交流障碍、智力障碍者。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3.5±5.23)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5.2±1.66)年,其中慢性支气管炎占6例,支气管哮喘占7例,支气管扩张占8例,肺气肿占3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占13例,女性患者占11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4.7±4.96)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5.9±2.46)年,慢性支气管炎占4例,支气管哮喘占6例,支气管扩张占7例,肺气肿占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强心利尿处理、酸碱平衡护理、营养护理、降低肺动脉压、防感染护理等。观察组:采用临床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日常巡查病程的过程中需要与患者多进行交流,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在沟通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正确疏导,定期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讨论病情,使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认知度,增加患者面对疾病的自信心。②呼吸护理: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保证患者呼吸道顺畅,防止患者呼吸道残留的分泌物堵塞患者呼吸道,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鼻进口出,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呼吸效率,缓解患者呼吸困难情况。

1.3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护理满意度:采用该院呼吸内科自制的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其中患者得分大于9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小于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00%。肺功能情况:护理人员定时测定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前后肺功能(肺活量、潮气容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进行详细记录。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20.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差异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为长期咳嗽、呼吸困难,并发症种类较多,所以对肺心病患者护理难度大。其主要是由久治不愈的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肌肉疾病及脑血管等引起的。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是治疗效果得到提升。由于肺心病多由肺部疾病累积引起,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器官组织的衰老日益明显,脏器功能衰退,使劳力性呼吸困难加重,运动耐受性减弱,导致老年患者活动能力降低形成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并再度影响呼吸,最终形成呼吸功能衰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恶性循环。长期以往,患者会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在心理和生理问题的共同作用下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对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护理,给予患者高度关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消极情绪并采取治疗措施,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排解、疏导,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对患者进行鼓励。为患者制定康复锻炼计划,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改善,并通过康复锻炼正清患者体魄,改善患者肺功能,通过生活自理和日常活动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并在呼吸道护理、呼吸训练和氧疗的康复护理下,使患者痰液可以及时排出,提高患者呼吸效率,增加患者血氧饱和度,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受性,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呼吸内科肺心病主要是由多种肺部疾病引起的,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身体器官机制的不断衰老,肺部器官功能退化明显,呼吸困难加重,减弱了患者的运动耐受性。肺心病疾病无法得到根治,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伴随着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通过对肺心病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能够从心理护理以及呼吸护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0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活量为(3668.6±175.6)mL,潮气容量为(856.7±49.6)mL,1s用力呼气容积为(3506.3±113.2)mL,对照组依次为(3293.5±166.9)mL、(669.2±28.1)mL、(3263.1±106.5)mL,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康复护理应用在呼吸内科肺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东杰.康复治疗在肺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1(3):89—90.

[2]钟凤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3(6):131-132.

[3]冯玉莲.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6,5(8)382

[4]童晓云.肺心病患者的社区护理观察[J]中华医护杂志,2016,3(2):162.

[5]万小蔹.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38例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4(27):190-191.

[6]梁淑玲.肺心病患者心理反应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5(27):250-251.

猜你喜欢
肺心病内科康复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你了解肺心病吗?4个常见症状应提前知晓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十二五”期间3.6万贫困孤独症儿童获得康复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