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探讨

2018-10-21 10:58孙利平
当代旅游(下旬) 2018年4期

孙利平

摘要: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要战略背景下,我省要想真正做大做强出口农产品和产品品牌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论文通过对河南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不足的原因是因为农产品出口加工程度低、差异化小、出口市场集中度高、风险大、出口质量差、竞争力弱、品牌建设起步晚、品牌效应差、出口政策优惠小、遭遇严重的贸易壁垒等,这就要求我们有针对性地在改革的大背景下积极应对。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改革;河南农产品贸易;贸易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与其他农产品出口省市比相差甚远,河南省的农产品贸易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很小,这与第一农业大省的身份极不匹配,河南省农业大省与农产品出口小省的巨大差距令人深思,“十三五”时期,河南省农业发展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转折转型的关键期,把开放发展作为必由之路,坚持双向开放、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主动响应国家“农业供给侧改革”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扩大特色农产品出口优势,扩充农业及农村发展的战略空间,加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因此,研究河南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对促进我省农产品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是认清河南省农产品进出口市场结构。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和农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稳步增长,根据河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数据统计分析,从洲际角度来看,河南省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欧洲、北美及中亚;农产品出口的具体国家和地区集中在港澳、美日韩等,占河南省农产品出口额的七成以上;另外,“一带一路”的引领和推进,进一步加强了与中东和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打破了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瓶颈,增强了与中亚五国、蒙古、俄罗斯、欧洲各国等的进出口贸易。同时,拉美、北美及大洋洲也是我省农产品进口的主战场。二是看透河南省农产品进出口产品结构。从农产品进出口商品结构看,与深加工产品相比,我省初级产品出口的比重相对较高。近几年,随着农业生产结构和食品加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及转型升级,培养出了一批有一定规模和潜力的转型升级基地和具备优势特色的品牌产品,使河南省的出口结构日趋合理,逐渐形成了以肉类产品、蔬菜、水果、木材类、食品添加剂、蜂产品、茶叶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结构。进口以黄豆、羊皮、牛皮和芝麻等居多,其中黄豆进口约占全省农产品进口的五成以上。三是了解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区域。中部、东部、南部、西部等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量全省居首,同时也是最具挖掘潜力的地区。在全国率先提出“一县一品”理念,出台“一县一品”纲领性指导文件,筛选14个核心品类重点培育,力促食品农产品出口。使得河南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达42个,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河南省出口的食品农产品主要来自南阳、信阳、三门峡、商丘等地。主要品种包括食用菌类(木耳、香菇等)、木材(木板、木制品等)、水果(苹果、梨等)、食品添加剂(乳酸、甜蜜素等)、蔬菜(大蒜、脱水蔬菜等)等。当前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需求精细化、多样化,此种纷繁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下,我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以下问题更加凸显。

一、农产品出口加工程度低、差异化小

从我省农产品出口种类上来看,出口较多的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以及低附加值的初級加工产品等。另外,农产品的出口没有技术优势,再加上缺乏创新,很难适应当前国际市场的多样化需求。由此导致农产品出口品种单一,我省蔬菜、水果、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初级农产品出口额所占比重非常大,加上农产品生产者的小农意识,以及部分农业企业的技术落后、资金不足,基于此现状农产品深加工亦无从谈起。

二、农产品出口市场集中度高、风险大

近几年,我省在巩固亚洲这一农产品出口的主战场的同时,也加大了开发新国际市场的力度,虽然在东欧、拉美、南非、大洋洲开辟有新市场,但是这些新市场的出口额与亚洲这一主战场差距较大,故而亚洲仍是主要出口市场,此种配置集中程度太高,市场过度集中有利有弊,市场规模效应明显,但是抗风险能力弱,一旦亚洲市场出现不稳定,将直接导致我省农产品出口“瘫痪”。其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市场集中度较高,一旦出现买方市场,进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协调、不合理的要求,致使利润下降,甚至直接影响出口数量。第二,外部市场过于集中,市场经济的些许波动就会引起市场需求锐减,市场波动的弹簧效应就愈发明显。第三,一但主要进口国或地区设限或提高进口的门槛,直接导致我们的出口贸易受阻。第四,出口市场高度集中,不利于我们多元化经营,国际分工将受局限。因此,我省农产品出口需要不断地开发新的“国际战场”,增加我省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调节出口市场结构。

三、农产品出口质量差、竞争力弱

因为我省农产品出口质量不高,所以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不够,竞争优势不明显,质量上的短板直接限制了农产品的出口数量。目前,国际上进口产品不仅设置原材料生产、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技术壁垒,而且十分推崇对人类和动物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绿色壁垒,这些严重制约了我省农产品的出口。我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高,质量尚有不足。第一,我省大部分农产品品种繁多,拳头产品和优势产品不多,性质过于单一,特色不明显;其次,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不容忽视。例如,饲料添加剂在喂食过程中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并应认证为对人体无害,在屠宰过程中,屠宰、制冷等设备的卫生、清洁,处理、包装和运输等方式应合理;第三,蔬果方面主要是农药残留问题愈发严重,现在蔬果的生产主要靠农药与化肥,农药残留物问题至今未能彻底解决,致使农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出现了部分毒产品事件,已开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我省开始强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毕竟起步较晚,加之资金、技术、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暂时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四、农产品品牌建设刚起步、品牌效应差

我省农产品品牌建设起步晚,基础差,企业只注重数量的增加,在品牌宣传和品牌价值上没做足文章,缺乏品牌意识,没有意识到品牌效应,故而产品的品牌竞争力不强。农业现代化、科技化并没有改变部分农业企业的现状,仍然以作坊式生产为主,这非常不利于农产品品牌意识的树立;许多农业企业认为品牌效应不一定可以赢得竞争,没有凭借信誉赢得长期竞争的意识,而只是一味地投资重金打造品牌,而品牌定位不明确,缺乏企业文化内涵,其品牌内涵更没有长期规划。有的企业虽有品牌产品的名声但缺乏对品牌的保护意识。品牌价值体

(下转第14页)

(上接第5页)

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品牌产品从价值和影响上明显优于非品牌产品,二是品牌产品的潜在价值突出,品牌产品源于品牌企业,品牌企业必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但我省的多数农业企业,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品牌定位模糊,企业价值无法体现。我省中小农业类企业受行业科技环境的制约,加之自身能力不足,只能制造出一些质量差、成本低的农产品。农业企业主要依托农民,而农民固步自封的小农意识决定了他们不会主动引入先进科技和优良设备,农产品的生产不达标,农产品高附加值更无从谈起,基于以上现状,我省农产品品牌的提升任重而道远。

五、农产品出口政策优惠小、支持力度弱

近年来,政府对农业愈发重视,连续出台惠农政策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部门要始终做农业生产的坚强后盾,并给予大力支持。例如,美国新的农業法规定,2012年后的未来10年将对农业扶持1900亿美元,欧盟对农民的补贴甚至会高达农民总收入的50%。相反,财政收入有限的河南省对农业的支持确实有限,只能任由农业企业“自生自灭”。没有强有力的支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产品出口的发展。政府缺乏财政支持,农业企业的基础设施将无法更新,农业生产的高新技术无法推广。一方面,近些年来,出口退税政策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管理没有内部控制,各部门不能协调配合,申报退税文件太随便,程序性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方法较为落后,另外企业办理出口退税时过程复杂、效率低。另一方面,省政府层面没有出台相关政策,致使一些创汇企业为增加市场占有率,不计成本拼命压价,形成恶性竞争,最后进口国利用反倾销策略制裁这类企业,导致该类企业无法在国际市场立足,被迫撤回国内,直接导致农产品出口数量锐减,严重损害了国家、企业和农民的利益。

六、遭遇严格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

金融危机过后,外国对于进口的农产品采取了保护主义,设置了诸多贸易壁垒,如高关税、进口配额、反倾销、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等,以及检验检疫、技术标准、认证程序等贸易壁垒。诸如此类贸易壁垒,并非单针对我省出口的农产品,但是我省的几乎所有品种的农产品出口都受到制约,有蔬菜、水果等植物产品,亦有家禽和其他动物肉制品,甚至深加工产品也受到了限制。进口国的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阻碍。究其原因可知我省农业生产没有实现标准化,营养、健康和安全的标准没执行,生产过程随意化,无法通过检验和检疫,定价高,品质次,部分还有农药残留;因此,随着西方国家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省农产品出口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日本、欧盟先后出台相关文件来对我省农产品设置技术壁垒,占95%以上。日本正式实施了《肯定列表制度》,严重影响了我省肉类、蔬果、蜂蜜等农产品出口到日本,出口额急剧下降。欧盟食品卫生新法规也开始施行,欧盟对进口的水产品,肉制品、肠衣、乳品及植物源性食品的生产与销售管理上的卫生等提出新规定,这些措施极大地制约着我省农产品的出口。

(作者单位:永城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福艳.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农产品贸易政策的选择[J].黑河学院学报,2016(7):58-59.

[2]李丹,周宏.农产品贸易的国际镜鉴[J].重庆社会科学,2016(7):37-44.

[3]陈韵辉.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分析及我国应对措施[J].人力资源管理,2014(7):353-356.

[4]方慧,赵甜.文化差异影响农产品贸易吗——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考察[J].国际经贸探索,2018(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