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匹配技术的研究

2018-10-21 14:42田伟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5期

田伟

摘要:为了使汽车能够在各种路况下安全匀速行驶,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动力源,通过ADVISOR对纯电动汽车中电池与整车系统进行研究。同时,利用国外UDDS与NEDC对匹配度进行仿真分析,在符合汽车动力性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案对参数进行优化处理,最终获得一套较为完善的与所研究电动汽车相匹配的方案。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匹配技术

引言:

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层出不穷,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总量已经大于70万,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居于首位。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为电动汽车,但是在动力性能与续航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因此在符合汽车动力性能的基础上,采用何种匹配方式能够节省大量能源消耗属于新的研究课题。

1.整车数学模型的建立

在本文的研究中,针对某种纯电汽车模型,建立整车数学模型,将电动传动系统作为传动系,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状态方程可以表示为:

式中,Tc代表的是电机转矩;Cd代表的是风阻系数;ig代表的是汽车变速箱速比;i0代表的主减速比;代表的是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效率;A代表的是车辆在正向行驶的过程中,迎风部分总面积;代表的是质量转换系数。通过上述公式能够得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状态通用方程:

Pa≥1/

其中1/的计算方式为:

式中,Pa代表的是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功率;f代表的是汽车轮胎滚动过程中产生的阻力系数;ua代表的是汽车行驶速度;g代表的是重力加速度;m代表的是整车质量;代表的是道路的坡度大小。在上述公式中,主要计算的是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针对电机输出功率建立的数学模型,当功率数值得到充分满足之时,才能够使电动汽车的动力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在对整车动力性能进行检测时,车辆的最高车速属于关键指标,能够充分体现车辆的加速性能。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其动力主要来源于电机,当处于高速状况下时,电机在恒功率的状态下,将会输出转矩。因此,对于电机来说,其最大功率应与路况相结合,以在理想道路状况的情况下,车辆匀速行驶的过程中,产生的阻力来决定,表达公式为:

Pm≥1/

式中,Pm代表的是最大输出功率;Umax代表的是车辆在行驶中的最大速度。

当车辆处于行驶过程中时,车速受电机转速的限制较为明显,并且最高转速应与最高车速相对应,对转速进行计算时,公式为:

Nm≥i0ihumax/0.337r

在本文的研究中,纯电动汽车的主要参数为:整车质量M0为1400/kg;,满载质量M的数值为1780/kg;风阻系数Cd的数值为0.30;迎风面积A的数值为2.1/m2;滚动半径r的数值为0.432/m;主减速比i0的数值为5.926;滚动阻力系数f的数值为0.021;通过上述公式的计算后可以得出电机各项参数,在充分符合整车动力的基础上,采用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方式作为整车电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等特征,与本车电机的使用需求充分符合[1]。

2.磷酸铁锂电池的功率匹配

在纯电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电池输出功率要高于输入功率与车载设备输入功能的总和。对于不同路况进行分析以后,在最大车速状态下,在纯电动汽车工作过程中,电机产生的需求最大,这时整车电器功率为1.5kw,输入功率为70.31kw,输出功率为71.81kw;当低速爬坡过程中,坡度为20%时,电机应输出较大的转矩,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可以得出电机输入功率为65.95kw,这时整车电器功率为1.5kw,输出功率为65.45kw;在车辆启动和处于高速行驶状态下时,电机工作处于额定功率上下,此时磷酸铁锂电池的输出功率为47.55kw,模型表达式为:

Pa≥Pv+Pm

式中,Pa代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输出的总功率大小;Pm代表的是车辆电机的输入功率大小;Pv代表的是车辆电器系统中的输入功率;按照相关理论计算研究可知,与电池保护相结合后,能够使车辆的动力性能得到充分满足;当SOC的数值小于0.1时,对车辆进行保护,使车辆难以正常启动,并且匀速行驶;当SOC的数值出于0.1到0.6之间时,需要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实时控制。通过调查分析后能够得出,磷酸铁锂电池输出功率的最佳范围在于4.75-71.81kw[2]。

3.整车与动力电池的仿真分析

3.1整车模型构建与仿真

在ADVSOR仿真界面中,选取纯电动汽车模型,然后在仿真界面中进行分析。按照该电动汽车的需求,選择Vehicle选项,对.m文件中的相关参数进行相关设置,包括风阻系数、质量等。在对整车进行仿真时,在相应页面中来完成,将#of cycle的循环次数设置成12次,仿真步长为1s,为了对车辆的动力性能进行进一步测试,在爬坡与加速测试的过程中,坡度应为20%,并且得出在设定的各项是指基础上,整车的仿真参数。将UDDS与NEDC两种背景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UDDS路况下电池的续航能力更有优势,但是在NEDC路况下,与最大车速相比来看,路况优势更加明显。在加速度与怠速时间方面几乎相同。

3.2动力电池仿真

在对磷酸铁锂电池进行匹配以后,UDDS与NEDC两种路况进行分析以后,通过研究结果可知:在NEDC路况中,0-800s范围内,加速效率的发展趋势较为稳定,以50km/h的速度浮动,在最后400s之内,对特定的路况实施加速,并且当最高时速超过120km/h时,将达到最为理想的计算效果,这将充分说明在NEDC路况下时,动力电池与整车之间的匹配效果最为良好;在UDDC路况下时,0-200s范围内,车辆的速度在50km/h左右,当200-300s范围时,对最高车速进行测试后,发现测试结果作为良好,然后车速将始终以50km/h的速度浮动,使仿真效果一直处于理想状态,由此可见,在UDDS中动力电池的匹配性良好。

结论:

综上所述,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采用ADVISOR的方式构建整车模型,与匹配需求相结合后,建立数学模型,并且在UDDS与NEDC两种工况下对整车进行分析,通过测试结果显示,磷酸铁锂电池能够与电动汽车之间产生良好的匹配性,充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武仲斌. 考虑电动空调能耗的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D]. 重庆大学,2015.

[2]吴雪. 纯电动轿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方法研究[D]. 吉林大学,2015.

[3]张方强.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与仿真优化研究[D]. 浙江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