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永丽
摘要:在实际对营林措施鼠害进行控制的过程当中可主要从长远防治以及生态保护与生态平衡观点几方面出发,这是结合我国森林鼠害防治工作实际的直观体现,尤其是在生态脆弱,鼠害啃食树木较为严重的区域,我们首先应该对森林生态的恢复层进行有效建立。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也可对森林体系以及环境预防体系进行顺利的构建,林鼠繁殖密度数量会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不断下降的现象,主要是在恢复鼠害天敌种群的基础上实现对鼠患的彻底清除。
关键词:营林措施;鼠害防治;技术
森林资源在实际进行保护工作过程当中会遇到多种阻碍因素,鼠害就是其中之一,鼠类生物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组织造成一定破坏。分布范围广、流窜性较强以及繁衍迅速是鼠类生物的明显特征,因此会对树木造成相当严重的伤害。在鼠害的破坏之下树木健康生长的目标会受到阻碍,不断的进行预防与控制是有效防治鼠害的重要手段,我们需要客观分析鼠害发生的原因,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与方案,这对森林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森林鼠害概述
1.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生物圈中各个生物种类都会互相控制,从而保持平衡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森林植被在控制的范围内生长,并且不会受到鼠害的威胁。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鼠类繁殖极快,要是营林工作者没有对其及时的遏制,那么森林就会发生鼠害现象,不利于森林植被的生长,鼠类破坏森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生存环境发生变化
鼠类在一般的森林环境中都会以草种以及树种作为食物,但是在缺乏食物或者冬季会导致鼠类啃咬树木的根茎或者枝干,这是受到食物短缺影响所产生的现象。鼠类在这个世界上作为一种分布量最多以及面积最广的生物,在生态环境变化后其数量不会减少,而会呈现出一种相对上升的现象。这也是导致林业环境中树木破坏现象长期得不到与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
(2)食物供给发生变化
鼠害的发生与食物供给具有较大的联系,在秋后中往往我们发展,较晚收获的田地中鼠害的发生比较严重,粮食的产量下降幅度大。在营林管理中,工作人员为了保证此区域的经济林的效益不受损害,就在附近的生态林中进行鼠类喜食植物的栽种,但是在治理的效果中并没有促进的作用,反而对生态林环境的平衡发展产生了破坏,从大环境和总体角度分析,具有反作用的治理效果。
(3)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鼠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会有多种天敌存在,但是受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这类天敌呈现出一种被射杀的现象,这也是鼠类的天敌在环境中繁殖逐步减少的主要原因,因此林木环境中鼠类生物的数量会呈现出不断增加的状态,这给鼠害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较大阻碍。同时这也是导致鼠害大面积爆发的原因之一,威胁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进行,其质量也不能得到根本上的保障。
2.森林鼠害规律
通常情况下,森林中的植被大多属于人工林以及天然次森林,所以在森林生长的过程中,发生鼠害最严重的时期一般都是每年的8月~次年4月。我们根据鼠害繁殖以及啃食植物的规律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其啃食的树木大多是幼树,而大树往往不会被鼠类啃食;在鼠类啃食的树木中可以看出,林缘地区相对于中心地区而言更受到鼠类的喜爱;在密集的树木当中,鼠害极为严重,而在相对稀疏的森林当中,受到鼠害的影响就很小。
3.鼠害危害以及种类
通过对森林中的鼠类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地上鼠与地下鼠是森林鼠害的两种主要形式。一般情况下地上鼠会对树干、树叶以及树枝等进行啃食,地下鼠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在地下,一般的食物是以树根为主。
二、人工营林与鼠害防治
1.人工营林工作中的抗鼠害工作思想
森林鼠害防治工作是人工营林管理中重要的内容,这项工作从建设林业就已经开始,但是由于人们对鼠害防治工作一直保持一种观念,就是“老鼠是不会被灭绝的,老鼠的存在很正常”,因此在工作上并没有对鼠害进行紧张对待,直到鼠害对树木造成巨大伤害时,才发现预防鼠害的重要性。
现阶段人工营林工作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进行科学的鼠害预防工作,在这一过程当中也需要进行必要的防治。将鼠害发生率降到最低是预防工作的主要目标,同时这也是一种保障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在上述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鼠害工作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得以保障,这是及时控制与治理治理鼠害的有效手段,促使森林资源的伤害率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
結合多年来人工营林工作经验,森林鼠害防治措施逐渐多样化,能够对各类鼠害以及鼠害发生程度进行针对性控制,并且以保护森林植被,维护生态平衡为工作理念,实现人工营林顺利发展。
2.主要的防鼠害方法
(1)选择适宜且能够拒食的树种
在目前的人工营林工作中,最佳、最合理的预防鼠害措施和方法主要是选择能够适宜本地环境和气候要求的树种,且这些树种由不易被鼠害食用的种类来进行造林。
(2)营造驱鼠林这种方法
主要是通过在营林工作中选择一些能够驱逐鼠类的植物进行混交,使得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发出一些独特的气味,这些气味对于鼠类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植物生长中对于鼠类的驱除十分有效,一般都是在人工林的株行间适当栽种这些被称为“植物猫”的植物,可取得长治久安的效果。
(3)改善林地卫生环境
要加强人工林、次生林的抚育管理。改变林地卫生状况,逐步改变或创造不利于害鼠生活的环境条件和栖息的场所,使之难以繁衍和生存。
(4)利用抚育“剩余物”做替代食物
防御鼠害利用幼龄林抚育采伐下来的树头、枝桠、灌木等剩余物,作为替代食物,根据害鼠的生活习性,在害鼠发生4、5周前,将替代食物平铺或堆放存害鼠聚集地点,供害鼠啃食,以取代林术受害,防鼠效果达100%。随着害鼠替代食物的充足,以鼠类为主要食物的天敌的食科也丰富了,刺激了天敌的增殖,从而遏制了鼠害的发生。此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防鼠措施。
结语:
保护森林资源人人有责,尤其是人工营林管理中,更要意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并且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天敌进行防控。上文中已经对森林鼠害的防治措施进行针对性、全面性的研究,提出加强人工营林工作中的抗鼠害工作思想意识,选择适宜且能够拒食的树种,营造驱鼠林,改善林地卫生环境以及利用抚育“剩余物”做替代食物防御鼠害等措施,实现合理的生物治理,促进生态经济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佰喜.人工营林措施防治森林鼠害技术初探[J].农民致富之友,2017(11):235-235.
[2]岳守河.人工营林措施防治森林鼠害技术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6(11):28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