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澎
摘要:在国家减灾防灾工作中森林航空消防工作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分析森林航空消防工作过程中,我们可主要从执行扑火任务与空军以及民航的协作运行特点着手。在管理过程中,空域管理体质、飞行协调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这要求国家现行空管政策必须针对行业以及空管进行不断的强化与协调。这是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并且有效利用空域的利用率实现对森林航空消防职能的最大限度发挥。
关键词:森林;航空消防;协同配合
突发性强、破坏性大以及危险性较高是森林火灾的明显特征,森林防火工作在国家防灾减灾工作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国家在针对公共应急体系进行建设工作时必须实现对上述内容的综合考虑。这与国土生态安全以及各发展之间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在实际利用飞机针对森林火灾进行一系列预防以及扑救工作就是指森航空消防工作。在此种背景下,森林火灾可实现较为有效的预防。从根本上实现对林业资源的进一步保护。
一、森林航空消防协同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森林航空消防地空配合体系不健全
我国空中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决定了通用航空可利用空域和飞行时间的局限性。各通用航空公司与空管部门在长期运行中建立了较为稳定有序的合作关系,而森林航空消防部门目前还没有属于自己的航护飞机,在执行航空消防任务时大多是租赁通用航空公司的飞机。
加之森林火灾的季节性、突发性和时空不确定性,执行航空消防作业的时间较短,架次飞行的时间较少、航线变动的随机性较强,与空管部门的协作往往是一种间接的、短暂的,缺乏长期的、固定的业务往来和健全有效的协作体系。
2.森林航空消防空管信息系统不完善
现代航空信息在整体上呈现出较为丰富的状态,空域的使用飞行以及时间安排等都可实现对上述现象的直观体现。注意停机坪吞吐状况、机位安排,航空公司机队情况、航线编排及调配、空中飞行信息等也在上述范围的涵盖之内。不能实现对信息分享平台的建立是现阶段航空护林机构所存在的明显缺,尤其是与各地空管之间不能形成较为集约的沟通渠道。
所以在交换以及传递信息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足。部分森林航空消防系统内部虽然实现对自身调度指挥系统、信息处理系统等一系列系统的建立,但是在交换信息过程中还是存在手段较为落后的现象,尤其是数量较小以及时效性相当差。空管部门以及军民航系统在统一信息数据方面存在的不足是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3.森林航空消防机源的稀缺性和机型的局限性
由于我国通用航空业事业发展较为缓慢,森林航空消防事业面临机源的稀缺和机型的局限的两难选择。
一是主动参与森林航空消防工作的通用航空公司,在数量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航空消防事业的需求。
二是执行航空消防作业地域地理位置的特殊和气候条件的复杂性对参与执行航空消防任务飞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极大地影响着航空消防工作的协同配合和航空公司机组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4.森林航空消防作业人员的配合意识不强
通过分析租赁航空公司全年飞行任务后我们发现,森林航空消防飞行时间在其中占据的比例相当小。季节性较为明显是森林防火工作的明显特征,这也是导致其飞行时间较少的主要原因。
因此,多数公司在与森林航空消防租机进行合同签定后能做到尽职尽责的目标。部分公司在培训机组人员过程中,不能实现对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以及航空消防知识的确立,这也是导致森林航空消防飞行作业在长期内不能实现对自身质量有效提高的原因。
二、提高森林航空消防协同配合的方法
1.适应任务需要,建立空管运行协调决策机制
长期以来,航空空管运行实行的是由空管局统一领导,分区管理的体制。为适应森林航空消防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应通过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手段创新,技术创建等途径,建立管理先进、效能突出、统分结合的空管运行系统,不断加强森林航空消防与空管运行的自身建设和协同配合。
健全空管运行决策机制,协调空管系统内部、航空公司、地面指挥、机场、护林航站之间的关系,更及时、更广泛地传递航空运行的各种信息,调动各种有利因素为森林航空飞行提供优质服务,确保航护飞行的顺畅与安全。
2.制定行业标准
加强专业培训森林航空消防飞行任务涉及空中巡护、火情侦察、物资投送、机降、索降、吊桶灭火等多种空中作业方式,具有较高的飞行技术要求。將航空护林技术要求纳入国家民用航空行业标准,使护林飞行机组协同配合有依据可依,有资料可查,有技术可用,促进森林航空消防飞行工作步人标准化、制度化轨道。凡参与护林飞行的公司机组应持有航护飞行资格证。
3.引入竞争机制,进行绩效考核
近年来,西南航空护林总站引入竞争机制,对参与护林工作的通用航空公司,由下属航站对机组的飞行技术、工作态度、完成任务情况、公司重视程度、协调配合能力等多项内容进行绩效考核,对考核好的公司和机组可考虑继续租用;对在重大、特别重大火灾实施航空护林扑救飞行中表现出色的机组和公司进行通报嘉奖,优先使用。
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业务主管部门工作的主动性,而且有效地调动了通用航空公司参与护林飞行的积极性,促进了飞行机组与航站的密切配合,既有利于航站业务的全面拓展,更是新形势下航空护林的时代要求。
4.加强沟通协调,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航站业务调度、观察员和机组成员的沟通程度在护林飞行协同配合中尤为重要。在平时工作中,双方人员要互相尊重,相互关心,加强联系,增进友谊,牢固树立“工作上一盘棋、任务中一条心、感情上一家人”的思想,不分国籍、不分肤色,不分远近,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配合,将完成好每一架次的飞行任务作为所有参与人员的共同使命和职责。
护林航站业务员要主动提前告知机组每一架次的计划飞行时问、航线转点、飞行任务和飞行中的具体要求,配合机组快速完成计划申报、航线规划、飞行数据设置等工作,做到职责明确,分工不分家,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圆满完成各项飞行任务。
结语:
在执行森林航空消防飞行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对飞行安全的严格保障。这要求我们必须针对机组操作规程进行统一的标准,进而从根本上支撑飞行安全目标的实现。机组人员在飞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与要求,并且实现对作业技术严格把握。适时的向航站报告作业情况,航站人员也需要即使结合作业效果实现对航空任务的有效部署,这是最大限度保障飞行安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育锋,牟炼,刘槟珲.重庆市森林航空消防工作浅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8(1):123-124.
[2]杨林,忠永此理,毛建君.云南森林航空消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14(2):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