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染色工艺优化

2018-10-21 11:25周芬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5期

摘要:涂料印染耗能低、排放少,且加工工艺简单,但摩擦牢度差,色光和手感不理想,且生产中容易出现涂料点,不易得到深色产品。采用适当的化学助剂,对纤维材料进行化学改性,并调整染色工艺,较好的改善了涂料染色在生产上存在的弊端。

关键词:涂料染色;化学改性;染色工艺

Pigment dye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Zhou Fen

(Guangdong Polytechnic,Guangdong Foshan 528500)

Abstract:Pigment dyeing,due to its energy conservation, less emissions and simple technique, is loved by customers. but the rubbing fastness, shade and handle is not ideal,paint spots appear easily in production, and is not easy to get dark products. That using the proper chemical agents modified fiber material,and adjusting the dyeing process,improved the disadvantages of pigment dyeing production.

Keywords:pigment dyeing;chemical modification;dyeing process

涂料印染加工具有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色牢度好、色谱广、重演性好、节水、节能、污染小、能适应多种纤维等优点[1],是纺织印染行业推行节能清洁生产的发展方向。涂料印染加工已在全球纺织印染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于近几年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涂料印染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1)涂料对纤维没有亲和力,只能对纤维表面着色,因此色牢度较差,不耐水洗和摩擦。其水洗和摩擦色牢度只能依靠黏着剂来保持。(2)涂料以细小颗粒固着在纺织品上,它的颜色鲜艳度和发色强度比染料印染差。(3)涂料是一类不溶于水的细小颗粒,靠分散剂等助剂分散在染液或色浆中,粘合剂则多半是高分子乳液,所以染液或色浆的分散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凝聚、破乳和色点,印染时还容易发生堵塞网眼和粘滚筒等问题,且细小的颜料颗粒在烘干时容易发生泳移,引起着色不均匀[3]。

(4)涂料发色强度低,且对光有一定的遮盖性,印染特别深的品种有一定困难。目前,工厂采用适当的化学助剂,对纤维材料进行化学改性,使化学接枝后的纤维带上正电基团,从而较容易吸附涂料粒子,达到均匀上染的效果。但在实际生产中仍然容易出现涂料点,且不易得到深色产品。本文通过对工艺的改进,较好的改善了这两点不足。

1.原生产工艺流程图

在涂料上色工艺中,采用的是两相法,即:浸染涂料/泳移剂→烘干→焙烘→浸粘合剂/柔软剂→烘干

按照原生产工艺容易在布面产生涂料点,且得色不深,可能由以下原因所导致:布面毛量太多或毛效不均匀;涂料液稳定性差导致黏搭辊筒;涂料未充分溶解和工人操作不当。

为了解决布面产生涂料点和得色浅的问题,经过大量的实验,在工艺上做了一些调整。

2.优化后的工艺流程图

3.两种工艺的对比分析

(1)在原工艺中,涂料和粘合剂是分开使用的,虽然有利于改善黏辊筒的现象,但不利于得到深色产品,同时涂料的利用率也大大降低。因为涂料对纤维没有亲和力,浸染時,涂料不能直接染着纤维制品。通过阳离子剂对纤维进行化学改性,使纤维带上阳离子基团,对带负电基团的涂料分子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在浸染涂料染液时,织物就能较容易的吸附颜料颗粒。但是这种吸附的结合力比较弱,还需要借助粘合剂的作用,以保证涂料在织物上的牢度和颜色深度[2]。因此在新工艺中,涂料上染和固色是同步进行的,能较大的提高产品的颜色深度,相应的涂料用量也能降低。

(2)优化工艺中将酶处理放到第一步,能较好的控制布面毛量太多或毛效不均匀等问题,从而有效减少涂料点的出现。另外粘合剂的选择也是关键因素,理想的粘合剂应该能兼顾染色牢度、手感和粘辊筒等指标。

(3)优化工艺较大的减少了染化料的用量,节约了成本。以下是新旧工艺的成本对比图:

4.结论

通过工艺的优化,在以下几方面得到了改进:

(1)染料点基本得到了控制,提高了产品质量。

(2)泳移剂的用量由原来的5g/l减少到2g/l;粘合剂的使用温度由原来的60℃降低到了30℃,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成本。

(3)通过将涂料和粘合剂同浴浸染,织物的深度明显提高,在参考标准颜色的前提下,优化工艺比原始工艺节约了50%的涂料用量。

参考文献:

[1]王潮霞,王可众,殷允杰.纺织品涂料印染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纺织导报,2013(04):42-46.

[2]周光勇,陈俊,顾学平.阳离子涂料对棉机织物的染色工艺[J].印染助剂,2012,29(11):36-38.

[3]宋心远.涂料印染与节能减排(一)[J].印染,2013(04):44-47.

作者简介:

周芬,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主要从事染整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