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不发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2018-10-21 11:27于秀莲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于秀莲

摘要:母猪产后不发情是饲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指在断奶20天之后依旧无法自然发情,甚至在30天以后仍然没有出现发情或长时间不再出现发情。导致某些母猪无法按时进行配种,增加饲养成本,加大圈舍、饲料、人力等资源的浪费。该文概述引起母猪产后不发情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母猪;不发情;发生原因;激素治疗;药物治疗;乳房按摩;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 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7-0089-01

1 发生原因

生殖系统疾病。母猪产后不发情的主要原因是患有生殖系统疾病,主要是指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子宫内膜炎或某些繁殖障碍性疾病,如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都会使其无法正常发情。另外,如果小母猪长时间患有慢性消化系统病、慢性呼吸系统病或寄生虫病,会导致卵巢无法充分发育,卵泡发育较差使其无法分泌足够的生殖激素,从而使其无法正常发情。

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管理比较粗放,如后备母猪在育成阶段完全按照育肥猪饲养标准,或有些饲养户无法定时定量饲喂,导致后备母猪群均匀度不高,引起不发情或发情征兆不明显、发情推迟、发情不一;哺乳阶段明显掉膘,断奶后又没有及时进行催情补饲,体况过瘦弱而引起泌乳性乏情或发情延后;哺乳阶段大量补饲(即饲喂育肥猪饲料),体况过肥而引起乏情或发情推迟。另外,饲喂不全价饲料,营养比例失衡,尤其是饲料中缺乏维生素或供给能量饲料不足,如部分猪场饲喂含有较少的维生素A、维生素B12、生物素、叶酸以及维生素E,缺乏锌、硒等微量元素,都会导致其在断奶后异常发情或发情推迟。使用霉变的饲料原料,特别是霉变的玉米,母猪采食后会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发情异常或抑制排卵。

滥用药物。母猪进行保健和疾病治疗用药上出现失误,如使用大剂量的激素类药物或抗菌素,特别是使用大剂量的激素类药物,会导致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无法分泌充足的生殖激素而引起乏情或发情异常。

2 防治措施

激素治疗。病猪可肌肉注射4 mL三合激素,如果依旧不出现发情可在5天之后再注射1次。如果母猪经过处理已经发情,可在配种前8—12 h肌肉注射促排卵素3号,能够使产仔率提高30%左右。也可肌肉注射1000 IU孕马血清、1000 I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意二者间隔70~80 h,一般在第2天就能够出现发情,此时即可进行配种。也可使用氯前列烯醇,促使卵巢上的持久黄体尽快溶解,从而使其正常发情,一般每头肌肉注射2 mL,发情时每头再肌肉注射4支1 mL HCG。还可使用2支1000 I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添加适量生理盐水稀释后在颈部肌肉射。

药物治疗。不发情母猪可使用中药进行催情,方剂一,取30~50 g淫羊藿、30~50 g益母草、30—50 g对月草、20~30 g红泽兰、20—40 g山当归,加水煎煮后内服。方剂二,在锅内放入0. 2—0.5 kg红糖,熬化后加水煎煮至500~1000 mL,待温度适宜后给母猪饲喂,每天2次,连续使用4天。方剂三,饲喂韭菜,一般每头每天用量为500 g,连续使用5~7天就能够发情,催情效果非常好。如果母猪患有生殖器官疾病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患有子宫炎,可通过导管向子宫内注入400 mL 2%—4%的小苏打溶液或20 mL 0.1%高锰酸钾进行冲洗,导出后再注入40~80 mL 0.5%氯化钠、0.4 g环丙沙星、3g前列腺素,轻时一次即可康复。

其他方法。公猪精液,取适量公猪精液按1:3比例进行稀释,在母猪鼻端或向鼻孔内喷入1—3 mL,4~8 h之后就能够发情,大约12 h就会出现发情高峰,大约16—18 h进行配种为最好,受胎率能够达到95%左右。公猪尿液,即在母猪输精前先嗅闻2—3 min公猪尿液,接着向阴道内插入输精管,通过来回抽动对阴道壁和子宫颈进行刺激,经过2—3 min即可输入精液,能够使受胎率提高。乳房按摩,分为表层按摩和深层按摩。表层按摩是指反复抚摩每排乳房的两侧前后,产生的刺激可经由交感神经促使垂体前叶产生促卵泡成熟素,从而使母猪出现发情;深层按摩是指用5个手指对每个乳房周围进行捏摩,注意不捏乳头,产生的刺激可经由副交感神经促使垂体前叶产生促黄体生成素,从而刺激滤泡排卵。乳房按摩时,可先在母猪每天早晨采食后进行10 min的表层按摩,出现发情后采取5 min表层按摩结合5 min深层按摩。

加強饲养管理。如果经产哺乳母猪体况比较瘦弱,可适当增加高能量、高蛋白饲料的喂量;如果母猪体况偏肥,需要适当限制采食量或在日粮中添加5%~10%的青饲料,加大运动量和增加光照,或采取饥饿刺激法,但要供给足够的饮水。母猪通过饥饿刺激能够出现发情,配种后就要改为正常饲养。气候炎热的夏季,当舍温超过33℃时,要采取喷水降温或滴水降温;气候寒冷的冬季,要加强保暖防寒。调控母猪饲养密度适宜,一般每头适宜占有3 m2的面积。猪舍要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并定期进行消毒,以将病原微生物杀灭。后备母猪进行配种前需要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来预防发病,如猪瘟、蓝耳病、细小病毒病、口蹄疫等;经产母猪在分娩后15天至断奶时,也要适时做好程序化免疫以及驱虫。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