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平
童话是针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所作的篇幅短小、情节曲折、感人至深的故事。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除了课本、作文,就是童话书籍,而比起需要学习应用的教材与作文,学生更喜欢童话故事。因此,我们要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语文教育中加入童话元素,在童话教学中渗透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在进行童话教育的基础上对语文教育进行记忆理解,想象启发。故而,童话故事在语文课堂中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十分宽泛的应用范围,无论是阅读背诵还是写作,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语文课堂教学与童话故事相结合,在融合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理解记忆是童话教学的基础
童话也属于文章的一类题材,对童话文章故事结构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主题。语文的基础是文字,童话故事中所运用的需要学习的语言文字都是比较优美而且简单易懂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童话教学中的语言文字入手,了解文章所表述的具体内容,使他们深入童话世界,在故事情节的描绘中领悟文章情感,即情境代入。
在这个学习过程当中,利用童话来发展形式各样、多姿多彩的语文教育。然而,因为现实课堂教学环境的种种限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即使探索出好的教学形式也不可能真正将其运用到现实课堂教学当中。因此,教师需要认真探索符合校园实际情况的教学活动设计,将教材内容与校园特色结合在一起开展活动。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语文感知力
好的童话故事在铺垫叙述、情节描绘上都特别详细,很容易让人有代入感,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当中进入童话世界。童话故事中的场景,有的详写,有的略写,要想让学生体会童话世界的奇妙,就需要教师为學生创设教学情境。如,教师可以在童话故事中将那些简写的环境描述加入自己的语言和修饰词,让学生了解修饰词与形容词为句子带来的巨大改变。在加工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童话中潺潺的小溪、幽深的山林、暖暖的春风等,运用描述感官的词语为学生带来相应的体验,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探索童话世界的过程中感受言辞修饰的魅力。
在教授学生感知童话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加工修饰所用的形容词,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或者,在引导学生感悟童话中所描述的文学形象时,可以让学生对童话中所描述的形象进行详细描写,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通过童话剧场表演,增加人物代入感
每个学生对于小学教学中童话故事的角色都一定有过向往,在践行童话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此设计童话剧场活动,号召全校每个班级进行分组排演训练,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真正进入童话世界里。剧场表演可以用经典的童话故事为背景,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针对每个童话角色带好区别身份的头饰,在互相表演欣赏的情境中,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理解人物形象与文章内涵。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产生相关人物的丰富情感体验,在语文童话学习中感受快乐。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社会进步来源于想象力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大部分荒诞的想法经过努力实践都会得到印证。只有敢于想象,才能在学习中寻求突破,而童话故事中的奇思妙想则是给了学生一双知晓奇妙的眼睛。童话故事的特点就是梦幻,作者通过奇妙的幻想,能够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憧憬创造出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童话教学的这一优势,将学生的思维精神带入童话世界当中,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中随心所欲地进行创造。而想象力的培育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但主要阵地还是课堂教育,既然童话教学是行之有效的,那么教师就应该将其渗透入教育实践当中,挖掘童话故事与教材中的各种因素,培育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让学生在童话教学中树立学习自信
小学生是特征显著的鼓励型选手,学习信心越大,学习兴趣就越强,相对应的学习能力提高也会更加明显。在童话教学当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能力进行及时反馈,同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与特长,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教师与自身的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让他们对童话教学产生兴趣,更加自发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中。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童话改编或是续写,鼓励张扬个性,可以具有个人色彩,也可以给一些悲剧结尾的童话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比如,引导学生进行童话故事改编,将《白雪公主》中王后的角色换成另一个和蔼亲厚的形象,将白雪公主设计成勇敢冒险的形象,让王后与公主来一场神秘世界历险记。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可以让学生在了解人物形象的同时,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培育其创新意识。
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童话教学是对学生语言天性的解放与发展,而教师在童话教学中扮演的就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强化童话教学的理论知识,并将童话教学渗透进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健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