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帅 王成钢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越来越依赖计算机网络。因此,如何保证计算机网络不受干扰和破坏,并继续可靠地工作,已成为网络开发人员和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共享的一个重要主题。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已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探索和创新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和策略,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正常高效运行,使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则,然后提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几种常用设计方法,期望读者有一定的收获。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方法
1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革命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信息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在不同程度上为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从广义上讲,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是指计算机在预定的时间段和规定的条件下满足用户未定义者的需求。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任务、条件和时间三个方面。从理论上分析了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网络系统连接顺畅,网络无异常情况。能够及时提供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网络容量。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是指计算机在特定环境下完成相关任务的能力。计算机的硬件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的作用程度。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分配的任务是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重要体现。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对计算机的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规定时间逐渐缩短的前提下,计算机网络能够按时完成相应的分配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计算网络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计算机分配的任务的限制。指派的任务是计算机用户依靠计算机网络实现目标,任务指派是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度量标准,如果计算机网络不能用户在规定的时间内预设指定的任务,无论计算机网络要完成的数量是多少。其他任务,都是对计算机网络目标的可靠性的指定任务。随着用户对计算机网络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有必要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
2 影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因素
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是指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内,计算机互联网工作内容的稳定完成。也就是说,在计算机工作期间不受不利因素的干扰,时间、环境以及完成社会任务的能力是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通过对计算机Internet实际运行能力的分析,可以参数的形式计算出Internet的运行情况,作为计算机网络规划的重要参考,可以用来分析计算机网络问题的可靠性。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障碍,需要加以预防和控制。如果失败了,就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它甚至会影响社会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因此,在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分析影响网络可靠性的因素。
2.1 硬件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对网络的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计算机的正确使用,人们的操作水平越高,硬件设备的维护越好,计算机互联网的可靠性越高。计算机网络互连设备包括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等。这些网络硬件设备是人们通过网络传输数据的设备基础。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备传输信息,以实现网络连接。在传输和接收信息的过程中,网络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网络设备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而一般的网络设备问题不容易检测,直到事情发生才会发现问题来处理。因此,有必要对网络硬件的传输链路进行清晰的把握,优先识别并加以处理。
2.2 网络建设造成的影响
在计算机网络建设中,非规范的网络建设已成为网络问题的主要问题。为了减少网络问题,有必要按照标准的布线方式进行安排。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无限的方式进行网络建设。目前,二线制网络建设已被许多重要的计算机网络建设所采用.二线制网络建设的优点是一旦网络连接失败,网络管理就可以被切换,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都是可靠的。
3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方法
3.1 对计算机网络容错和冗余性进行合理的设计
在容错设计中,计算机网络应采用一种特殊的网络形式,即冗余并行形式,将两个计算机网络的中心与相应的服务器连接起来,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理此链接,则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众所周知,相应的计算机设备成本较高,维护成本较高。如果发生故障,不仅会丢失用户的一些重要数据,而且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这种形式下,即使有一个错误,它可以及时补救,以尽量减少损失。在实际使用中,所有与计算机相关的设备相互连接。当其中一个设备出现问题时,其他计算机可以正常运行,这也保证了用户的方便。
3.2 使用多層网络结构体系
除了以上的合理设计外,还有一种减少计算机网络故障发生的方法就是构建多层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总体而言,通过三层功能实现了各个阶段的业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计算机的负载,减少了故障的发生。有了这种形式,它可以更容易和快速运行。结构上可分为接入层、分布层和核心层三部分。
(1)接入层。这部分被允许访问计算机网络的起始点。当它们连接时,计算机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控制。使用访问层的最大优点之一是成本相对较低。采用访问层的形式可以降低成本。
(2)分布层。这是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的过度层,也是一个分界层。它可让用户对接入层和核心层有一个非常好的区分。
(3)核心层。这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核心部分,也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层帮助用户快速传播各种信息,保证通信的准确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处理一些不必要的数据包;一旦发现这类数据包,就会立即清除,以免占用过多内存,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4 结语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正确合理的措施来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是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更科学高效的运行,为人们的健康。而计算机网络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严凡,任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策略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12-12.
[2]张晓杰,姜同敏,王晓峰.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5):990-994.
[3]曹吉龙.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优化[J],电子世界,2012(5).
[4]韩立杰.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5).
[5]漆宇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分析[J],硅谷,2014(9).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