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期油藏调配技术研究

2018-10-21 10:59刘延飞王全红杨旸陈俊革
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含水流线调配

刘延飞 王全红 杨旸 陈俊革

摘 要:采油三厂文卫马古四个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剩余油高度分散,井况损坏严重,以及低油价下投资压缩、成本控制、油水井措施大幅下降,通过常规措施挖潜剩余油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高含水期油藏调配技术研究与应用显得更为重要。通过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注水配套技术,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高含水期;油藏调配技术

1 概述

采油三厂油区位于东濮凹陷北端,横跨中央隆起带和西部斜坡带两大构造单元,断裂构造极其发育。管辖着文明寨、卫城、马寨和古云集四个油田46个开发单元,包括中渗极复杂、中渗复杂、常压低渗及裂缝砂岩四类油藏。目前全厂共探明石油地质储量9698×104t,动用含油面积51.6km2,石油地质储量9324×104t,标定采收率34.01%,含水90.93%。

随着油田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后期,井况损坏严重,造成通过老井平面、层间调整的难度加大。而且低油价下投资压缩、成本控制、油水井措施大幅下降。在这种背景下,高含水期油藏调配技术研究与应用显得更为重要。为了提高水驱效果,实现油田稳产,开展了高含水期调配注水的实践与研究,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油藏调配技术。

2 高含水期油藏調配机理研究

2.1 不稳定注水驱油机理及参数选取

2.1.1 不稳定注水驱油机理

不稳定注水是改变原有油水的相对平衡压力、改变原有的渗流场,使剩余油在二次调整中被有效的利用。

平面上:对于多注多采的井组,在水井与油井连线的主流线上水淹严重,油井之间形成弱流线滞留区。当实施不稳定注水,主流线方向加强注水,弱流线方向不变或停注,则滞留区内剩余油都将向弱流线方向处移动;相反待弱流线方向加强注水时便将部分剩余油驱到油井处采出。不稳定注水可在平面上通过流场的变化扩大波及面积。

纵向上:在层状非均质油层实施不稳定注水,通过周期性地提高和降低注水量,在油层中形成不稳定的压力场,从而改变原有流场。由于不同渗滤特性的介质中压力传递速度不同,在毛管力和弹性力的作用下,形成了高低渗透层之间流体交换,从而有效地采出低渗透层中的原油,改善开发效果。

2.1.2 不稳定注水参数选取

影响不稳定注水的因素主要有渗透率级差、启动压差、波动幅度及周期,其中前两者为不可变因素,后两者为可变因素。其中压力的波动幅度越大,越能增加油层中压力的不稳定性。渗透率越低,注水周期越长,地层弹性越差,周期时间越短,随着注水井到采油井距离的增加其注水周期增加。

在参数选取时,总体原则不稳定升压和降压周期内的总注水量与常规注水相同时间内的总水量保持一致。增压周期压力:根据分层启动压力测试结果确定,要求压力大于或等于启动新层或新的吸水厚度的压力。增压期注水量:根据要求的注水压力现场落实日注水量。增压周期:按照增压期内总注水量略小于井组油水井正常见效周期总注水量来确定。降压期注水量:一般为10-20m3,一方面能连续注水,另一方面方便准确计量。降压周期:通过平衡总的注水量来计算。

2.2 注采耦合驱油机理

注采耦合是通过分别改变油水井的工作参数,改变注采压差、改变驱替压力和渗流场,从而增加水驱波及体积的水驱动用。

对于极复杂油藏封闭小断块的单采单注井组,在注水阶段实施水井注水、油井关井,此时无泄压通道,压力向低渗透层扩散,实现升压过程;在采油阶段实施水井停注、油井采油,由于不同渗透性层段的压力下降速度不同,在压差作用下,剩余油由低渗透层驱至高渗透层,从而实现既能驱替非主流区剩余油,又能够解决控含水与保持能量难以有效统一的问题。对于封闭小断块的多井大井组,在稳定注采的情况下,液流主要沿主流线流动;实施注采耦合的情况下,在只注不采阶段,液流向非主流线及边角驱替,在只采不注阶段,液流发生转向,指向主流线和油井方向,从而达到液流转向驱边角,提高水驱波及的目的。

3 高含水期油藏调配挖潜模式

在高含水油藏调配机理研究以及剩余油精细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不同流线区剩余油成因及分布特点、分类调水技术适应状况,充分结合目前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形成了高含水期油藏流场调整挖潜模式。

4 取得的技术、经济效益

实施调水864井次,见效97个井组,109口油井见效,日增油87.8吨,累计增油1.23×104t。新增产值3104.52万元,测试调配及处理水费用460.8万元,新增利润2643.72万元,投入产出比1:14.8。井组稳升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明显的提高了调水针对性及注水有效率,取得较好的控水稳油效果。

5 认识与建议

①开展流场研究和调整,实现油藏均衡驱替,是特高含水油藏精细挖潜的有效手段;②不稳定调水技术集成应用,提高了调水针对性及注水效率,可实现高含水期油藏深化水驱和效益开发,是一种低投入的提高采收率技术;③流线、流场随着注采关系不断变化,需要不断跟踪、调整、优化。

参考文献:

[1]姜必武.不稳定注水提高非均质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4):45-46.

[2]姜汉桥.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刘延飞(1990- ),男,2011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工作于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地质研究所,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工作。

猜你喜欢
高含水流线调配
PDCA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儿科非整支用药调配干预中的应用
中药处方的调配差错原因以及防范分析
HD高含水油田水平井适应性评价研究
高含水油田聚合物驱注入工艺全要素评价分析
几何映射
浅谈大型商业的流线设计
浅谈现代图书馆设计方法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精细描述及综合挖潜对策
大型客运站旅客流线设计及优化方法研究
张馨予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