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鹤 安星锋
摘要:林下经济指的是以当地林地资源为依托,促使林下种植业、采集业、养殖业等发展的一种模式,具有见效快、操作简单、投入少的特点,在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经济循环、建设新农村以及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现如今,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为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确保良好的经济效益,发展林下经济己然成为必经之路。
关键词:林下经济模式;产业发展;对策
一、林下经济的概念和特点
林下经济是利用林地资源,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使林地即是生态保护带,又是综合经济带,变林业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林地的长、中、短期效益有机结合,极大地增加林地附加值。林下经济系统是按照生态工程学的原理,完善整个林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系统的转化率,以促进林、种、畜、牧的协调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式的经济模式,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以林业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和自然条件,提升经济效益,保障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它主要具备三个特点:一是立体性,经济发展一般是综合利用土地,上层是植物枝叶,中层是开发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地面则是养殖鸡、鸭一类的家畜;二是复杂性,林下经济是把林、农、牧等物种放在一起养殖,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三是管理的范围广,林下经济涉及林、农、畜等多个领域,技术需要各不相同,所以单位管理服务的水平必须有一定水准。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单纯养殖农业、林业相比,更具有综合优势,它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了生态环境的循环利用和多样化发展。
二、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2.1林下种植
林下种植是广西地区最普遍的一种林下经济模式,主要是种植棉花一类的经济作物、牧草、药材和食用菌类等。以牧草的种植为例,它一般适合生长在密度较高的林地,因为牧草的生长不易受林木生长的影响,不用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管理,待牧草成熟后可以直接收割,进而喂养牲畜,实用价值很可观。
2.2林下养殖
林下养殖是南方的一种特别典型的林下经济模式,全面综合地利用了林业资源,具有立体性和生态性的特点。目前,广西等南方地区,主要是养殖鸡、鸭等家禽类,或是牛、猪等家畜类。对于家禽而言,一方面,它粪便能成为林木的配料,为林木提供氧气和营养;另一方面,在宽广的林地里,家禽可以更方便地觅食,又可以防止疫病的发生,有利于家畜、林业共同生存和发展。
2.3林下产品加工
林下产品加工是南方地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主要是针对食品和工艺品的加工改造。它加工生产的绿色食品,纯天然、无污染,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同时为农村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了经济来源。
2.4森林旅游模式
近几年,我国的旅游行业飞速发展,很多省份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吸引了很多游客观览,再结合农家乐,招来更多游客,从而提高经济收入,为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提供保障。
三、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发展规模小、不集中
目前,我国现有的林下经济区域都是以各个区域独自发展为主要形式,没有形成系统的发展格局。各地区间独立发展林下经济,因为没有专门的组织进行规划,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操作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也逐渐暴露出产量低、资源利用没有得到最大开发的缺点。
另外,发展模式仍为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没有体现当代科技生产力,仅为“庭院经济”,没有真正拓展到以市场为导向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水平。
3.2生产技术落后
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虽然林下经济是一种高效的循环经济模式,但是如果缺少技术支持,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机构或组织对林下经济发展进行指导,各区域都是独自发展,而农民的技术水平达不到先进化的标准,也不能使用高科技手段去解决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多数农民还不能做到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
3.3國家配套措施不完善
我国的林下经济发展多存在于偏远地区,因此国家对其给予的扶持力度较小,效益不显著。在2007年,国家虽然已经颁布了有关规定,对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户给予贷款少利息的政策,但是多数农户的生产水平不高.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绝大多数农户都是采用自产自销的模式.不利于林下经济的更好发展。
四、林业经济模式与产业发展措施
4.1做好林业经济发展定位工作。就是在林业实际发展中,相关管理部门合理开展定位工作,保证可以提升林业经济发展效率。一方面,要做好经济研究工作,制定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一旦发现其中存在各类经济风险问题,就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另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做好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优化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林业经济的长远进步。
4.2林业需要制定完善的战略方案,保证可以提升其发展效率,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发展问题。一方面,林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战略方案,保证可以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效率,减少其中存在的割裂问题,发挥产业优势,打破传统技术模式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林业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利用各类高科技手段,逐渐创建完善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自身的经济品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增强其发展效果。
4.3制定完善的科研制度。林业经济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科研制度,创新科研工作方式,转变当前的经济模式与产业形式,保证可以提升其发展效率。同时,林业相关管理部门需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需求,实现集约化产业模式,建设完善的产业链,保证可以提升其发展效率,增强林业的产业发展效果。
4.4制定完善的政策制度。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工作力度,保证可以减少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扩大林业生产规模,逐渐优化各类发展体系,增强林业经济发展效果,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对林业的扶持,推行较多的优惠政策,减少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其发展效率。
五、结语
在我国林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大资金管理工作力度,减少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同时,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增强其发展效果。
参考文献:
[1]另青艳,何亮,周志翔,等.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13(1):38-43.
[2]杨参.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绿色科技,2015(10):145-147.
[3]王刚.辽东山区林下经济模式及其发展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6(z1):57-58.
(作者单位:陕西省凤翔县林业局 凤翔县国有涧渠林场1
凤翔县国有汤房庙林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