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倩钰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相应的在建筑工程中产生的未知质量问题也会增加,因此,建筑行业若想得以继续发展,让建筑工程可以满足人们的高要求就需要在面临问题时不断的实践,继而制定出最适宜的对策来应对。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混凝土; 施工; 质量控制
一、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施工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稳定性、使用寿命和用户使用时的生命、财产安全,继而也就决定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建筑工程而言,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 第一,可以保证混凝土施工前的质量,如此便可避免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缘故导致的质量事故; 第二,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不论是在施工前还是施工过程中均能有效的清除质量隐患,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中的最终施工质量可以达到行业、使用者的要求。
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
(一)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泥品质直接对砼稳定性与砼强度产生重要影响。水泥种类很多,施工前,要根据设计要求、施工现场的情况和施工要求,选择适宜强度等级和品种的水泥,明确所使用水泥的使用方法和水泥性能。水泥进入施工现场时,要进行入场检查,主要查看水泥生产许可证、生产厂家品质试验报告、是否结块、质量合格证、生产日期,同时工地实验室要进行现场取样,复验水泥产品质量,必要时进行化学分析水泥的相关参数。砂石作为砼的骨料,也是砼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必须对骨料的杂质含量、物理力学指标、砂石骨料储量进行分析,统筹规划开采、加工与储存等环节的工作安排。沙石骨料要进行进场抽样检验,砂石要具有良好的级配,还要保持骨料具有一定的含水率;若砂子中淤泥、粘土含量大于3%,碎石、卵石中大于2%,要先对淤泥、粘土进行清理,方可投入使用。在商品砼生产厂和现场,要对需水量比和粉煤灰细度进行检查,外加剂要经检验试验合格并具有出厂合格证,以保证砼的产品质量。
(二) 采用科学合理的砼配合比
依据砼的耐久性和与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且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科学合理的砼配合比。在不同的砼配合比下,对砼抗压强度、耐久性能、拌合物的性能、抗裂性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从这些不同的配合比中選择一个最能保证砼性能优异的配合比。掺入外加剂后,对砼进行搅拌,在同一批次的砼里以相同频率进行样品抽取,在实验室进行泌水率、坍落度等性能指标的检验,不满足性能标准要求的砼不可进入施工现场。在保证砼具有一定的和易性的前提下,要依据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选择合理水泥配合比,合理确定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外加剂、水与掺和料等比例。对砼进行搅拌前,要对速凝剂、防冻剂、早强剂、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加气剂等砼外加剂的生产许可证、生产日期、产品质量证书进行检查,并检查凝结时间、减水率与泌水率等性能指标的检测报告,若外加剂的质量不合格,杜绝投入施工使用。因施工环境温度和原材料变化,都会对砼施工质量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要注意在施工环境温度和砼原材料产生变化时,及时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三) 砼拌制的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搅拌程序进行搅拌,首先投入水泥、细骨料、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在搅拌机内进行充分搅拌,待这些混合料搅拌均匀后,在加入所需要的水量,砂浆充分搅拌后,在加入粗骨料,继续搅拌直到搅拌均匀为止,总搅拌时间要小于3分钟且大于2分钟,每个阶段搅拌时间要大于30秒。对砼进行拌制时,要严格根据试验室签发的砼配合比进行称量配料,严禁擅自改变砼配合比。该过程中要对如下项目进行检查控制:各种原材料计量的准确性、拌合物的均匀性、和拌和时间,要进行经常性的拌合物均匀性的检查,每班最少进行2次拌和时间的抽查,以保证砼的拌合时间满足要求,确保砼得到充分拌和。
(四)砼泵送与运输的质量控制
采用带有自卸功能的汽车或搅拌运输车进行砼的运输;若想把原材料输送到现场再开展搅拌,还要使用小型机动翻斗车或双轮手推车等;使用塔式起重机或砼泵进行垂直运输砼;当地面运输砼的数量较少时,可采用手推车运输方法。但砼强度等级大于C30时,从设备中卸出砼到完成其浇筑,这段时间要在1h内;当砼强度等级不大于C30,施工温度小于25℃时,这段时间要控制在2h内,当施工环境温度大于2℃,这段时间要控制在1.5h内。通常在运输砼前,管理人员要对运输线路和运输时间做出规划,若运输距离太长导致运输时间太长,砼的性能指数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严重影响砼的质量,甚至导致运输到现在的砼,不能卸载的事故。
三、建筑工程中施工过程中砼的质量控制
(一) 砼入模的质量控制
采用分层连续推进的方法进行砼的浇筑,间隙时间要小于15h。不可许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可直冲钢筋骨架,砼下料高度要小于1m。采用两侧腹板同时对称灌注方式,确保项链二层间筑间隔小于初凝时间。浇筑时自由倾落高度要小于2m,当大于2m时,使用漏斗、串筒、滑槽等器具辅助输送砼,确保砼不产生分层离析质量问题,当设计没有特殊要求时,砼的入模温度保持在5℃~30℃。
(二)砼浇筑的质量控制
进行砼浇筑时,因泵送砼的水灰比较大,砼表面经常会产生泌水现象,为保证砼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一定要对表面泌水进行清除后,才能进行砼浇筑。在砼浇筑前,监理人员必须要进行验仓,获得准浇筑证书后,才可进行进仓作业。对砼进行振捣时,要从下层开始,逐步上移,保证分层砼间的振捣质量,使砼具有一定的密实度,在砼振捣过程中,要防止产生漏振、早振、超振、欠振。
(三)砼后浇带的质量控制
进行砼后浇带施工时,首先要保证砼后浇带两侧的施工质量,防止产生泥浆或砼疏松的情况,采用钢筋支架分隔砼后浇带的两侧,由设计人员确定断面结构形式,可设成阶梯缝、平直缝、凹或凸形缝,如用户对地下室有防水的功能要求,那么该处后浇带不能设成直槎。当两侧砼浇筑完成 2 个月后,进行后浇带施工,事业早强或补偿收缩砼,同时掺入微膨胀剂,以对砼的收缩性能进行补偿,其强度要高于两侧砼强度一个等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设置后浇带的主要目的是避免现浇钢筋砼结构产生温度裂缝和收缩不均匀裂缝,在板、墙、梁等部位,预留临时施工缝,暂时把建筑结构分成若干个部分,这些结构产生内部收缩后,在对施工缝进行浇筑,从而把这些部分连成一个整体结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建筑工程行业目前的技术水平已经有所提升,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 需要建筑行业不断提高每个环节的专业性,全面提高建筑质量,从而满足人们高水平的居住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荣康.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山西建筑,2014(19):228-229.
(作者单位:江苏省节能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