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盛秋
一个多世纪的岁月流转间,这位从无锡乡下走来的翩翩少年已然成为须发皆白的矍铄老者。贫苦的出身,传奇的求学经历,辗转的职位变迁,丰硕的研究成果……老人的一生漫长、精彩而酒香四溢。
是的,酒香四溢。从年少时总是跑到邻家的酿酒作坊好奇地探究,到青春岁月在著名的柏林大学发酵学院潜心学习;从28岁归国投身教育事业,到如今整整110岁高龄仍每天俯首书桌勤耕不辍。漫长时光中秦含章始终与他所钟爱的食品、酒业紧紧相连,110年的光阴缓缓流过,秦含章本人也无疑成为我国酿酒业独一无二的“世纪陈酿”。
采访那天,老人身着着干净而朴素的灰白色中山装,雪白的头发倔强地竖立着,显得很矍铄。他一面用浓重的无锡口音高声招呼夫人“有客人到”,一面与笔者握手。老人的大手温暖而有力。客厅门上所挂秦含章手书的一首长寿歌,或许道出了他们保持长寿和年轻心态的真正秘诀:“有钱难买命长寿,无私易解胸风波,亲友往来人情重,养生保健不蹉跎。”
1908年2月19日,秦含章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张舍镇,在家中排行老三。3岁那年,因家境贫寒他被送到亲戚家领养,直到6年后才被接回。他放过牛、喂过蚕、养过猪、种过菜,小时候吃过多少苦记不清了,惟一令他难忘的,是每当放牛路过学堂,里面传出的朗朗书声都让他如醉如痴,向往不已,经常趴在学堂的窗户外面流连忘返。
16岁那年,张舍国民小学举办免费暑期学习班,他终于第一次有机会进学堂读书了。他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拼命汲取知识养分。后来又借钱考入杨墅园匡村学校高小三年级,一年毕业,全校成绩第一名,获得7枚奖章,顺利进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公费学习。1927年他考入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系,研究范围包括米、面之类,后来又转修园林。
在大学时期,秦含章的才华很快便显露出来,他所做的文章对农村经济有着独到的见解,先后被《新生命》《自然界》等不同报纸、刊物刊登并转载,他的如何让农村致富的一些文章更是得到《新生命》主编陶希圣的赏识。1930年,还未毕业的秦含章便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中国农业经济问题》,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也使得他在整个上海及大学里小有名气。
当时,一批上海大学生有机会出国深造,但需要通过层层严格的筛选,年轻的秦含章被学校推荐参加此次选拔。当主考官用法语要求他讲讲法国大革命时,秦含章以纯正的口语对答如流,并讲出了很多更广、更深的知识与观点,让在座的考官都信服不已。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被比利时主考代表看中,并将其录取,但昂贵的路费却让秦含章彻夜难眠。
值得庆幸的是,秦含章的中学校长、民营企业家匡仲谋先生看到他的优异成绩,便主动提出帮他解决困难,无偿为他提供了这笔资助。
1931年8月1日,秦含章只身一人从上海坐上驶往法国马赛的渡轮,开始了自己的海外留学生涯。那时的中国留学生并没有自我选择专业的权利,农学院出来的学生到国外必须读对口专业,秦含章因此进入了比利时国立圣布律农学院。由于比利时的农业系比较简单,远差于国内水平,因此,他便选择主修农产品加工,学习农产品成为商品的一整套理论方式。
秦含章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学习农产品加工,回国后便可教给农民最直接的致富方法。1935年,秦含章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由比利时国王颁发的高级工程师级别的毕业证书,同年进入布鲁塞尔大学植物学院博士班。但此时的秦含章却发现,博士班的课本都是德文,同时博士班的課程远远不能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脾气倔强的秦含章决定自己选择了求学之路——到德国!去啤酒生产最先进的国家学习语言和技术。
1935年底,秦含章再次挑战困难,入读德国最著名的啤酒酿造专业学府——柏林大学发酵学院。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他还要在学校进修德文,那时的学校制度非常严格,一门不及格就要留级,在语言存在障碍,又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下,他再次顺利地通过了德语中级班的口语考试,并最终取得该校的又一个博士证书。
扎实的理论深造,与深入实际的实践调研相结合,令秦含章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便打下了非常人所能想见的丰厚学识积累,不仅为他后来取得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更让中国的酿造行业因此而享用、受益几十年。
多年的海外生活经历,使秦含章已通晓五国语言,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更是烂熟于心,以他的才学,在国外成就一番事业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但他却胸怀报国之志,于1936年9月毅然归国。那一年,他28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然而,多难的中国却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给他一个合适的展现专业的环境,于是他转投教育,先后执教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复旦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将所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发酵工业、农产品加工方面的知识悉心传授给学生。这一教就是十几年,教出的学生遍布食品工业界和各大轻工院系,因他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很得师生们敬重,被同业师生推崇为我国工农业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秦含章的一腔炽热报国情怀终于在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中得以充分释放。受周恩来总理钦点,他先后出任由中央政府主持成立的中央食品工业部和中央轻工业部参事,奉命调京,主管技术业务。
1956年,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主持国家十二年长期科学发展规划制定工作,秦含章又被任命为规划项目中的食品工业组组长。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对于中国食品工业特别是发酵工业而言,科技人才匮乏仍是行业整体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为此,秦含章每逢重要会议,都忘不了关于加快科技专业人才培养的倡导与呼吁。1958年前后,以他曾经任教的原国立中央大学(后更名为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江南大学等8所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系为基础,组建起了一所新的院校——无锡轻工学院。当时主持创办无锡轻院的正是时任轻工业部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的秦含章。从无锡轻院开始,秦含章根据轻工业部教育委员会的规划,先后在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陆续主持筹建了15所轻工院校,从技术理论到学术教育几乎所有具体事物都是由他一手主持。无锡轻工学院之所以说它“著名”,是因为业内人士都知道,即便把它形容为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的“黄浦军校”亦不为过。经它培养造就出来的一代又一代专业精英人才,如今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已成长为支撑整个行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1960年,秦含章再次受命肩负起创办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的艰巨重任,并出任所长。同时,他还筹建了发酵工业情报中心,创办了食品发酵工业杂志,为我国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生产技术的改造、创新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至此,他在中国食品发酵工业中的“泰斗”地位已无人能撼。
白酒权威沈怡方先生在总结行业发展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新中国白酒产业是靠试点起家的。”而白酒行业里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两大试点,一个是周恒刚先生主持的“茅台试点”,另一个就是秦含章先生主持的“汾酒试点”。
1962年,山西杏花村汾酒厂由于生产扩大,产品一度出现质量下降,向中央紧急求援。秦含章带领一个课题小组亲赴杏花村现场蹲点,从原料、制曲、工艺流程到检测方法,对汾酒的生产各环节进行了全方位研究论证和改进创新,一举解决了成品酒中发生白色和黑色沉淀物的“老大难”问题,产量实现成倍增长。试点期间,秦含章率队在窑洞里一住就是两年,通过对比剖析各种名白酒的不同芳香物质成分,最终找出了清香型白酒是以乙酸乙酯为主要呈香物质的个性特征,并围绕这些物质含量对白酒香型和风格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科学阐释。后来,该项研究报告达80万字的科研成果,帮助汾酒厂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一举夺得“国家科技贡献奖”。他本人也因对白酒科学分析方法及其理论的成功探索与总结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离开杏花村以前,秦含章请厂长派人按他所写条子采购化学药品,由他在实验室里用蒸馏水配出五瓶液体,再请厂长从窖里拿出五瓶好汾酒,将这十个外观一样但各自作了记号的瓶子打乱顺序,排成一排,请厂里的老检验工品尝。结果老师傅们从第一瓶尝到第十瓶,居然都说是“好汾酒”!厂长书记目瞪口呆,对秦含章佩服得五体投地。
秦含章的才华不仅在科研管理和教育领域、而且在生产实践当中也充分得到了施展。1952年担任轻工业部参事期间,为开辟内蒙甜菜制糖业生产基地,他被派往包头糖厂担任筹备处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设计出环保型的先进工艺流程,并赴东德、波兰、原捷克斯洛伐克选购机器组成成套设备,由此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糖厂在他手中拔地而起;之后他又参加筹建了华北制药厂,不仅负责技术规划和培训,而且将发酵工业、制糖工业、工业微生物学的相关理念成功应用于建厂工作之中,为我国早期抗生素工业的创立奠定了重要基础;他还参与了从波兰引进甜菜种籽在内蒙的试种,出糖率从13%提高到17%;参与接管和整顿了上海、天津、青岛熙中烟草公司,由他撰写的烟草等级标准的研究报告后来被用于烟草行业管理干部进行培训的教材;1955年,秦含章还应邀两度前往青岛啤酒厂研究解决啤酒装瓶后的混浊问题,并研究试制成功了“配制啤酒”。
1979年,年逾古稀的老先生又挑起了在北京重建“轻工业部食品发酵科学研究所”的重任,东奔西跑的做筹建工作。1985年,他又与别人共同发起组织“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国家科委聘他为副主任。他很自豪地说:“我们收藏了全世界著名的菌种,都在严格的条件下存活,需要时就可以拿出来接种。”
在中国现代食品发展史上,秦含章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泰斗级人物。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不但热爱,而且自豪:我这个专业是最普遍需要的,千秋万代、世界各国,老百姓都离不开吃。
秦含章的书房只有七八平方米,一张旧式的大号书桌占据了大量空间,不但桌上堆放着数不清的文稿书籍,书桌周围的地面上也同样摆满成捆的资料和文稿,靠墙壁的老式书架上更是被各种书籍文献塞得满满当当。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有谁能想到经历了一个世纪风雨的老先生就是在这样狭小而又浩瀚的书房里,写出他的一部又一部鸿篇巨制。
老人的右眼早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因黄斑出血未得到及时治疗而造成失明,左眼视力也严重萎缩。他写作时,左手要拿着两个10倍的放大镜叠加在一起、右手执笔。由于过度吃力,他不得不写一会儿就要停下来歇一歇。这位百岁老人正是以这种艰难而独特的写作姿势,年复一年不知疲倦地坚持着写出了数以千万字的丰厚作品。
他一生撰写的科研报告、著作论文共计40余部6000余万字。早期(解放前)的《农具学》《面包工业》《酿造酱油之理论与技术》,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性意义。1957年他编写的《酒精工厂的生产技术》一书分为上、下册,围绕着酒精的用途、生产原料、酒精制造的各种方法、初馏及精馏的相关设备及其技术要领、以及国内外最新出现的发展趋势等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是一部发酵工业高度专业化和极富实用价值的必备读物,成为当时各大院校的教科书和生产科研人员的技术指南。
“实用、深入、系统、全面、独到”是他著书立说的一贯追求。
1990年离休之后,老人依然笔耕不輟,80多岁高龄时完成了近80万字的《新编酒经》,被业界誉为“中国酒文化第一书”。
秦含章的古典文学功底是出了名的,每每遇上好酒,秦含章总会赋诗题词——三江峡谷好风光,万户英雄皆宜昌;地面小康欢饮日,天边大醉稻花香。这是秦含章为湖北一家民营企业所酿造的大众美酒“稻花香酒”所题写的诗作,多么的贴切而朴实。老先生对于酿酒业后起之秀蓬勃成长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1998年,他出版了30万字的《酒文化小品集》,汇集了秦含章400余首酒诗。2000年秦含章的又一巨作——350万字的《国产白酒的工艺技术和实验方法》问世。秦含章说:“退休后我觉得自己的思想、兴趣、爱好还没有完全表达出来,所以我要继续把我所知道的都写出来,作为我唯一的财产留给全国人民。”
老先生虽已年逾百岁,但追求事业的步伐从未停歇过。这些年,只要是行业里的活动,只要有助于行业的发展,他从来都是不知疲倦的支持和参与者。古人讲“人到七十古来稀,年过八十不出门”,而秦含章却以百岁之身在夫人索颖教授的陪同下经常奔波于全国各地的行业活动中,甚至不远数千公里出访国外、参加各种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与交流,为推广中国酒文化、促进中国酒业与国际间的互动做出了卓越贡献。
秦含章还写得一手好书法,笔锋苍劲、功力扎实。这些年,用诗词书法抒发情怀、宣传行业、鞭策企业、展示酒文化,已成为他最钟爱的一种交流形式。而众多企业和行业人士,亦无不以有幸求获一幅秦含章珍贵的墨宝而荣耀。继《酒文化小品集》之后,2006年他的个人诗集《食文化小品集》《试咏白酒的香型与味型》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付梓出版。
在精神上,秦含章的最大支撑和慰籍来自他的夫人索颖教授。索教授的温婉聪睿与秦含章的慷慨激昂刚好互为弥补,相得益彰。
索颖教授早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后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专攻营养学。1950年回国后长期从事临床营养工作,先后创办了北大结核病院、平安医院和宣武医院的营养科,是我国营养保健界的权威人士。自1980年开始进行健康食品的研究,曾获国家一等奖2个,国家科研奖、六五科研公关先进个人奖,她所著《日常饮食》一书销售量达47万册。1988年,她提出的“黄酒是液体蛋糕”的理论曾备受关注。索教授的一系列研究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前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曾亲笔为索颖题字:“开发特殊营养饮料,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秦含章对酿酒事业的痴迷和执着无疑深深影响地影响了索颖,使她在不知不觉中对酒也有了深厚感情,并且开始关注和研究酒的营养与健康问题。
她开始研究各种酒的营养,编写了很多与酒有关的学术论文与著作在各种酿酒刊物上发表,并积极参与一些重要理论著作的创作与编纂。守着秦含章这样一位酒业大师,夫人索颖的品酒水平自然也在不断提高。而且很多时候,她的关于健康方面文章的写作,都是从老伴儿的研究当中获得创意和灵感。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索颖的营养学研究对秦含章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看到老先生已经跳出单纯的酿造领域,开始更多關注酒的健康和整个饮食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