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者,依也

2018-10-21 17:37
中华儿女 2018年20期
关键词:纺车安安补丁

衣食住行,“衣”排在首位,意味深长。正像温饱二字“温”是排在前面的。

刚参加工作不久,姑姑给我买了一件呢子大衣,这件礼物价值不菲,相当于当时我两个半月的工资。父亲跟我说姑姑是为了让我在社会上体面一些。

三十多年过去了,衣服淘汰了一批又一批,但这件大衣始终没被舍弃,尽管也许几年也穿不上一回。只是因为这一袭深灰色饱含着长辈的寄望。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衣能蔽体便是最高愿望,花色样式哪敢企及。我们曾经经历了偏好列宁装、布拉吉的服装潮流,继而又经历了军便装时兴的单一时代。由于纺织品短缺,从1954年9月起,布匹及相关产品开始计划供应,城市人口必须凭布票才能购买棉布和相关制品。

说到服装样式和色调,不由想起了1972年意大利著名纪录片摄影师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那部纪录片《中国》。画面有这样的呈现:当时的上海南京路上,往来人群的衣着,或蓝或灰,或绿或黑,毫无色彩可言。一位老汉骑着自行车,上衣缀满无数补丁。

曾几何时,精明好面子的南方人发明了假衣领,外套领子部位露出的衬衫,实际上没有袖子和前后身儿。这项发明立刻风靡大江南北。其时,8亿人口的中国并没有很好解决穿衣问题。光是布票就紧紧地控制着每个人的用量。

上将韩先楚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时候去乡下调研。大白天的,一位农村妇女因为没有衣服穿,而裹着破旧的被子蜷缩在炕上。陪同的地方官员说,这是我们这里的习惯。韩司令愤怒地责问道:你的媳妇也没裤子穿吗?

齐心同志在一篇回忆丈夫习仲勋同志的文章中说:那时候咱家的孩子们到哪儿都是最朴素的。在天安门观礼时,人们看到一群穿着补丁摞补丁衣服的孩子,不禁发问:这些孩子是谁的?有熟悉的就说,穿得这么破还能有谁的?习的呗。从小家里就是桥桥穿过的衣服安安穿,安安穿过了近平穿。有一次近平还因为不肯穿安安的花衣服哭了。后来还是你想的救急办法,用黑墨水把鞋子和衣服染黑了再让他们穿。

改革开放,一变旧观。而今丰衣足食早已不在话下,我居住的小区常年设有两个很大的玻璃钢箱子,专门收集被淘汰的衣服。隔不多久,两个箱子就被塞得满满的。

史载,黄帝时期的胡曹和伯余发明了衣裳。《释名·释衣服》称:“衣,依也,人所以避寒暑也。”美国服装史论专家玛里琳·霍恩也认为:“最早的衣物也许是从抵御严寒的需要中发展而来的。”

中国古代,上等人穿着以丝织品为主,一般百姓的穿着则以麻织品为多。南北朝时期棉花从原产地印度逐渐传入中国。早期,棉花在中国曾被作为观赏植物,直到宋元时期才开始经济种植。明朝开始,棉花坐上了“棉麻丝毛”四大传统纺织原料的第一把交椅。

衣装的御寒功能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衣不御寒是可以取人性命的。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军队入侵苏联,一路长驱直入,高奏凯歌。不曾想随着严冬的到來,德军的后勤保障没有跟上,只有八分之一的德军配发了棉衣,致使30万士兵竟然冻死于冰天雪地。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的志愿军也有一部分战士牺牲于严寒。

延安时期,为摆脱困境,毛泽东同志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令,于是从上到下,八路军官兵几乎个个都成了纺织能手。吴伯箫在《记一辆纺车》中这样写到:在延安纺车是作为战斗的武器使用的……大家用纺的毛线织毛衣,织呢子。用纺的棉纱织布。同志们穿的衣服鞋袜有的就是自己纺线或者跟同志换工劳动做成的……纺线劳动量并不太小,久了会胳膊疼腰酸。在纺线的时候眼看着匀净的毛线或者棉纱从拇指和食指中间的毛卷里或者棉条里抽出来,又细又长,连绵不断,简直有一种艺术创作的快感……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为了交流经验,纺线也展开竞赛。三五十辆或百几十辆纺车搬在一起,在同一个时间里比纺线的数量和质量,成绩好的有奖励。比如奖一辆纺车,奖手巾、肥皂、笔记本之类……

1949年中国的产布量是18.9亿米,而现在的年产量早已突破700亿米。改革开放的第五个年头,政府取消了布票。而今,中国早已成为纺织品消费第一大国和纺织品出口第一大国。

穿暖问题早已解决,穿好问题也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

穿衣吃饭,民生大计。

猜你喜欢
纺车安安补丁
补丁
纺车,承载印度历史与浪漫
纺车声声
老纺车
诚实守信的陈尧咨
快乐的藤架
人生的补丁
滴答
归来的信任
高效为上补丁下载安装不走寻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