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鹏
(华东政法大学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和智力保障。推进农村文化优先发展、推进城乡文化融合发展、实现农村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农村图书馆作为乡村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主阵地,在乡村振兴中有着特定的功能。
不断加速的城镇化进程改变了中国城乡人口和文化格局,乡土中国逐渐走向城市中国。城镇化表象是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村民进入城市获取更好更高水平物质生活的同时,乡村成为城市附属的空间,城市文化也发起了对乡村文化的进攻,乡村呈现衰退甚至消亡的迹象,城乡文化差距的鸿沟越来越大。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相继出台一系列文件,旨在推进城乡文化统筹发展,推动城乡间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等惠民方案;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更是给乡村振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农村的衰败不仅是人口的流失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更多的是乡村文化的自我迷失和自我消亡,乡村的振兴需要乡村文化的振兴。农村图书馆是乡村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场所,向农村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农村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其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阵地。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图书馆建设在内的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农村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政府、社会组织、个人在农村地区举办的,为农村人口的学习、工作和娱乐等提供文化服务的各类图书馆、图书站、图书室的总称。具体的农村图书馆范围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依据我国城市设立的标准,将所有城市地区图书馆之外的图书馆归为农村图书馆范畴。具体包括区县图书馆、乡镇和街道图书馆(站、室)、行政村和街道社区的图书室、县乡村中小学图书馆(室)、农家书屋等。
建国以来我国的图书馆发展逐步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大体经历以下三个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到1966年文革前夕的建设高潮。1949年以前,我国农村图书馆数量少、规模小。新中国成立后,掀起了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高潮。政务院文化部1950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和1951年工作计划要点提出:“有条件的村、镇设立图书室,发展农村图书网。”《1956年至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提出,从1956年开始,按照各地情况,分别在7年或12年内普及包括图书室在内的农村文化网。据不完全统计,至1958年6月,全国约有农村图书室288326个。
第二阶段:文革期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初步恢复阶段。文革期间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农村文化建设事业遭遇了重大挫折,农村图书馆基本关闭,馆藏图书流失严重。文革结束后,农村图书馆的恢复工作开始进行。1980年1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几点意见》,为农村图书馆等文化事业的恢复和发展指明了方向。1981年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强调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六五计划纲要(1981-1985)》要求“基本上做到县县有图书馆,乡乡有文化站”。
第三阶段:80年代至今农村图书馆得到大力发展阶段。第一,启动实施全国“知识工程”。1997年初,全国“知识工程”实施方案发布,方案对于农村图书馆建设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标准,要求每年在全国发展1000个标准乡镇、街道图书馆(室);到2010年,实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每个乡镇都有图书馆(室),平均藏书在2000册以上,其中藏书达万册以上的图书馆(室)达到30%;有条件的村设立图书室。第二,启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图书馆总馆、分馆建设。2002年,《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行中心图书馆与分馆制,发挥中心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对区县、乡镇、社区、学校图书馆等实行文献统一采购、集中分编、通借通还、资源共享,增加中心图书馆的辐射能力和基层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意见》实施后,我国东部地区的总分馆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嘉兴模式”。第三,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实施的一个文化共享工程。共享工程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将文化信息资源精华,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整合;利用互联网建成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并通过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部分地(市)、县(市)以及部分乡镇、街道(社区)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传输系统,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第四,农家书屋工程。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第五,形成了以公办为主、公益组织和私人举办为辅的农村图书馆体制。
工业化和城镇化在推动城市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产业结构和人口就业结构的转型,城乡发展在物质上的差距不断缩小。但伴随乡村人口的流失和乡村文化建设的有限投入,城乡文化差异不断拉大。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反映出城乡在文化上的现实差距以及优先发展乡村文化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农村图书馆在文化知识相对缺乏的乡村地区,具有运用先进技术发展和传播先进文化的优势。农村图书馆作为承载知识、智慧和文化的书籍汇聚地,为广大乡村人民提供了阅读、交流、获取知识文化的场所和空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阵地。
城镇化的进程推动城市兴起的同时,伴随着农村一定程度的衰败,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出现的大规模村庄消亡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血脉和灵魂,没有了文化支撑的村庄仅仅成为一定人群聚集的空壳,不会让村民在心灵上产生回乡的共鸣。振兴乡村首要任务是振兴乡村的文化,依托农村图书馆提供的公共阅读和讨论空间,形成村民交往的场所,为乡村文化的振兴和重塑提供支撑。有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精神支撑。
在缺乏科技知识的情境下,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落伍的农民观念往往是世人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看法。依托农村图书馆馆藏的农业机械、种植、养殖等农业科技书籍以及举办农业科学讲座等形式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以为农民提供丰富的科技知识,有助于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农民落后观念,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工业化和城镇化大潮将大量乡村劳动力带进了城市,乡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妇女和小孩,留守群体的生活、学习、成长也成为影响乡村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农村图书馆通过提供阅读服务、各项专题讲座,为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归属地和乐园,对于改变乡村地区不良的文化环境、优化乡村人际关系和乡村稳定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农村图书馆等农村基本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村居民基本文化需求不匹配,农村图书馆缺乏立法层面保护,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构建中国特色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和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赋予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文化权利,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虽然近年来农村图书馆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农村图书馆等基本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村居民基本文化需求不匹配的情况依然很突出,农村居民存在“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由于缺乏立法层面的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基本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农村图书馆建设受到基层政府财力制约,不同农村图书馆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农村居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非常突出。从公共物品属性上来说,农村图书馆属于地区公共物品,县和乡镇等基层政府是农村图书馆建设和运营资金的主要提供者。由于不同地区基层政府财力差异巨大,导致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图书馆建设和运行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很多乡镇和行政村连图书室都没有,县级图书馆也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农村群众阅读意识淡漠和图书馆运行时间限制,导致农村图书馆阅读人群少、图书利用率低,图书和场馆资源浪费严重。农村居民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很难养成去图书馆阅读和学习的习惯,加上农村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与农民的作息时间重合,出现“我干活、你上班,我休息、你下班”的状况,导致农村图书馆阅览室的上座率和图书利用率很低,图书和场馆资源浪费严重。
农村图书馆服务单一,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差异化文化偏好和需求,居民满意度和认可度较低。现代意义的图书馆早已突破传统意义的借书看书功能定位,成为书籍阅读、知识交流和文化传播的多功能的文化空间。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农民,对于信息与知识的需求及其行为存在着巨大不同。农村图书馆由于经费、场地和专业人员缺乏等因素制约,基本上只提供单一的阅读服务,针对农民、儿童等读者群开展读书交流、讲座、征文等服务基本没有,无法满足农民的差异化文化偏好和需求,导致居民对农村图书馆的满意度和认可度较低。
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农村图书馆建设和运营普遍存在专业人员缺乏和经费不足的问题。农村图书馆工作人员中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图书馆被当做副业或者养老休闲的地方,管理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有待提高。人员费用支出超过图书购买更新费用,图书资源非常有限,更新速度较慢。
由于没有立法层面的保护,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受文化政策波动影响大,发展缺乏法律保障,充满不确定性。可以借鉴芬兰农村图书馆立法的经验,用国家立法保障农村图书馆的持续良性发展。芬兰政府积极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提供政策支持,推进对农村图书馆的建设予以了保障。迄今为止,芬兰共有4部《图书馆法案》,分别施行于1929年、1961年、1999年和2017年。20世纪90年代,芬兰遭遇了经济危机,国家对图书馆拨款有所减少。1999年《图书馆法案》重要调整的是将公共图书馆建设运营的责任转移到市政府。2017年新实施的《图书馆法案》是为了应对芬兰行政机构的调整。在芬兰政府相关法律的完善和政策的支持下,芬兰图书馆服务效率得到提升。目前,芬兰图书馆数量虽然在减少,但服务人次和借阅数量在世界各国都处于前列。
将公办农村图书馆划归中央公共产品,建设资金和运营维护费用由中央财政预算负担,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财政保障。图书馆的建设、维护和运营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县、乡镇政府财力往往难以支撑,村级集体收入也很难维系村图书室的运转。可以将公办农村图书馆在属性定位上划归中央公共产品,由中央财政统一按照农村地区人口规模、地域特色、人群结构等特点建设标准化农村公共图书馆(站、室),为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财政保障。
图书定期定向在联盟馆内部流动,构建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图书资源效用。这方面芬兰的做法可以借鉴。芬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从其覆盖范围可以分为服务体系的纵向建设、横向建设及流动图书馆补充体系建设3个方面。纵向建设方面,芬兰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公共图书馆网络,农村图书馆成为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横向建设方面,市政府为了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与其他市政府展开联合服务,93%的图书馆参加了图书馆联合服务;流动图书馆补充体系建设方面,流动图书馆在芬兰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依托乡村中小学图书室,依据农村居民需求采购图书,调整农村图书馆开放时间,提高农村图书馆利用效率。现实中的农村图书馆阅读人群少、图书利用率低,而农村中小学图书室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实行学校和图书馆在图书资源和场所上共建共享,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在图书采购上,要体现乡村阅读群体的实际需求和偏好,有针对性地选购乡村百姓喜欢的书目。在开放时间上,实行错时开放,和学生上学、农民工作时间错开,提高农村图书馆的利用效率。
推进乡村图书馆和文化馆合并,开发和提供适合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基本图书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建立传统型阅读服务和外延型服务有机结合的多元化图书馆服务体系。除了提供传统服务,图书馆需加强外延型服务,提供包括跟踪服务、热线服务、深层次信息咨询服务、文献参考服务、读者活动等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比如在有条件的流通站帮助建立读者俱乐部,经常性举行读书交流活动,丰富流通站读者的文化生活;针对农村的儿童读者,开展知识竞赛、文学讲座、征文等活动,并定期选送儿童优秀读物到流通站,培养农村儿童的阅读兴趣;定期举办科技讲座,向农民朋友介绍一些实用的技术知识,比如根据季节变化、地方特点,邀请专家到基层作报告,实际指导解决一些病虫害防治、种植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为农民朋友编印致富信息、聘请农业专家传授致富科技等等。
通过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将图书馆管理运营服务外包,提升相关图书馆运营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吸引志愿者和乡村群众主动参加图书馆管理,压缩人员费用支出,保障图书购买和更新拥有充足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