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情境创设在数学活动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8-10-20 07:09倪素芳
知识文库 2018年11期
关键词:红绿灰太狼小羊

倪素芳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孩子理解教材,并使孩子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开展,教师都在努力为孩子提供更有利于其发展的模式,情境教学容易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诱发探究心理。但就是这样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理念,在运用的过程中却不是很理想。

1 情境创设缺乏逻辑性,建议符合逻辑,流畅通顺

案例:数学活动《按规律排序》。情境创设:小灰灰邀请小羊们去狼堡玩,小羊们应邀前往,发现了一条路,这条通往狼堡的路,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几个为一组排列?

剖析:这一情境的来源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中的小灰灰对美羊羊是友好的,但他的爸爸灰太狼是要吃小羊的。小灰灰邀请小羊去他家玩,很正常,就是朋友之间的交往。但按照逻辑,小羊们如果前往,势必是充满凶险,因为他爸爸要吃它们。而且,我们在社会交往上也一直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能单独一个人出门等等,显然这个情境创设是有悖常理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几个为一组排列?”又脱离情境,比较生硬。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天气真好,羊妈妈带着小羊们出去郊游,走着走着,他们走到了一条奇妙的路上,大家看看,这条路什么地方奇妙呢?引起孩子观察的兴趣,自主发现砖块是蓝白蓝白蓝白……有规律的排列的。接着追问,几个颜色为一组的呢?重复出现几次呢?引发幼儿思考,从而小结什么是按规律排序。这样的情境创设,和孩子的生活情境吻合,顺应孩子的思维路径。诸如此类的情境创设,我们都要遵循常识,使情节符合基本逻辑。

2 情境创设缺乏时代性,建议与时俱进,贴近生活

案例:数学活动《按规律排序》。情境创设的角色来源是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羊、小灰灰、灰太狼。贯穿始终是灰太狼想吃羊,羊和灰太狼智斗的情节。

剖析:追溯这部动画片发行和风靡时间是在2005年6月,当时深受孩子们喜欢。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以及影视剧的推陈出新,这部动画片已远离现在孩子的视线,孩子们对这部动画片知之甚少,对其中的角色关系就更无从知晓了,所以,当教学中用这样的情境介入,远离孩子的经验,孩子难以进入情境。该如何选取孩子们喜欢的,又贴近他们已有经验的内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选取,从而让情境创设能焕发幼儿已有经验,增强学习兴趣。

3 情境创设缺乏互动性,建议多元感知,增强互动

案例:数学活动《小刺猬的项链》。情境创设:小刺猬采了许多果子,有红色绿色两种,小刺猬用这些果子做了一条项链(出示排序卡红绿红绿红绿),教师小结,这条项链是按照红绿红绿红绿两种颜色有规律的排的。接着情节发展是,小刺猬又给小兔做了一条项链,这条项链是怎样的呢?出示的是ABB的排列方式,难度上进行了递增。教师引导,小结出这条项链是按照红绿绿红绿绿三种颜色有规律的排序的。引领示范后,继续情境,小刺猬这次想帮小猴和大象做一条项链,小猴的是三种颜色的果子排列项链,大象的是四种颜色的排列项链,请小朋友帮小刺猬做一做。孩子们开始作业。

剖析:项链做好了,孩子是非常迫切的要戴上看看美不美,但以上情境中教师没有设计戴项链这一环节,使孩子失去了直观感受的机会。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孩子如临其境。教师應该通过给孩子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一则使孩子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孩子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笔者认为可以增添如下情境创设,“小刺猬把做好的项链戴在了脖子上(出示PPT),哇,怎样啊?是的,有规律的排列可以让物件变得更美哦!”如法炮制小兔的项链,让孩子充分感知,激发兴趣,从而增强操作的欲望。在孩子操作完排列卡后,让孩子把自己的项链作业剪下来,戴在事先准备的真实的毛绒玩具小猴和大象脖子上,进一步感知排序,增强成就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孩子将自己的操作成果和情境中的角色互动,是理念到行为的有效落实。

创设一个充满生机、有益于幼儿发展的情境,让幼儿的智慧在情境中得到启迪,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趋势,让幼儿在情境教学中激起对知识的兴趣,且能积极主动的,有自愿扩充知识的需要和欲望,是我们每位教师最终的心愿和目标。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红绿灰太狼小羊
毛茸茸的小羊
初春
小羊不吃菜
基于协同理论的“红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伍礼文
我失去了世界上唯一的你
从《喜羊羊和灰太狼》说起
美羊羊与灰太狼
喜羊羊与灰太狼(笑传)
喜羊羊与灰太狼 搞笑动漫第一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