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宪玉
图样是工程界的通用语言,而要能看懂图样,在校的学生首先必须要学习传统的手工绘图。但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与普及,计算机绘图将成为主流。如何将传统手工制图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图形学“AutoCAD”课程改革相结合?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与实践技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机械制图》是传统的手工绘图,用铅笔、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画出图样来表达设计者的思想。但是传统的手工绘图存在:绘图效率低、精度差;以纸张的形式存在,在管理、检查、修改和保存等方面存在不利;在画图过程中,相同的部分需要重复的画,难以直接利用。为了弥补手工绘图的缺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普及,《AutoCAD》——即现代计算机绘图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与推广。相比较传统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的优势更加突显:出图速度快、效率高;绘图精度高;图形便于管理、检索、修改等。《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都是学习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性空间思维能力。机械图样作为“工程机械界的语言”,其主要功能是表达和交流设计者的思想,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
近几年来,由于各类学校的普及与扩招,致使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高低。但对于既无作图基础又无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一入校就学习这两门课程,虽然学习周期较长,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比较薄弱,难免会产生畏难厌学的情绪。因此,为了改变现状,适应现代化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AutoCAD》课程融入《机械制图》课程中,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机械制图的应用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在工业化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基地,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机械加工制造业的支柱性越来越强。机械图样已成为设计、生产加工、装配、使用等信息的载体,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表达能力和素质。
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德国、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主题:
[1]怎样构建新的能走向未来的课程价值观念?
[2]怎樣重选内容?
[3]怎样重构模式?
[4]怎样培养能够操作新课程模式的教室?
目前,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开设“机械制图”课程放在第一学期,其课程体系已具有完整的理论知识系统和成熟的教学方法。
作为当今趋势和潮流的计算机绘图技术却作为后续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二者衔接性不强,且不能突出职业教育的岗位能力特色,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存在一下问题:
[1]以教与学为主,实际绘图能力不强。
[2]作为专业技术基础课,两门课程的相对独立性较强,与后续课程的衔接性不强,学生上完课后很容易忘记、应用能力较差。
[3]课程体系与实际工作任务交叉较少。
课程改革以《国家制图员职业资格标准》、《AutoCAD课程认证标准》两个标注为准绳、以“机械产品图样”为载体,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程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重新整合,并进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将整合后的新课程整体分模块,设计典型工作项目和学习任务,相互贯通,构成不同的专业接口,方便各学科专业后续课程的无缝对接。整合后的课程不仅重视对绘图与识图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学习,更侧重于通过大量的典型工作项目,实战提高绘图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通过对课改后课程学习与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机械图样的绘制和识读的能力,以及零部件具体测绘的能力。整体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凸显职业性;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采用项目化和工作任务化教学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课改后的新课程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程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去除交叉重复部分。上课的形式不再是大多数学校分两学期需要先学完《机械制图》课程,再讲授《AutoCAD》部分。转换成手工绘图与计算机绘图同时进行,可以是第一小节课上手工绘图,第二小节课CAD绘图。这样不仅没有丢掉传统的绘图技能,也使计算机绘图的优势更加突显,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巩固。
课改后的课程是职业院校机械与近机械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是工科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它是研究机械图纸的绘制和识别的一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课程主要研究空间几何问题的图示法和图解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机械图样的绘图与阅读,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课程。在各专业的课程中,该课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低位。课改后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机械图样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图形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及构建图形能力,提高创新力,激发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说,将《机械制图》、《AutoCAD》两门课程重新整合进行课程改革是有必要的且实际可行的。
课题项目: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改革研究及实践 。课题编号:bykj2016s-3
(作者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