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琳
现代的社会是知识飞速发展的社会,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身在这样的社会之中的每个人,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小学阶段的教育正处于个人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而小学语文教育则是重中之重,她培养了儿童最初的感性认识,同时,她是儿童接触的母语,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本工具,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我认识到,必须加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视,积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开展多元化教学,使学生们用好这一基本工具,为其它学科打好基础。
我个人认为,想要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认识语文的基础学科作用
语文是认知其它学科的基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得我们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发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语文帮我们认知知识,掌握学问,了解世界,而这一切都必须从小学做起。
语文还是陶冶孩子情操,提高孩子们的生活情趣,培养孩子审美的重要媒介,小学语文课本在选择课文篇目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培养,使孩子们对自然美、艺术美产生兴趣,起到了思想启蒙和艺术发掘的基石作用。
2 语文教学中采用兴趣法教学
语文教学需要新的教学方法,重点在于调动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到语文学习中。在小学语文中,有很多的课文都是可以用一些生动的小故事、小动物进行导入的,这样能够很好地调动孩子们的兴趣,进而喜爱语文学习。
兴趣教学法的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教师能否在上课伊始抓住孩子们的心理,找到孩子们的兴趣点,二是如何不断找到新的兴趣点,将孩子们的听课时间尽量延长。
要把握好第一个关键点,以我看来应该做好下面两个环节:
(1)精心设计上课内容的导入语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许多优美的文章,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重对文章中美学感觉的把握,争取在进入新课讲授前让孩子们沉浸在优美的画卷中。孩子们在对文章分析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个画面,便于理解。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对比学习的方法,在讲一篇新课文时,可以先讲一些与所讲课文相关的内容作为引导语,这样同学们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过渡到所讲的课文中,并对所讲的课文产生兴趣,从而愿意把注意力留在课堂上。
(2)要学会赞扬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被赞扬,尤其是处于认知阶段的孩子们,赞扬尤为重要,采用一些方法对孩子们进行适当的表扬能够延长孩子们的听课时间,受到表扬后的孩子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进而增加学习兴趣。
要想在第二个方面有所突破,在我看来,应该做好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越来越显示其优势,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对课文进行立体化的展现,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一方面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采用色彩、声音、图象、动画等多种手段,使学生的思维能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感官兴趣。;另一方面,不同元素的使用,使孩子们的兴趣点不断发生转移,色彩的使用及动画的引入,会降低孩子们对其他事物的注意力,把孩子们的注意力牢牢的集中在课堂上。另外,采用多媒体教学还有一个积极作用,那就是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以前学生的信息来源局限于教师的讲述和黑板板书的记录,引入多媒体技术后,节省了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加大了课堂的教学容量。克服了教师有些内容不能示范的问题。
3 加強语文教师的基本功
知识的播撒只有通过拥有有着扎实教学基本功的教师的活的教学,才会转化为有价值、有效益的教学行为。新的教学方法由开始采用到变成教师的信手拈来需要逐步转换盒适应,而“教师基本功”就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催化剂。如果能在 教师基本功、解读教材、语言表达、多种媒体运用等方面充分重视,体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那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标才能实现。
4 提高学生们的课外阅读量
做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认清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实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阅读教学,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为了达到这种目的,下面我谈一下我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望大家给予指正。阅读文字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大到名著、唐诗宋词、文章句段,小到商品说明。
一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决定了他如何去运用这些他接触的知识。一句话,没有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就是一纸空文。这种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怎样去读书,掌握自能阅读的本领。培养孩子们热爱阅读,阅读广泛,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
以上四点就是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心得感受,孩子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基石,未来的时代必将是知识的时代,让我们用好语文这一基石,努力让孩子们学好其他学科知识,为祖国的明天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
(作者单位: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