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蕾
【案例背景】时下,由于教学成绩的压力指标,有老师提倡“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课堂中也呈现出高要求、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质量和效益,但一味求“快”,看似为了提高效率,实际上却是在做夹生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以“快速”求“高效”,只能是“欲速則不达”。张文质先生鲜明地提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而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应讲究“慢”的艺术。
作为一名农村语文老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内容和掌握知识的规律,适时地慢下来,在慢中求实、求优、求乐,做到学有所动、学有所思、思有所得。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收获会更丰富,实现知识得到增长,生命得到灵动,能力得到训练,情感得到熏陶,境界得到提高。
【案例描述】今年三月底,我校举办了一场校内“过关争优”赛,而我们语文组赛课的题目是四下第十二课《番茄太阳》。周一下午,听到这个题目,我既开心又烦恼,开心的是自己在一年前上过这课的公开课,可以直接使用原来的教案,烦恼的是毕竟这是赛课,而且我需不需要再加以修改,让教案变得更加完美。
回家后,我翻出以前的教学设计。第一次,我设计的教学重难点是品读课文重点语句,走近明明,感受明明的乐观、开朗、快乐、善良、懂得感恩,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因为第一次上这课时,只是校内公开课的展示,因此我选择的是第二课时,课堂主要围绕明明是个怎样的人来展开,一条线贯穿全文。但此次“过关争优”赛,明确规定是第一课时,我思考良久后,便决定更改教案。更改后的教学重难点是①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明明笑中的乐观,话中的爱心。②品味“番茄太阳”的意象之美,懂得用乐观与爱心温暖自己,温暖他人。③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
具体的教学重难点设计是由字词进入课文。
1)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番茄太阳”出现了几次;再出示答案三次:①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②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③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2)进而感悟“番茄太阳”,理解这一句当中的番茄太阳是什么。通过板画以及交流的方式得出是明明心中的太阳。利用板画的形式指出第二句中带有引号的“番茄太阳”是明明的笑脸。
3)再由“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明明的笑脸?你从中读出怎样的明明?”展开交流,明确四个描写笑脸的句子。 ①“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忙碌,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细细柔柔,特别爱笑。”读出一个安静、爱笑、开朗的明明。“坐着”是对明明动作进行描写,说话爱笑这是对神态进行描写。②“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读出快乐的明明。这也是对明明的动作和神态进行描写。③“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这是对明明的外貌进行描写。读出一个美丽、漂亮的明明?④“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这段是对明明的语言和神态进行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明明的可爱、活泼、天真。再联系明明的实际,学生情景式体验,感受黑暗中的生活,从而体会明明的乐观、开朗。教师小结:通过对明明笑的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我们认识了一个爱笑、活泼、美丽、天真、乐观的明明。
4)探悟笑中蕴意。“你还读出一个怎样的明明”,抓住明明的语言“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感受明明的善良、有爱心。从而理解第三个“番茄太阳”指的是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
以上便是我最后决定的教学设计。周三上午,正式进行赛课。由于课堂容量较大,因此,上课时,我不得不随时看手表,注意时间的变化,自己本身就处于快节奏中,生怕预设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果不其然,下课铃声结束后,我才结束了本课,纵观整堂课,虽然学生的素质较高,但是课堂节奏还是显得过快。我的提问,火急火燎,还没等大多数学生认真思考,就匆匆揭晓答案;过渡、衔接,快马加鞭,总是在争分夺秒地掐时间、赶进度;加之ppt以动画、音乐快速切换,多媒体反复冲击,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有时甚至感觉逼迫得人喘不过气来。课堂变得鼓鼓囊囊,没有一丝缝隙;师生也马不停蹄,没有一点停歇。提高课堂单位时间内的质量和效益,变成一味求“快”,看似为了提高效率,实际上却是在做夹生饭。教学目标达到了吗?学生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点?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快”的课堂中是难以完成的。这不禁让我陷入了沉思,语文教学中是否需要“慢”,尤其是在我们农村小学,课堂节奏过快,容量过大,是否往往适得其反了呢?
于是,我又在另一个四年级班级重新上了《番茄太阳》,而这一次,我采用的教学设计却是第一次的教案,一条线贯穿全文,主要围绕“明明是个怎样的女孩?”展开。而这一次,不仅能够获得同样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让教学节奏不必太过紧凑,使得教学得到了有效的精简。而在此后其他班级的上课过程当中,该思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宽松的时间使得学生拥有更多阅读、理解课文的时间,自然也能够对文章思想更好的进行把握。看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面对教学重难点,教学时,我们要放慢教学节奏,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感受,实践、操作,交流、发现。只有这种慢,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才能够有所感悟、体验、发现。
【案例反思】教学反思:慢的艺术
在本课教学当中,我们主要通过三次明明的笑容对课堂教学进行开展,并使得学生能够在对明明理解的基础上理解明明的笑容,使得学生更好的温暖进行感悟。但是,如果教学围绕明明开展,是否也同样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在其他班级的教学过程当中笔者转换了教学思路,结果对该思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验证,直接围绕明明教学不仅能够使得教学得到了精简,同时也使得学生拥有更加宽松的阅读、理解时间,学生也体现出了更好的课文掌握情况,可见,语文教学并不完全需要特别紧凑的节奏,利用“慢节奏”的教学能够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下文就如何把握教学中的“慢”进行一定的思考。
1)深化:学生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的制约,往往难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对于课文当中的文本内容也缺乏深入体验,容易停留在文字表面,对于语言的“深水区”也难以有效的涉及。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更应该利用“慢节奏”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对文字内核进行探究,使得学生对文字运用的主动性、准确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2)催化: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举个例子,而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得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对阅读、作文的熟练技能进行练就。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文章都得到了编者的精心挑选,其形式以及内容都带有较强的引领性以及示范性。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课文当中的布局、词语等与常用习惯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教师更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对这些特殊之处进行欣赏、品位,这一方面能过使得学生对课文表达的感情进行更加深入的体会,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学生对作者独具匠心的语言文字进行更好的学习。
3)点化:现如今,很多教师在抛出一个问题之后总是希望学生能够马上给出一个自己想要的答案,一旦得手就会立即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如果出现错误,教师也经常不置可否,甚至会对学生进行批评,不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出现出错的现象。其其实,错误也是一种成长资源,如果学生不会出现错误的话,那么教师自然也就不用教学了,此外,“正确”的出现,也是从错误当中逐步辨析而成的,因为学生出错才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应该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以为否定,而应理性的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点化,引领学生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体验。
教学的“慢”是针对教学的灵活调整,虽然看起来教学进程慢了,但实际上却使得顺利、快速的教学得到有效的推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再难以表达、想法出错或者是读错、念错的时候,教师不应该置若罔闻,也不应该一味的对学生批评,而是应该减缓教学节奏,给与学生更多思考、理解的实践,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并有效的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开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冶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