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
有人问,你为什么两次教出不一样的《故乡》?就如同两次教出不一样的《孔乙己》。
《故乡》是充满诗意的、抒情性的小说。也是鲁迅小说中,极少由“我”站出来、直抒胸臆的小说。直抒胸臆,就是结尾关于“希望”的大段的、富有哲理的道白和议论。
一直以来,人们理解《故乡》,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从闰土父子和杨二嫂身上,可以看出这样轮回的影子:也许他们的后代,也会步他们的后尘,在这样的轮回中挣扎。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物质关系的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些理解尽管不一,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着眼启蒙,着眼革命,着眼对比,着眼解放,着眼闰土。换句话说,过去的这些理解,都是一个“套路”:把中年闰土看作愚昧者,麻木者,旧有封建规矩的因循者,被吞噬者,被启蒙者;而“我”是先进者、启蒙者、解救者、解放者、旧秩序的革命者。这些看法,自有其深理。但明显打上了现今时代思维、当今流行话语的烙印。明显不是鲁迅1921年1月写作《故乡》时,鲁迅本人的话语,不是鲁迅本人的心底的意图。
那么,鲁迅《故乡》的心底意图、本人的心思究竟是什么呢?
白居易《新乐府序》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鲁迅对《故乡》的“心底意图”“心思”,其实都在《故乡》开篇和结尾中,明明白白地开诚布公、以告天下了。
所谓“首句标其目”,鲁迅并不是机械地在“首句”一句,而是在“篇首”多句表达了《故乡》要旨。而在结尾,鲁迅“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直陈主旨。
篇首:“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
结尾:“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们只有把《故乡》篇首与篇尾,贯通地联系起来,才能把握《故乡》之鲁迅本义、要旨、心意。
篇首提到“望”字,“从篷隙向外一望”。“望”在篇首,是极其平常、不起眼的一个字。“望”是动词之“望”,遥望、远望、了望、祈望之意。结尾,竟然连续六次提到“望”:“我希望”“我想到希望”“我所谓希望”“他的愿望”“我的愿望”“希望是本无所谓有”。六“望”,有名词,也有动词。
由“望”的名词本义来解,“望”就是“月望”,就是“月亮”。而从中国文化审美来理解,“望”,无论名词“望”,还是动词“望”,均与“故乡”,紧密关涉,甚至“望”之意象与“故乡”之意象,与内隐的“团圆”“圆满”“美满”“希望”“完美”“理想”“美丽的乌托邦”(褒义)汇合为一,难以剥离。而鲁迅把本文命名为“故乡”,其内蕴含义,极其明显,也极其自然。
并且,《故乡》从篇首到篇尾,一直把“月亮”当作一个极其重要的、核心的意象,贯穿《故乡》始终。那位理想人物、希望人物少年闰土,其“影像”一直与“月亮”“月光”相伴相生,相与映衬,互为表里,难分彼此;乃至鲁迅给读者营造了这样的印象,“我”想到“少年闰土”,就必想到“月”;想到“月”,就必想到“少年闰土”。
再者,鲁迅先生,几乎在本文“许多”不起眼的地方,不经意地,多次用到“月”的意象。比如,第一,闰土的父亲的工作,居然叫作“忙月”。第二,闰土名字的来历,居然也与“月”相关,闰土是“闰月”出生,月份自然也与“月亮”相关。第三,篇首有一句,鲁迅又十分不露痕迹、不经意地提到了“晦”字:“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何为“晦”?“晦”就是“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晦朔”,也就是“无月”,这就是暗示与象征了。第四,下文,特意地、隐含地提到了这个“晦”字,“晦日”:“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这就是“晦日”,暗示“无月”。第五,魯迅在篇首与篇尾之外的“正文”中,又四次用到“望”字:“拜望”“一望无际”“盼望新年”“盼望下雪”。
因此,《故乡》中,鲁迅再明确不过地,用“月望”,代表“团圆”、“圆满”、“美满”、“希望”、“完美”、“理想”、“美丽的乌托邦”等一系列意蕴。同时,用“望月”(动词),代表对“团圆”“圆满”“美满”“希望”“完美”“理想”“美丽的乌托邦”等意蕴的祈望、憧憬、追求。
这就是,我首次教《故乡》的基本理解与设想。简单说,《故乡》,就是一篇表达“希望”的小说,从抱定“希望”到“希望”破灭,又到忧患“希望”,最后仍执著于“希望”。
稍深入,鲁迅在《故乡》中,对于“希望”(以及“希望”所代表的“团圆”“圆满”“美满”“希望”“完美”“理想”“美丽的乌托邦”等),是怎样的一种心意和看法呢?
我们很容易找到鲁迅专门写作的关于“希望”的篇章,1925年1月1日写作一篇《希望》。
《希望》里,鲁迅所表达的意旨,与《故乡》的意旨,惊人相似。请看:
“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ofi Sándor(1823-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什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抛弃你。”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然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没有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您看,这是一种深沉、曲折、“惊心动魄”、痛彻心肺的心意呵!
《希望》里这几段话,正是重复《故乡》篇首、篇尾的话,鲁迅是把《故乡》中没有充分展开、没有充分表达的话,全部展开,给予明确道白。鲁迅《希望》里的文字表面上似乎深奥、曲折,然而仔细阅读、揣摩,其实,鲁迅的文意,非常晓畅、明白、浅易。
我通过浅显、晓畅、口语的方式,用“语文手段”,把《故乡》《希望》的意旨,通过十一二岁初中生的口,顺畅表达出来:
师:孩子们已经基本读懂《故乡》。但是,把话反着说回去,才更深刻地理解《故乡》,才更懂得鲁迅。老师来示范——
虽然现实的实况,是一片苍黄,但我们仍要梦想希望的影像,追求圆月金黄。
生:虽然现实的实况,是灰黄的脸庞;但我们仍要梦想希望的影像,追求紫红的圆脸。
师:后两句调整顺序,就押韵。
生:虽然现实的实况,是灰黄的脸庞,但我们仍然梦想紫色的圆脸,追求希望的影像。
生:尽管现实的实况,手是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但我们仍要梦想红活圆实的手掌,追求希望的影像。
生:虽然现实的实况,是脸庞灰黄,但我们仍然梦想圆月金黄,憧憬那精神的故乡、希望的影像。
生:尽管现实的实况,是香炉和烛台,但我们在希望的影像里,仍然憧憬钢叉和银项圈。
生:(三位学生补充)尽管现实的实况,是苍黄的天、灰黄的脸、红肿的眼,一片萧索,但我们仍然追求希望的影像,憧憬金黄的月、深蓝的天、碧绿的瓜,五颜六色的梦乡。
师:迅哥却郑重叮咛我们,不能因为,大地上有更多苦难、苍黄、灰黄、萧索和悲凉,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更多草木灰,更多狗气杀,更多圆规一般的杨二嫂,更多真实人生,更多中年闰土那样的无奈的“狗熊”;我们就因此,就对神异的图画,一往无前的英雄,金黄的圆月,深蓝的天空,一望无际、没有遮拦的世界,失去希望,失去想像,失去憧憬,失去作梦的能力。
这正是我第二次教《故乡》的缘由,因为是给不同的学生上课。
二
所谓“教学解读”“个性解读”“学术解读”“强制解读”,这几个概念是语义相互套叠、外延相互交叉,随意而想、随口而说、因人而异、没有确切厘定过、没有清晰定义过的模糊概念、“伪概念”。文本解读能力低弱(也就是读书能力和思考能力低弱)、心地并不磊落的极个别人,常用这四个概念来遮掩自我,打压他人。他们用“教学解读”来自我遮羞,遮掩自己的不读书、不思考和不会读书、不会思考;他们又用“个性解读”“学术解读”“强制解读”来打人,把与他相异的观点和人,污名化。
其实,四个“伪概念”,既违背基本学理常识,也泄露无知。因为,1.教师、学者所做的,天下所有的一切解读,无一不是“学术解读”;2.教师、学者所做的,天下所有的一切解读,无一不是“个性解读”;3.教师、学者所做的,天下所有的一切的所谓“教学解读”,无一不属于“学术解读”,同时无一不属于“个性解读”;4.不属于“个性解读”的所谓“教学解读”,天下根本不存在;5.不属于“学术解读”的所谓“教学解读”,同样在天地间子虚乌有;6.天下所有的一切解读,包括一切所谓的“教学解读”,无一不带着对文本内容的一定的“强制性”。从学理上来说,甚至作家本人对于自己作品的解读、阐释,也带有“强制性”和“个性”。因而一切他人对于作家作品的解读,无不更加带有“强制性”和“个性”。因为解读本身就是一种“强制”行为、“个性”行为,“解读”与“强制”相伴相生,“解讀”与“个性”水乳交融。一切解读行为,都只有“强制程度大小”的区别,却没有“强制有和无”的区别;一切解读行为,都只有“个性多与少、显与隐”的区别,却没有“个性有和无”的区别。天下没有不“强制”的解读,天下没有不包含“个性”的解读。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学者所做的一切解读,包括所谓“教学解读”,当然、必然统统是“强制解读”、统统是“个性解读”!以上,属于再普通不过的基本学理常识。使用“伪概念”自我标榜和打人的人,恰恰暴露了自己学理的无知与贫弱。
换句话说,所谓“教学解读”,原本就是一种“个性解读”,原本就是“学术解读”,原本就是“强制解读”。凡解读,必然是个性的;凡解读,必然是强制的;凡(教师、学者所做的)解读,必然是学术的;凡一切解读,均可(经过一定形式的巧妙演化、剪裁、加工)应用于教学。
举例来说,如果把“人类社会”看作一个“文本”,那么,在此文本中,肯定存在着这样四个事物(语辞):姑娘、花,祖国、母亲。这四种事物,“姑娘”与“花”,“祖国”与“母亲”,原本没有任何关联。而我们对“人类社会”这个“文本”的解读,原初、本来不存在这样两句话——“姑娘好像一朵花”,“祖国,我的母亲”。可是后来有一个人,第一次把各自的二者联系(所谓“强拉硬扯”)起来了。这本身就是一种“风马牛不相及”的“胡扯”的联系。
换句话说,上面两句话,原本就是一种“强制”的、“强拉硬扯”的、“牵强附会”的“解读”。所以,“姑娘好像一朵花”“祖国,我的母亲”,原本、铁定就是一种“强制解读”,原本、铁定就是一种“个性解读”。
而这种“个性”的、“强制”的“审美”解读,令人深思,令人欣悦,令人解颐,令人眼前一亮,令人觉得妙趣横生,给人启迪。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被广大读者所意会、所接受,因而,广大的人们,就觉得“姑娘”与“花”、“祖国”与“母亲”之间,是“自然而然”了。既然“姑娘好像一朵花”“祖国,我的母亲”,本质上都是“强制解读”“个性解读”,那么,天下还有什么审美不属于“强制解读”“个性解读”呢?既然“姑娘好像一朵花”“祖国,我的母亲”的“强制解读”“个性解读”令人深思,令人欣悦,令人解颐,令人眼前一亮,令人觉得妙趣橫生,给人启迪,那么,其它与此类似的令人深思,令人欣悦,令人解颐,令人眼前一亮,令人觉得妙趣横生,给人启迪的“强制解读”“个性解读”,为什么不能存在呢?为什么不能更多一些呢?
所以,凡审美,凡解读,原本就是一种“强制”,原本就是一种“个人眼光”(个性)。若无“强制”,就不存在“解读”;若无“强制”,就不存在“审美”;若无“个人眼光”(所谓“个性”),就不存在“解读”;若无“个人眼光”(所谓“个性”),就不存在“审美”。
当然,这并不等于“鼓吹”说,可以任意、胡乱、随心所欲地、任意而为地去“强制”解读、“个性”解读,去“强拉硬扯”地审美。厘定一个准则:您的所谓“强制”“个性”解读与审美的结果,您的“强拉硬扯”的结果,至少,必须能够做到,令人深思,令人欣悦,令人解颐,令人眼前一亮,令人觉得妙趣横生,给人启迪。您的“解读”能做到吗?如果能做到,那就不是贬义上的“强制”与“个性”,而是褒义上的美好的“强制”与“个性”,多多益善。
不经严格定义,就用如此模糊的“伪概念”来讨论学术,往往各说各话,相互不通,歧义纷呈,最终难免变成相互“指责”,乃至变成蛊惑蒙昧读者的“语辞烟雾”,甚至变成打人谤人、“自我标榜”的“语辞棍棒”和工具。
使用“伪概念”的人,隐藏着五种“不健康心理”。1.不太会解读文本,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心怀自卑,也就是虽为语文教师却不会读书、不会思考,除了教参那一种所谓“教学解读”,对更深刻也更适合教学的理解无能为力,但却又急于以“专家”“导师”标榜和自居,想竭力维护自我权威者的面子,更掩盖自己不会读书、只会照搬教参的贫弱根底;2.“我不思进取,那么我也不许你进取;我懒于思索,那么我也不许你思索;我对课文理解浅薄,那么我也不许你解读得比我更深刻”;3.“我的奶酪动不得”:“你这样深刻的、不同于教参的解读,衬托出了我的解读很浅薄,因此你就是动‘我的奶酪,跟我过意不去,给我难堪,于是我就要给你难堪,我就说你‘个性解读‘强制解读‘自我炫耀”;4.“空疏却膨胀的专家心态、导师心理”:“我是博导、我是教授、我是特级,因而,我就是天然的专家,天然的导师,天然的权威,天然的裁判,唯有我懂教学,你那不属于教学解读”;5.“污损名誉、贬损人格”:“你这样个性解读、强制解读,就是为了吸引眼球、自炫深刻,是落寞!”这第五种,很难说是“君子之心”了。以上五种现象,就已活生生地发生在当今中国语文教坛上。
不读书、不思考的人,试图通过标榜“教学解读”,打压任何不同于他们观点的“异样观点”,打压思考者。四个“伪概念”的流行和扩散的结果,只能是阻止语文教育界广大教师,跟炮制“伪概念”的人一样不读书、不思考,浮躁度日,只在教参、练习册和题海里泅渡,只照抄、只搬运、不动脑、不变革,人人都做别里科夫那样的“套中人”!荒唐的是,这些不读书、不思考、只照抄照搬教参的人士,却写文章或者做演说,喜欢鼓吹和标榜所谓“要让学生自能读书”,或在公开课舞台上,表演“我的课堂让学生自能读书”!“课堂上让学生自能读书”无疑绝对正确,可滑稽和悖谬的是,公开课上表演“我的课让学生自能读书”的教师,自己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却几乎都是教师从教参照搬照抄的现成结论,无一句来自教师自能读书的体验、感受、深思!真正的“让学生自能读书”应是什么呢?就是语文课堂的绝大教学内容,真正来源于教师的自我读书、自我深思、自我反省,而不是来源于照抄、搬运和复制、粘贴他人和教参,教师对学生的每一句诱导和启发的话,都来源于教师读文本时,自我心底的深省、深思、追问,站在课堂上的教师本人就是自能博览群书、深思、深省的范本,是一册有厚度、有深度的书本,就是一位思想者。如此,学生才能被教师的“书本魅力”所吸引,跟着教师深读、深思、追问。号召“让学生自能读书”的人士,您自己首先必须是一位勤于读书的人、思想者,您能率先垂范,您能能拿出您读书得来的果实,因而“课堂上让学生自能读书”不能是一句只用来号召他人(或反向地指责他人)、而自己却做不到的口号,更不是像目前一些人士所做的那样,带着学生把从他人那里拷贝、粘贴的先定结论,在舞台上飘浮地“演习或演戏”地走一遍。因此,自我不读书、不思考、只照抄照搬的教师,甚至反读书、反思考、围剿并侮辱真正的读书思考者、倡导照抄照搬的语文教坛,如何能教出会读书、会深思、不照抄的中国学生?
在四个“伪概念”的蛊惑下,广大师生,几乎人人拘囿于所谓“教参”和所谓“教学解读”,皆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于是竞相抄袭“教参”,克隆他人课件,因循陈旧套话。
疏解清楚这些概念本质,扫清似是而非的“伪概念”迷雾后,广大师生,才能磊落光明、心智清明、放松身心地对课文进行自我的、真实的、个性的读解;才会不抄袭教参,不克隆他人课件,不照搬别人滥调,不人云亦云,不照本宣科,才真实阅读,独立思考;才能挣脱话语套子,读出文本真意,读出作者心思,读出对经典文本的深度理解、透彻感悟。
[作者通联:清华大学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