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娟 陈坤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阐释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阈,在丰富发展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形态,拓展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教育内容,创新其党团建设和文化载体功能方面提出了新思想。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论、目的理论和载体理论的新发展。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报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3.002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3-0005-04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具有历史性作用。深入学习会议精神,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价值意义。报告理论视阈宏阔深邃,既是宏观的纲领性文件,又是指导各行业工作的行动指南,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视阈和指导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新境界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从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历经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回应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下逐步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律的探索和理论创新。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经过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发展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 。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的精神一脈相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1984年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继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论断之后,在科学高尚人生观方面的最新概括,倡导青年学生立“大德”,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生观。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开展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学生能不断继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教育全体青年学生更加自觉的培养品格、锻炼情操、提升修养,成为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新诠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符合马克思主义对一般意义的价值概括,是从“满足需要”出发,其核心在于把握“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物质文化需要”变化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生产”变化到“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说明了中国社会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需要已经突破物质层面而追求“美好生活”。[3]由于青年学生思想活跃,体现的更为显现,这些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新诠释。
1个体价值更加丰富
以“个人”为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主要表现在对青年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激发以及规范。源于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定位,在一段时期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判断,成为社会各项工作解决问题的指导,也是高校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参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既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变化,又带来其个体价值的丰富。主要矛盾的变化使其宏观环境产生的变化必将逐步影响到中观和微观环境,以及各维度环境系统之间交互的影响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的复杂性,由于经济水平的普遍提升,青年学生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理念整体向好,但是差距的存在更容易引起他们对物质生活的关注和心理变化。这种变化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美好生活”、认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危害、增强创新意识的个体价值的丰富。
2社会价值更加全面
以往人们往往更加关注的是高等学校对于青年学生政治思想的教育和把握,涉及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较多,重视完成其政治价值的使命。“美好生活需要”尤其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时代意义。将青年的生态环境教育纳入思想道德教育的视野,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观点:“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是关于他们同自然界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自己的肉体组织的观念”[4]。马克思很早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道德观念应当反映的现实关系之一,重视人与自然的道德约束。通过对青年学生人与自然和谐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和环境法律等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学生接受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实现他们校园、家庭、社区和未来的工作场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传递。同时,通过高校对青年学生关于生态文明的教育,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生态的价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带动更多的社会公民关注生态文明的意义,从而实现其社会价值意义的诠释。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拓展
1.拓展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5]面对新时代和新问题,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导下需要拓展新内容:
(1)重视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教育 目前,高校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在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氛围教育作用下基本形成了价值认同。但是,在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方面还有待提高。情感认同是价值认同的更高阶段,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感情充沛,只有在情感上使青年学生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保证其教育的持久性和实效性,才能将其从认知阶段上升到情感阶段,加之意志的作用,形成指导青年学生实践的信念,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需要情感和意志的共同推动作用才能不断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学生的行为习惯需要对其进行整体性建设,从认知到情感再到意志的稳定心理状态的连贯进行,及时针对思想反复和动摇进行掌控、评估和教育,使青年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上。这就需要深入的理论研究,综合心理学等学科,不断丰富其理论基础,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实现情感认同,能自觉以此要求自己的行为,使教育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逐渐成为青年学生的行为习惯。
(2)做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字建设
党的十九大会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各方面的要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的也是重要手段。高校担负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其为指导贯彻“融”字的要求,做好重点建设。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学校教育的整体,通盘设计、整体规划,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做好顶层设计,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起到教育的引领作用;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要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按照“大思政”的教育思路,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课、就业指导课、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党团建设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整体设计,通力合作,注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统一、目的与过程统一、局部与整体统一。发挥各门课程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教育的任务,并注重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融入到每门课程的设计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方案。
2.加强青年学生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创性的提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是针对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面对新思潮、新问题带来的挑战所提出的新策略,也是对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所遵循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服从、服务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论断。
(1)明确青年学生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教育的目标 任何教育都要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不仅是教育所要实现的遵循也关系着教育质量的衡量和教育过程的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6]。高校教育的对象是青年学生,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三观教育,起到了引领教育目标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错误思潮,比如否认历史主体的历史虚无主义、赞同一国一族的民族国家论、赞同极端民族主义的民族优劣论,等等,影响着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养成,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些急迫需要通过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行抵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贯具有相关的唯物史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先进文化教育,但是没有完全上升到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教育的高度。通过教育使学生能以客观的历史视角正确对待国家、民族和文化这种根植于历史的社会现象,以联系的观点来正确认识各种历史问题、国家问题、民族问题和文化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2)丰富青年学生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教育实践
当前,加强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教育,对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坚定的政治信仰、强烈的国家实体意识、民族团结信念及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有重要意义,关系到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基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要着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理论研究和教育引领策略,同时要关注中国的社会特色,既注重中国民族精神的传承,又注重时代精神的发展。从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手段、教育管理等多方面出发,强化青年学生这方面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统一。教育实践中重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拓宽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形式和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育的实效性,把其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系统中,并将其转化到科学的思维方式之中。[7]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具有多样性,是联系其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纽带,是能够承载其教育的信息和内容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目前,常见的载体包括语言、文字、开会、谈话、理论学习、政治理论课、大众传播、文化建设、管理工作等。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高校思想教育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态会逐渐增加或者其功能的实现会不断变化。然而以行动形式为载体的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动载体的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