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川
学生一:“窃”就是偷,《窃读记》的作者林海音小时候不就是在书店里“白看”吗?她为什么要说自己“偷”呢?
王老师:那她真的认为自己“偷”了别人的东西吗?
学生二:不是。她只是觉得应该花钱买来再看。可是,自己不花钱却来看书,于是说自己是在“偷读”。
王老师:理解得很好。她不是说自己“偷”了什么,只是在内心说出了自己“偷”的感觉。我们从一个“窃”字看到她渴望读书,又没有那么多钱来买书,只好费尽心思到书店里“窃读”的心理,从而深受感动。大家再找找看,哪里还有这样的内心独白?
学生四:走进书店前,一路上都在想:读到第几页了?那本书放在哪里的?……
学生五:她怕老板发现,心里就不断地打主意:换一家书店?朝人多的地方挤?贴在一個大人的身边?……
学生六:特别生动的是渴望下雨,那样就可以假装被迫留在书店里了,面带愁容,可心里着实高兴呢!
王老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这篇文章就是用了一连串的内心独白,让我们看到一个没钱买书却非常渴望读书,用“窃读”的方法读了大量的书,最终成为一名优秀作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