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 要】 该文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返疆大学生面临高层次人才、小语种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机遇,同时返疆大学生的群体具有文化优势、语言优势和专业优势,从而使他们能够为家乡的建设与振兴充分贡献力量。
【关键词】 一带一路;返疆大学生;机遇与优势
“短暂的大学四年时光一晃而过,对于在内地求学的小帕(化名)来说,毕业意味着返疆。和大多数新疆同学一样,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一名老师或者考公务员成为他们最大的出路。”这些返疆大学生既根植于新疆的土壤,又接受了内地的高等教育,他们在文化、语言和专业方面形成了很大优势。自1989年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协作计划实施以来,一批又一批新疆大学生进入内地学习并反哺家乡,成为了推动新疆发展的重要力量。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新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然而,新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队伍。截止2016年已有8届1.64万余名内高班大学生顺利毕业,其中大部分选择了回疆就业,充实到了新疆的各行各业,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1]对于返疆大学生来说,如何将其在内地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抓住发展机遇推动新疆的发展、反哺新疆,这是促进新疆转型升级和长期发展的重中之重。
接下来笔者将通过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为新疆带来的机遇和返疆大学生群体具有的优势双重视角来展开研究。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返疆大学生带来的发展机遇
1、高层次人才发展机遇
自2012年新疆受到党中央政策的驱动,大力吸引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来带动新疆发展。笔者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发布的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公告,统计了自2012年-2018年的高层次人才需求总数,[2]从2012年至2017年分别是459、333、430、506名。分析得知,新疆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总体趋势上升,需求量逐年加大。
2、小语种人才发展机遇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周边与八个国家相邻。笔者对周边八个国家的官方通用语言进行梳理,发现除英语和俄语外,其余七种语言均为世界非通用语种,非通用语种的占比高达78%。这些非通用语种的语言人才数量少、培养规模小,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发展的亟需资源。
3、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机遇
新疆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商贸、文化、能源、交通等,这对人才的使用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第七期协作计划中更加具体地提出了人才培养要与一带一路战略相匹配,重点培养一带中核心区建设和新疆产业结构调整急需的农牧、能源、水利、建筑、等行业的专门人才。新疆人社厅于2015年起开始发布《年度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情况调查目录》,[3]通过统计近三年的数据,可以发现新疆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涨幅明显;专业技术人才占总人才需求数量的比重基本稳定在70%,占比重较高。
二、返疆大学生群体具备的优势
本文的研究对象——返疆大学生群体,是指曾受到内高班政策等援疆政策照顾进入内地学习、并返回新疆就业的大学生群体。笔者选取了南京某高校一位新疆大学生做深入访谈和研究,该新疆同学小帕(化名)今年25岁,来自新疆喀什,在北京读完两年预科考入南京某高校,目前在读四年级,正面临就业的选择。小帕和大部分新疆同学有着同样想法,毕业后打算回到新疆工作。
接下来笔者将从文化优势、语言优势和专业优势三个维度来对返疆大学生群体的优势展开分析和研究。
1、文化优势
新疆位于亚欧大陆腹地,从古至今就有众多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多元文化的并存、交融与互补是新疆文化背景形成与发展的显著特点。[4]返疆大学生与新疆文化血缘交融,对民族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返疆大学生自内高班起,就进入内地社会学习和生活。这意味着他们在人格的健全、价值观的树立、和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即青春期和成年早期都处在汉文化环境里,正如小帕在访谈中提到的“我们在这里待得久了,就像是在汉族社会里长大的,对汉族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加熟悉。”这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返疆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双重优势。
新疆政府大力引进高水平尖端人才,但是跨文化的技术和人才难以避免水土不服的困难。新疆大学生与生俱来的文化优势能够帮助我们在引进外来人才吸收先进技术的同时,避免生搬硬套,并且借助新疆特殊的地理区位和文化传统发展出一套适合新疆的模式和道路。在当前新疆发展的关键阶段,鼓励并扶持新疆本土人才的长期发展和成长成才更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2、语言优势
语言相通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基础性要求。良好有效的语言沟通不仅能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交流等,更能彰显我国的外交水平,为我国树立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
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部署中涉及到的相关国家大多为南亚和中亚等国家,有些国家人口数量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强,导致从事这些国家的语言学习的专业人才数量较少。而且语言类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一定的周期和时间,我国高校现阶段在非通用语种方面开设的专业较少,培养的人才數量远远不够,相关的非通用语种的教育水平滞后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形势较为紧迫。
相较于其他语言类人才,返疆大学生的地缘优势理应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从地缘视角上来看,地理位置的相近使得新疆与这些接壤国家人民的语言相近,文化相似,生活生产方式较为相像。并且返疆大学生群体他们在内高班或预科阶段掌握汉语,本科期间学习英语,与此同时还通晓其本民族的母语,多重语言文化的结合使得新疆大学生拥有独特的语言优势,具备复合型语言人才的发展潜质,在促进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3、专业优势
截止到2016年,我国内地高校支援新疆的协作计划已顺利实施了六期。在过去六期协作计划中,内地招生学校数量高达300余所,累计招生共计6.4万人,为新疆输送了2.9万余名毕业生。[5]在第七期协作计划的工作部署会议中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协作计划”中人才的培养要与一带一路战略相匹配,重点培养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和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所急需的专门人才。会议中释放的信号不仅体现出国家对新疆转型发展的重视,更反映了当下返疆大学生面临的大好形势和发展机遇。全面具体、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新疆大学生回乡建设提供了专业的平台和良好的基础。“不只是一种骄傲和自豪,我们都是怀揣着梦想和目标来内地学习的,家乡未来的建设需要我们;但毕业以后的确变得更加迷茫,感觉和当时的氛围脱节了,我们似乎得不到家乡的重视。”从访谈中笔者发现小帕面临的现象并不是个例,很多新疆同学大四毕业在即,却对未来的前途十分迷茫。从招生阶段就开始着重培养的新疆大学生,在学成毕业返疆之时却得不到重视,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无疑使得返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落差较大,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三、结语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部署给新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笔者主要结合一带一路的相关政策和新疆政府以及人社厅的数据文件来分析返疆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发展机遇。除此之外,还结合小帕的访谈来分析返疆大学生其自身具备的优势,综合分析返疆大学生群体当下面临的形势与发展机遇。但文章中不少分析尚有浅薄,其中在对返疆学生得不到重用的现象依然有待探讨,是由于政府管理的缺位还是扶持政策的倒逼,仍然缺乏大量的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来支持,这些都有待于以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毕业生数据来源于《新教内学办〔2016〕1号:关于做好2016年内地新疆高中班、内地新疆中职班、新疆区内初中班招生工作的通知》.
[2] 高层次人才需求数据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发布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引进公告》,并附上具体网址http://www.xjrs.gov.cn/.
[3] 急需紧缺人才统计数据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廳发布的《年度新疆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数量调查目录》,具体网址为http://www.xjrs.gov.cn/zwgk/zxfb/201704/t8a4ac7025aeab8b3015b415f623f0efc.html.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贺忠德,王平(卷)主编.新疆通志·民族志[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3.
[5] 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教民厅〔2016〕2号:内地高等学校支援新疆第七次协作计划工作部署会议纪要》的通知.
【作者简介】
李 梅(1997.9—)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