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延斌 黄睿
【摘要】 目的:对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采用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快诱导麻醉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6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常规镇痛慢诱导方式治疗)和观察组(48例,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快诱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苏醒前(T0)、吸痰时(T1)、拔管时(T2)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变化、耐管时间、拔管后24 h咽部不适、咽部情况及Ramsay镇静评分。结果:T0时,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5 min时,观察组Ramsa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麻醉30 min时,两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24 h咽部不适、咽痛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耐管时间为(15.2±5.1)min,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1.4±3.1)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应用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快诱导进行麻醉,术后拔管时有稳定血流动力学作用,降低患者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患者恢复期咽痛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卵巢囊肿剥除术; 利多卡因乳膏; 快诱导; 治疗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9.0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9-0-03
卵巢囊肿为妇科多发病,各年龄段女性中都普遍存在。该病可导致月经紊乱、腹胀、腹痛、蒂扭转及破裂出血等,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对于本病治疗多以手术为主,术中麻醉必须达到充分镇痛和肌肉松弛效果,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临床研究表明,目前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的惯用方式主要采用镇痛慢诱导和快诱导气管插管两种方式[1]。患者手术后进入恢复期时,气管导管受到强烈的刺激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剧烈呛咳等严重临床不良症状。该症状如没有得到有效、及时控制,则极易出现呼吸道痉挛、心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患者境况会及其危险。因此,不同麻醉效果对患者术后恢复程度也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经过临床研究,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因具备良好的止痛效果逐步得到医学界认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2-3]。笔者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部分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施行了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快诱导治疗方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6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影像学检查资料完善,符合卵巢囊肿相关诊断标准;身体质量指数(BMI)指数<30 kg/m2;已婚或具有正常性生活女性;年龄<50岁;囊肿较大,预估保守治疗无效;麻醉前根据美国相关麻醉医师协会制定的分级标准对所有患者体质状况和手术危险性进行评定,均表现为Ⅱ级;合并感染、破裂及怀疑恶变者;意识清醒、精神正常,治疗依从性高,可按照指令顺利完成研究;知晓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4]。排除标准:手术禁忌证、麻醉药物禁忌证患者;合并胆囊炎、阑尾炎、消化道穿孔等急性感染性疾病者;重要脏器严重器质性疾病者;高血压和内分泌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48岁,平均(31.2±3.3)岁;身高1.55~1.75 m,平均(1.69±0.05)m。观察组患者年龄22~50岁,平均(30.9±2.7)歲;身高1.54~1.78 m,平均(1.67±0.04)米。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施行常规镇痛慢诱导方式,诱导用药:静脉滴注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1~2 μg/kg、咪唑安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产),国药准字:H20031037]0.02~0.06 mg/kg、氟哌利多(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578)1~2 mg,
2 min后行环甲膜穿刺操作,注入浓度为2%丁卡因(湖南五洲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84317)2 ml,患者气管、声门等处表面没有感觉为麻醉发挥药效,麻醉药效力产生3 min
后进行气管插管,插管完毕后给予丙泊酚(AstraZeneca UK Limited1mg/kg,批准文号:H20130535)0.1 mg/kg、维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72)0.1 mg/kg提高麻醉效果。
1.2.2 观察组 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快诱导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患者静脉滴注芬太尼0.2 mg、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5)0.04 mg/kg、丙泊酚1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行气管插管;该组患者手术过程中使用利多卡因乳膏(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466),将该乳膏在气管插管前套囊上方约4.5 cm区域内进行均匀涂抹,然后进行快诱导气管插管操作,插管成功后,调整好麻醉机各项指数进开始械通气:呼吸频率为12次/min、潮气量为10 ml/kg、吸入氧流量为1.5 L/min,吸入氧气浓度100%,保持呼吸末CO2分压在35 mm Hg范围左右;采用静脉输注异丙酚3 mg/(kg·h)、瑞芬太尼10 μg/(kg·h)并吸入七氟烷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维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各项动力学指标、耐管时间、拔管后临床症状及镇静程度。(1)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记录患者入恢复室后,苏醒前(T0)、吸痰时(T1)、拔管时(T2)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2)耐管时间:记录停药后到拔管时间。(3)拔管后24 h咽部出现不适、严重咽痛患者情况。(4)镇静程度采用Ramsay评分评价,1分:患者不安静、剧烈挣扎、烦躁;2分:出现频繁躁动,患者主动表示有不安静、不适感;3分:较安静,刺激时有肢体活动;4分:安静,呼唤反应迟钝;5分:深度睡眠,呼唤无反应[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比较
T0时,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同时点Ramsay评分比较
麻醉5、30 min时,观察组Ramsay评分分别为(1.3±0.2)、(2.1±0.3)分,对照组Ramsay评分分别为(0.6±0.1)、(2.2±0.3)分。麻醉5 min时,观察组Ramsa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46,P=0.000);麻醉30 min时,两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3,P=0.053)。
2.3 两组患者拔管后24 h咽部不适、咽痛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拔管后24 h咽部不适、咽痛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耐管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耐管时间为(15.2±5.1)min,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1.4±3.1)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1,P=0.000)。
3 讨论
卵巢囊肿是妇科中非常普遍的高发病,该病可导致患者月经不调、腹胀、腹痛等状况。严重者可出现蒂扭转进而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发烧、发热等情况,处置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研究显示,该病具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7]。临床上对于该病的医治多采用手术治疗,麻醉效果的好坏不仅对影响着患者术中进程,对于患者预后效果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麻醉过程分为诱导、维持及苏醒三个阶段,患者处于第三阶段时,由于受到吸痰、拔管的刺激,患者兴奋系统神经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血液中儿茶酚胺活性被激活,释放量倍增,患者因而表现出现心速加快、血压升高等紧急状况[8],临床多表现为兴奋、狂躁、烦闷、拔管时易呛咳等不良反应,血管恶性事件常有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9]。对患有并发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危程度则更为严重。因此,有效控制拔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该问题成为长期以来医学工作者研究热点[10]。临床研究表明,为了缓解气管插管操作时,导管给患者气管带来的刺激程度,气管内表面麻醉方式通过相关论证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逐步成为是临床上常用方法[11-12]。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6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镇痛慢诱导及涂抹利多卡因乳膏快诱导两种治疗方式,两种方式对气管黏膜都具有麻醉作用,增加患者對气管导管耐受性,均能有效减轻患者恢复期吸痰和拔管时引发的心血管反应,降低心肌耗氧量,但观察组采用的利多卡因乳膏更具备抑制恢复期交感神经兴奋特性,可减少麻醉恢复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优势。
复方利多卡是由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按照科学的配比而成,药力能够渗透完整皮肤达到真皮层,属于一种浅表镇痛剂,其安全、有效、渗透力强、作用持久、镇痛效果更佳。
本文通过对实际病例分析得出,观察组咽痛发生率显著低与对照组(P<0.05),耐管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应用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快诱导方式进行麻醉可显著提高患者舒适程度。吸痰时和拔管时,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心率等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通过应用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快诱导方式,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有效地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可降低恢复期咽痛发生率。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应用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快诱导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麻醉方法。它操作简单而易于开展,能减少患者发症的发生。该麻醉方法起效快、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是目前卵巢囊肿剥除术首先考虑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快诱导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麻醉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开展,麻醉起效快、效果确切,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少,是目前卵巢囊肿剥除术首先考虑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韩旭东,李怡林,张小兰,等.快速康复外科技术联合术后多模式镇痛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围术期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4):571-573.
[2]张晓晓,李树华,杨会明,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鼻内镜手术气管插管全麻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54(8):71-72.
[3]祁辅友.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采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效果[J/OL].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4):131,133.
[4]马伟斌,邱灿金,刘孝国,等.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3):581-582.
[5]王国湘,朱建刚.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术后镇痛[J].重庆医学,2014,43(18):2362-2364.
[6]孙越.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6):126.
[7]吕文艳,蒋仙红,张曙报,等.丙泊酚复合苏芬太尼麻醉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1):1693-1695.
[8] 刘志刚.临床路径在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中的实施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4):39-41.
[9]马骠,陶巧建,周康.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9(6):588-589.
[10]尚薇,黄焕森,王玫,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气管插管表面麻醉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1):1677-1678.
[11]曾凡荣,田皓宇,丁超.盐酸右美托咪定、利多卡因对全麻患者插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6):148-149.
[12]曹洪森.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1):2953-2954.
(收稿日期: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