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18-10-20 01:17张天霖
文理导航 2018年18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张天霖

【摘 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的使用不仅能够便利人们的生活,而且还可以使用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当中,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促进小学科学试验教学的开展与推进,保证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过,虽然信息技术在各个地区学校的教学中都有普及,但实际运行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就基于信息技术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进行阐述,然后针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一、基于信息技术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一)信息技术能够规范具体实验操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内容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特点而循序渐进地安排的,内容由浅到深,难免会有一些实验操作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讲是难度比较大的。像这一类实验,如果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出现失误,不仅会导致实验失败、某些实验器材的损坏,甚至还有可能会对学生的人身安全产生危险,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阴影,从而害怕、抗拒后续的科学实验学习。这样一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就不能从中学到积极的知识。但是如果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当中的话,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了。对于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的实验,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模拟实验操作,让学生观看整个模拟实验的过程以及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这样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直观的感性认识,从而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提高效率和准确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小学科学实验操作中减少失败的次数,就会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仅有利于相关知识点的吸收和掌握,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验教学中,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能够降低教学的难度,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由于器材的限制,所以教师在讲授小学科学试验理论知识的时候并不能用实物来为学生做示范,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点来说没有问题,而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点,学生难以理解,而教师又没有比较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知识点的分析,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阻碍,使得后续的学习与具体实验操作难以顺利进行。而运用信息技术就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这一类问题,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前搜索有关知识点的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示意图等,然后再利用课堂讲解的恰当时机让学生观看,结合语言讲解,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通过这种形式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降低教学的难度,让学生攻坚克难、顺利掌握系统的科学实验教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教学中感受到小学科学实验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地用理论知识指导具体的实验操作,增强实际操作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三)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实验效率,缩短周期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有很多观察性实验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去观察和记录其中的变化,这一类的实验周期都比较长,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如果在教学中遇到每一个类似的实验,教师与学生都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观察、记录、总结这几个过程的话,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就会使接下来很多科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没办法讲授和操作,阻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进度发展,教学目标不能实现,教学有效性也难以得到提高。但是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提高实验效率、缩短实验的周期,教师就能够在规定的课时里完成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师可以将相关实验的重点与难点先向学生们讲授,然后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和动态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该实验的具体操作与变化过程,让学生们不用花费无用功,就能够清楚地认识和掌握相关知识。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使用形式多样,可以是视频形式、音频形式、图片形式等等,也可以是将这些形式相互结合运用起来的综合形式,学生通过这些形式进行学习,不仅能够加深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用正确的理论知识知道实验实践,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信息技术运用的积极性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基于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一)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条件

目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仍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无论是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或者是教学理念,都仍带有传统教学的影子,如果不加以改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就必定难以提高。所以,教师应该首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状况来选择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 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条件,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师生之间与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循序渐进地使学生逐渐接受科学实验教学内容,并进行探究和思考。比如说,在讲解“衣料的研究”这一课程时,由于材料可能无法收集齐全,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寻找关于不同衣料讲解实验的视频,然后在课上让学生观看,并向学生提问,让学生们讨论自己身上的衣服是用什么衣料做成的。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将课堂教学营造成一个动态与静态充分结合的科学实验环境,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直观的理解和认识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学习并不是学生听教师讲授知识就行的,如果这样,学生也只会用机械记忆的方式掌握相关知识,而素质教育提倡教育教学活动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新要求,如果教师不加以改变,那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就难以达到其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也难以从中获得发展。所以,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前提下,将教学内容与科学探究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上文中有提到,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较为生涩难懂的内容以视频、图片等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是以教师主导课堂的话,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也都很难得到发展。所以,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当中,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较为抽象难懂的知识为重点,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借助教师适时的帮助,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并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为科学实验学习寻找资源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并不需要局限于教材,相反,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教材之外的科学知识,并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就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在一些较为权威的科学网站寻找与所教内容相关的资源并进行学习,这样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到更多,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从而作用到具体的科学实驗操作中。

(四)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信息技术

使用信息技术固然能促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供良好的帮助,但是过度使用信息技术就会造成相反的结果。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善,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旦过度沉迷于信息技术的使用,就很容易患上网瘾。学生的使用是一方面,教师的使用也是一方面,虽然信息技术能够有效辅助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但是教师也不应完全用信息技术领导课堂,而不发挥自身的主导性,否则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就只会是机械式教学,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对教师教学素质的发展提高也会有消极作用。

结语

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将其合理地运用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基于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可从以上几点建议出发,希望能够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黄翀.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的优势[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05):126-127

[2]兰建华.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刍议[J].学周刊,2017(05):46-47

[3]崔加良,刘超.浅析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162-163

[4]柯镇林.基于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08):109-110

[5]程显俊.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5):150-151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