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附属郑州医院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450000)朱淑红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综合组与对照组各255例。综合组男163例,女92例,年龄(66.4±7.3)岁,CCS心绞痛分级:Ⅱ级101例,Ⅲ级98例,Ⅳ级56例,病程(3.6±2.1)年;对照组男148例,女107例,年龄(67.1±7.0)年,CCS心绞痛分级:Ⅱ级102例,Ⅲ级105例,Ⅳ级48例,病程(3.9±1.8)年。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心血管疾病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生命体征观察、用药指导、注射护理等项目。综合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健康宣教: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并就冠心病心绞痛知识进行系统宣教,讲述疾病及合并症之间的联系与控制;②心理干预:结合患者文化背景进行疏导并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接受治疗;③生活指导:为患者定制日常饮食及运动计划,尽量减少摄取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保持每周5次以上的有氧运动频率,循序渐进地恢复运动强度;④舒适护理:主要通过改善病房环境,维持病房整洁、通风、温湿度等适宜,定时为卧床患者翻身以避免压疮。
1.3 评估标准
1.3.1 疾病认知评估 采用马岩[1]在研究中提出的冠心病健康信念模型评分量表,从对疾病易感性、严重性、治疗障碍、治疗益处、自我效能共5个方面(每方面4项条目)的认知进行评分,每项条目计0~4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疾病认知越充分。
1.3.2 治疗效果评估 根据《冠心病心绞痛》中提及的相关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价,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心电图检查结果基本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明显缓解,心电图检查结果有较大改善;无效: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善。有效率=显效+好转。
1.4 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冠心病健康信念模型评分量表)变化,分析两组患者干预2周后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差异。
附表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信念模型评分结果比较(±s,分,n=255)
附表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信念模型评分结果比较(±s,分,n=255)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易感性 严重性 治疗障碍 治疗益处 自我效能 总分综合组 干预前 10.5±4.3 12.1±4.8 11.0±4.1 10.7±4.4 8.6±3.3 52.9±9.4干预2周后 15.8±3.2*# 16.5±2.9*# 14.6±4.5*# 15.5±3.8*# 14.7±3.6*# 77.1±8.1*#对照组 干预前 9.7±4.6 11.6±5.0 11.2±3.9 10.1±4.0 8.4±3.5 51.0±9.5干预2周后 9.3±4.9* 12.2±4.5* 10.7±4.2* 10.8±4.6* 8.9±4.3* 51.9±10.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疾病认知比较 干预2周后,综合组患者健康信念模型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2.2 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2周后,综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77.2%(P<0.05)。
2.3 住院时间比较 综合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8.4±2.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1±4.8)d(t=22.327,P=0.000)。
由于冠心病心绞痛以老年患者居多,通常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较低,加之文化程度不足,对治疗的实施带来一定阻碍。本研究中,综合组患者干预后疾病认知程度有明显改善,且住院时间更短,提示综合护理模式可通过健康宣教及生活指导有效充实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进而缩短治疗周期。蒋红英[2]认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决定了其配合治疗的程度,通过医护双方协作,可令患者提高自我监控疾病及保健的意识,为疾病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提升治疗效果,有利于缩短其治疗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