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对于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2018-10-20 10:37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451150李留灿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0期
关键词:椎管符合率病理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451150)李留灿

随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因其独特的优越性被广泛运用在临床诊断中,诊断效果得到医生及患者认可。据实践发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诊断原发性肝癌、脊髓空洞、静脉血管形态畸变、椎管内肿瘤、脑部肿瘤等疾病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其中椎管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类型,有髓外硬膜外、内肿瘤、髓内肿瘤之分[1]。患者发病后常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肌肉萎缩等症状,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本次研究选取了70例我院收治的椎管肿瘤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在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并确诊为椎管肿瘤的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我院理论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开始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有30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为(38.31±10.52)岁,患者临床首发症状为肢体麻木、根痛、肌肉萎缩、运动障碍、呼吸困难的分别有49例、22例、16例、25例、6例,分别占总患者数的70.00%、31.43%、22.86%、35.71%、8.57%,给予所有患者术前核磁共振检查及手术病理检查。

附表 两种检查方式结果比较[n(%)]

1.2 方法 给予所有入院患者核磁共振检查,采用飞利浦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患者取平卧位,使用一般位置扫描,运用横断、冠状面、矢状、STIR、T2WI、T1WI等方法全方位核磁共振扫描患者,发现病灶区域后,用Gd-DTPA增强扫描方式,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确定造影剂剂量,扫描过程中重点扫描确立患者椎管肿瘤位置、信号、具体形态、大小等。同时给予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取活体进行病理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及病理检查,得出结果一致,均为神经鞘瘤、血管母细胞瘤、转移瘤、星形细胞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室管膜瘤、脊膜瘤患者分别为4例、2例、14例、21例、7例、5例、9例、8例,结果无差异,符合率高达100.00%,具体见附表。

3 讨论

当前临床诊断椎管肿瘤的方法较多,有CT、X线平片、MRI等,但因该病病灶位置较为特殊,影像学尾箱较多,检测效果一般。而目前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很好诊断该类肿瘤疾病,解决脊柱疾病位置特殊难题,且因无需注射造影剂,对患者伤害较小[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及病理检查,得出结果一致,均为神经鞘瘤、血管母细胞瘤、转移瘤、星形细胞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室管膜瘤、脊膜瘤患者分别为4例、2例、14例、21例、7例、5例、9例、8例,结果无差异,符合率高达100.00%。这与孙子钧[3]研究结果相符,核磁共振对于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极高,通过扫描信号T1WI与T2WI诊断病灶,灵敏性高,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准确性高优点。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对于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极高,其操作简便,具有较高安全性和诊断准确性,是一种良好的诊断椎管肿瘤的检查方法。

猜你喜欢
椎管符合率病理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