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强,刘洪银
大学后就业问题与改进对策——以农林院校毕业生为例
韩晓强a,刘洪银b,通信作者
(天津农学院 a.人事处,b.人文学院,天津 300384)
结构调整期大学生就业难将成为新常态,农林院校毕业生大学后就业问题应引起社会充分关注。问卷调查发现,这种现象源于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就业创业教育不到位,农林院校离校毕业生实际就业创业率有待提高,出现学非所用、非农化现象。农林院校需要适应现代农业结构性需求,前瞻性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采取差别化政策,分批次分步骤实现农林院校应用型转型;财政补贴政策支持农林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实现学有所用。
农林院校大学生;大学教育;大学后就业创业
“十三五”时期,国际经济环境没有根本改变,国内经济提振乏力,投资、出口、消费、人口红利和制造业驱动力正在消减,工业企业就业吸纳水平趋减。但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765万,另外海外归来的留学生约50万以及尚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和失业人员,初步估计将达到1 300万人员就业,就业竞争激烈[1]。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将长期存在,尤其农林院校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黄金期将从毕业前半年延伸到毕业后半年至1年内(称为大学后阶段)[2]。“大学后”就业问题亟待引起政府、高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多位学者对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卢玉珍深入挖掘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及个人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切合实际的对策[3]。罗帆等研究认为,毕业生应该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这些能力和职业期望需要满足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岗位需求[4]。刘卫东认为,高校在特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普遍存在素质要求高、规模大、全面发展的“高大全”倾向,导致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5]。教育行政部门要求高校招生与学生毕业前初次就业率挂钩,在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高校就业教育的重点,而离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社会关注较少。本研究通过一定范围内的问卷调查,试图发现农林院校毕业生大学后就业问题,并针对问题寻找破解对策。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为部分农林院校离校毕业生。该问卷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就业状况、就业特点和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发放和收回问卷159份,有效问卷158份。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农林院校毕业生大学后就业存在诸多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按照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考核高校,如果就业率低于80%,将缩减本专业招生规模;如果就业率低于50%,将考虑是否保留该专业。这种考核方式迫使高校千方百计提高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目前农林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口径是只要鉴定了三方协议或出具打工证明,就认定为实现了就业,但这个就业率仅是名义就业率。打工证明只表示学生在该单位实习或临时性工作过,不代表实现了相对稳定就业。调查发现,农林院校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存在较大上升空间,毕业后未就业率占一定比率。如表1所示,往届毕业生未找到合适工作的比率达17.61%。这既有农林专业自身的竞争劣势等原因,也源于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足,缺乏就业竞争力。
表1 农林院校毕业生大学后就业状况 %
资料来源:根据本研究调查数据计算得出,下同
第一、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非农化现象严重。农林院校办学目标是培养农业专业化人才,并围绕这一目标设置学科、专业,所以农林院校大学毕业生除基本能力外,专业能力是就业竞争的资本。但现实中,农林院校大部分毕业生就业目标却选择了第二产业,而专业对口的第一产业就业人数较少,就业非农化现象突出,从事非农行业的毕业生人数占调查总数的82.44%(表1)。究其原因,农林产业竞争力差,收入水平较低、生活条件艰苦、职业成长慢,对大学生就业吸引力不足,即使是农村生源大学生也会偏爱福利待遇好、工作环境舒适和社会地位高的城市工作岗位。这就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偏离就业目标,这并非表明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存在偏差,而是体制机制存在问题,抑制农业就业吸纳力的提升。
第二、部分农林院校大学生学非所用。调查发现,毕业后没有从事所学专业的大学生比率达28.24%(表1)。农林院校大学生存在学非所用现象,转行从事收入较高的销售类职业较多,考研和考录公务员的毕业生也占到一定比例。学非所用使得教育投入与产出脱钩,形成高校教育的低效性。毕业生应聘自己不擅长的行业和岗位,就业竞争力降低,降低了毕业生大学后实际就业率。
大学生创业既要求具有创业意愿,又需要具备创业能力。这些既源于自身创业禀赋,也是高校课程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结果。受我国传统大学教育模式格式化的约束,大学毕业生思维固化,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开拓精神、风险意识、吃苦耐劳意志不高,“90后”大学生因循守旧、追求安逸舒适、享乐主义的心态普遍存在,这些约束了新时代大学生创造潜能的充分释放。调查发现,农林院校毕业生大学后创业意愿和创业实现水平不高。表2表明,多种原因对农林院校大学生创业形成了约束。除宏观环境外,创业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达35.85%。
表2 农林院校大学生创业不足原因 %
从供给看,农林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并不差,但部分大学生从事农业行业的意愿不强。有些学生并非真正热爱农业,而是高考成绩不理想或报考志愿偏差而调剂到农业院校,四年的大学教育也没有培养起农业从业意愿。从需求看,农林行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但这种需求是潜在需求,不是有效需求。农林产业的平均工资并不高于非农产业,不具有竞争力。农业工资中应该包括因艰苦的生产经营条件而给予的补偿性工资,以使农业综合工资水平高于非农产业,这样农业才会产生一定的有效需求。农林院校培养的大学生农业从业志愿不足,农林产业自身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难,大学后就业率不高。
高校专业设置应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动态调整,以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同样,农林院校专业设置应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进行调整。由于人才培养的滞后性,高校专业调整应先于市场需求5年以上,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满足产业需求。但目前农林院校学科专业调整滞后,学科专业设置存在刻舟求剑现象,形成培养“滞后性”与社会需求“超前性”之间的背离,这是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之一。与其他类型院校一样,农林院校专业设置也存在跟风现象。哪个专业热门就设置哪个专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非理性过量培养给有限的需求带来压力,造成大学生市场供求的结构性失衡。
薪酬水平是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薪酬是对劳动力贡献的补偿,薪酬水平高低取决于劳动者自身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而不取决于大学生基于自身劳动力状况评价形成的薪酬预期。新常态下,在经济发展低迷和产业升级转型双重约束下,体面正规的就业岗位减少,而灵活就业岗位增多。受诸多因素影响,体制内外单位的薪酬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大学生既想获得稳定体面的工作岗位,又想得到较高的薪酬,两者难以兼得。如表3所示,近40%的被调查者薪酬期望在5 000元以上,而刚毕业大学生的市场薪酬一般在5 000元以下,这就造成期望薪酬与市场薪酬的脱节。
表3 农林院校大学生期望薪酬 %
调查发现,农林院校大学生迫切需要的就业创业教育项目主要是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调适和自主创业技能,分别达到63.52%、43.40%和42.77%(表4)。目前,虽然大部分农林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但就业指导课大都是公共选修课,课时相对较少、指导力度不深、针对性不强、课程内容与现实脱节,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甚至还有部分学校没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近几年创业教育活动正由试点院校向非试点院校扩展,但作为非试点高校的农林院校普遍没有开展系统性创业教育,学生参与的创业教育活动有限。南开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课题组的调查显示,36.80%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35.00%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相关课程,53.80%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模拟训练。非试点院校创业教育活动开展不足,惠及学生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创业需要。
表4 大学生需要的就业创业教育项目 %
如表5所示,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除宏观环境外,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是主要原因。学校教育仍存在重理论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学术思想轻职业技能等问题。虽然教育理念要求转变,但教育惯性使然,一些农林院校尚未扭转传统教育模式。大学生自控能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在校期间没有提升综合素质,也没有掌握能够安身立命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表5 农林院校毕业生大学后就业问题的原因 %
农林院校需要实现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与现代农业结构的适应性。第一、农林院校应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制定出前瞻性教学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动态把握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信息和前瞻性教学改革实践经验,根据产业转型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引导学生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锤炼能力,把握市场需求,实现竞争就业。第二、加强农林院校农产品营销和农业经纪人专业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引导高校设立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财政支持的各类培训中增设农业企业经理人和农业经纪人培训项目,增加诸如市场信息、营销咨询和促销策划等农业营销知识培训,提高农业企业经理人把握市场能力和农业营销水平。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自愿选择与强制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农林普通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针对当前农林院校因担心招生问题而转型滞后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可制定转型时间表和路线图,分批次分步骤实现应用型转型,优先保障现代农业紧缺技能人才培养。第二、调整就业教育内容。将学科专业动态和行业发展成果融入就业指导教学,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和实践性。深入开展针对性辅导,帮助毕业生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及时疏导毕业生找工作过程中情绪焦虑等心理问题,增强学生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抗压能力[6]。第三、探索建立农林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模式,鼓励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农林院校迫切需要将理论教育向实践教育转变。一是改革创业教学内容。将目前理论主导的创业教学转变为实践教学,在实训模拟和实际创业活动中凝练创业能力。如上海交通大学构建了包括核心课程、特色课程、实践和实战4个模块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积极组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校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增强创业能力。二是转变教学方式。变一言堂授课为联系实际的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如中山大学创业教育中引入体验式的商战模拟教学模式。三是打造专业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导师应该是掌握创业基础理论的企业家。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校企合作,高校中青年教师必须定期分批次到企业一线实习或挂职锻炼,达不到一定基层服务年限(如两年)的教师职称晋升受限。企业高管经过教育理论培训可以担任高校创业导师,鼓励高校教师实际创业或去企业兼职。
第一、增大农业类学生减免学费幅度,鼓励毕业生从事农业就业,农业高校毕业生回归农业就业的返还全部学费,城镇户籍农业中高职毕业生到农业一线部门就业的政府给予与学费相当的补贴。第二、增加从农林院校毕业生中遴选大学生村官比率。增加农林院校大学生村官入选额度,增加村官补贴,将村官薪酬提高到同届毕业生高端水平,拓展村官技术帮扶、技能培训、农村创业和企业经营管理职能。降低大学生村官考取乡镇公务员的资格门槛,拓展村官的职业发展通道。第三、将农村一线灵活就业毕业生纳入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制度,政府承担需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用。这样能够降低农业企业的用工成本,解除灵活就业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1] 陈鑫. 2016中国海归人才发展趋势报告:关注海归回国就业难题[N]. 中国新闻网,2016-04-18(1).
[2] 刘洪银. “大学后”就业与就业教育延伸[J]. 江苏高教,2012(2):108-110.
[3] 卢玉珍. 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西南地区农林院校为例[D]. 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2.
[4] 罗帆,李昂. 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J]. 人才资源开发,2009(3):41-43.
[5] 刘卫东. 浅析人力资源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高大全”倾向[J]. 人力资源管理,2011(10):145-146.
[6] 黄莉梅.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信息教育,2012(7):127-129.
责任编辑:宗淑萍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employment after graduation in the case of graduates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HAN Xiao-qianga, LIU Hong-yinb,Corresponding Author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 Personnel Department, b. College of Humanities, Tianjin 300384, China)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will become a new normal during the structure adjustment period. The employ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graduates has aroused great social attention. Studies show that dislocations of professional setting and market demand,unsatisfactory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do not meet students' need and the actual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rate of graduates from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needs to be improved.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ne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 mend the subject structure prospectively and adopt the differentiated policy to achieve the applied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step by step. The fiscal subsidies policy should also support the graduates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to work in the grassroots places to match their learning outcomes.
graduates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college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starting business after graduation
1008-5394(2018)03-0096-04
10.19640/j.cnki.jtau.2018.03.021
G423.3
B
2016-08-09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09JZD0034-1)
韩晓强(1981-),男,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E-mail:46447237@qq.com。
刘洪银(1968-),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人类资源经济学,教育经济学,E-mail:lhy8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