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由于三峡蓄水后,码头的施工水位条件发生的改变,低水位施工的有效时间变短,以往传统的施工工艺将不再适用于库区高水位的施工条件,钢抱箍的施工工艺应运而生。
关键词 码头工程;码头建设;钢抱箍
因三峡工程蓄水的原因,传统的施工工艺不能满足现状的实际情况。每年的枯水期大大缩短,造成水下工程量和施工强度都十分大,为解决水下施工难度,钢抱箍的施工工艺超重大体积混凝土架空结构的施工难题,该工艺,可节约大量的材料,降低工程成本[1]。
1 前期準备
对现有施工工艺进行调研、研究、对比,咨询相关专家进行方案分析,召开专家会议,确定钢抱箍的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并进行记录分析。查阅相关钢抱箍的技术参数,购置相关的技术书籍、文献、规范。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确定组织机构,对研究任务进行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根据现有资料,召开专题会议,设计出钢抱箍的结构尺寸,重点解决以上几项技术难题,委托专门机构进行理论验算,从理论上保证该工艺可实施性。加工钢抱箍进行现场模拟荷载试验,验证理论计算的效果,并形成书面报告。
通过实验资料及报告数据,对问题集中分析整理,进一步改进设计,解决存在的问题。在改进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实验复核,若仍存在新的问题,重复以上工作,再进行改进,重复实验,直至满足施工要求为止。实践成功后,经各方验收广泛推广使用,并形成书面指导作业书
2 工艺对比
2.1 钢护筒上焊接牛腿的施工工艺
本方案的主要要点是将所有施工荷载全部施加在牛腿上,在牛腿上放置承重梁,在承重梁上形成平台进行现浇混凝土纵横撑施工。该施工工艺的优点:解决的水上施工的承重构件的问题,并充分利用了钢护筒与钢牛腿的焊接,该施工工艺在以往施工中也较普遍应用。缺点:由于所有焊接均在现场条件下进行,焊接过程中条件较差,焊缝存在较多的立焊、倒焊部位,焊接技术要求较高,焊接质量很难控制[2],并且本工程中钢牛腿承受的重量较大,焊接工作量很大,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很难有效的控制焊接质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费用投入方面,钢牛腿的结构尺寸较大,需要大量的钢材,而且使用的钢材在蓄水后无法回收,等下一个低水位的时期,割除钢牛腿的工时投入也较大。
根据以上分析:该施工工艺可行,但是在施工中主要解决焊接质量的控制,同时为满足荷载的需要,必须设计较大钢牛腿,焊接工作量较大,工期进度较难保证。
2.2 钢抱箍的施工工艺
钢抱箍的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是:将钢板弯曲成半圆弧状,两个半圆弧之间采用的高强螺栓连接,依靠螺栓的拧紧程度控制圆弧钢板与桩柱产生摩擦力,在圆弧钢板的外侧焊接牛腿,放置承重型钢[3]。该工艺的主要原理基本与钢牛腿相同,只是在施工中用钢抱箍替代钢牛腿,与牛腿的施工工艺相对比来看,优点有:①钢抱箍的加工可以在专业的钢结构加工厂里进行[4],焊接的外界条件较好,对焊接质量容易控制;②钢抱箍可以提前加工准备,不必等到桩基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可以有效控制工期的制约,避免与其他工序在时间安排上发生冲突;③钢抱箍方便安装和拆除,所有材料均可回收反复使用,节约成本[5]。缺点:以往钢抱箍的使用,在桥梁排架施工中较普遍应用,桥梁的排架均为单方向受力,而水工框架结构均为纵横双方向受力,对钢抱箍的受力性能及原理是个较大的挑战[6]。另外从受力方面考虑,钢抱箍以往的使用均考虑与混凝土的摩擦力,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加大;水工结构桩基上设计为钢护筒,钢与钢的摩擦系数较小,在实际施工中基本没有应用。
3 技术关键
根据以上分析,钢抱箍的施工工艺的优点比较突出,无论在质量、安全还是工期保证方面以及施工成本上都优越于钢牛腿的施工工艺,通过多方调研及咨询相关专家后,拟采用钢抱箍的施工工艺。
采用该施工工艺主要技术关键是解决以下几个技术:通过计算设计适合水工框架结构的钢抱箍,钢抱箍的结构尺寸,必须满足恒载和施工荷载的要求,同时在承受荷载的时候满足自身的刚度要求,解决纵横双向受力的技术问题。通过荷载试验验证钢抱箍的受力情况,确保施工应用中安全和质量。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中按照设计指标严格进行控制,尤其是螺栓的拧紧程度,必须进行验证校核。
成功运用在钢结构上安装钢抱箍的施工工艺,解决钢与钢之间摩擦力不足的技术难题。推广在相同或类似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中,采用钢抱箍的施工工艺,在安全、质量、进度上体现其优势,同时在经济效益上均优于其他施工工艺。
参考文献
[1] 瞿金玮,叶炳麟,鲁刘磊.钢抱箍支架现浇帽梁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35(12):95-96.2012,12.
[2] 温定煜,邢东升.大跨度槽身施工的抱箍钢牛腿斜撑综合支撑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01,32(2):20-22.2001,1.
[3] 陈理真,于黎.大水位差码头大直径重载钢抱箍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3(8):291-293.2013,8.
[4] 范远林,姚峰.钢抱箍法施工高桩承台可行性研究与应用[J].市政技术.2017,35(6):51-53.2017,6.
[5] 张传刚,承宇,张坤.基于钢抱箍法的桥梁支座更换设计[J].现代交通技术.2013,10(6):41-43.2013,6.
[6] 蒋玉富,吴中鑫.钢抱箍在圆形独柱墩支座更换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科技.2017(1):70-72.2017,1.
作者简介
李波(1983-),男,汉族,籍贯:重庆綦江;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