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瑜佳
摘 要 在现代建筑中应用中国传统元素,能够更好地将我国的文化和特色的形态进行传播。本文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内容进行分析,为切实应用传统元素提出建议,以求更好地在现代建筑中运用中国传统元素。
关键词 中国传统元素;现代建筑;内容;应用
前言
中国的建筑特色因地区和民族差异而存在差别,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追求的美感也不同,传统的建筑十分注重地理位置、空间结构以及与周围环境最大限度的融合。研究中国传统元素,首先就要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深入探讨,通过观察其在美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造诣,对中国传统建筑理念进行总结。传统的建筑不仅仅是非常具备美感的,而且其实用价值也非常大,是历代先人智慧的结晶。只有从传统建筑中汲取经验,才能在现代建筑中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1中国传统建筑元素
中国的建筑非常讲究与自然的融合,与建筑周围环境的协调,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现无限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的古典园林在建筑风格上气韵十足,将风景的变化恰到好处的转换,在建筑中富含美景,而且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其犹如书画一般,将自然美景与建筑恰到好处的融合,意趣十足。中国历史悠久,在岁月的长河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中,造就出雍容华贵的配色[1]。如中国的寺庙大多精致淡雅,清新幽静,给人以神秘祥和之感;而中国的宫殿的是金碧輝煌,象征着权利。
2现代建筑应用
2.1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我国地区文化气息非常浓厚,地方特色也非常显著。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建筑与自然环境发生冲突的时候,很难进行巧妙的进行融合。而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既保存了自身的独特风格,又与自然环境积极交融,展现出良好的融合情况。新的象山校区位于转塘镇,周围是青山绿水,校区总体规划十分注重校园整体环境的意境营造和生态环境保护。根据建筑师对“自然之道”的理解,保留了地块中原有的农村地貌、耕地和鱼塘,仅微调自然地理特征。设计者希望一片本真的阡陌田园能够在一座大学校园中一直存在下去,特别是在一所美术学院的校园中。
校区内的建筑多采用中国传统的合院式布局,四合、三合或缺一角,偏移扭转,随性布置,但所有的布置又都呈现出面对象山的某种指向性,建筑与象山形成对景关系,相互衬托。建筑之间活用各种蜿蜒曲折的小径,或用时缓时陡的游廊,或用随意穿插的休憩空间联系起来,让各种空间的漫步产生了“游弋”的可能,传统的造院手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建筑材料上整个校园建筑和景观共使用多达700 万片回收旧砖瓦,是对传统节约资源的理念充分的应用,同时这些旧瓦的气息,在山体的映衬之下,使得建筑仿佛隐没在了自然中。
2.2 上海世博馆
是世博会的标志建筑之一,其分为两部分,上成为国家馆,下成为地区馆,其建筑特色就体现着浓浓的中国风情,这个建筑中中国特有的配色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给无数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建筑特色秉承的是“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 ,富庶百姓”的独特文化气质。其用色大胆奇妙,用最具中国特色的鲜红为主调,配以华贵深沉的底色。世博馆的“中国红”不仅只为一种颜色,而是采用了层层渐变的七种红,外立面四种红,内部三种红。不同的红色运用在不同的位置,使其内外有别,上下呼应,才有了最后世博馆呈现的浑厚端庄,大气稳重。进入馆内参观,游客要步行76级大台阶,这些台阶均采用“华夏灰”花岗岩,华夏灰色调的出现,使得它的底部看起来非常的低调沉稳,一方面非常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另一方面也向世界传递者中国大国的底蕴和风范[2]。
2.3 宁波历史博物馆
中国传统建筑非常重视与当地环境的高度融合。宁波历史博物馆是由王澍主持设计,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其设计理念还涉及对叠合空间的研究,高度因此被自觉限定在24m以下,存在于人工和天然之间。宁波历史博物馆与当地环境风格非常融洽,甚至被人称为是“新乡土主义”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在建筑外墙上大量运用了宁波老建筑上拆下来的旧砖瓦,形成了“瓦爿墙”,一方面体现了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使其质感和色彩完全融入当地,同时这些就砖瓦本身也承载了百年历史,这与博物馆“收集历史”的理念是吻合的。另外博物馆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创造—“竹条模板混凝土”,将具有江南特色的毛竹片铸成混凝土墙作为装饰,使得两种不同的材料发出了艺术的质变。
“技艺掌握在工匠的手中,是活在传统。如果不用,即使在形式上模仿传统,传统必死;而如果传统一旦死亡,我相信我们就没有未来” 王澍的观点在这个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加强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应用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自身的建筑带有极强的民族特色与风格。且传统建筑风格中蕴含着前人无限的智慧,是他们在实践生活中不断摸索改进得来的,其作用可见一斑。目前由于国外各种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从而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在这个时候如何将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合理结合,使其更加具有民族和本土文化的特性就变得更加重要[3]。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建筑中对传统元素进行继承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未来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虽然目前现代建筑工作中对于传统元素的应用仍然不够广泛,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建筑事业的发扬,传统建筑特色应用会更加深入。建筑师更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摸索、改善,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独特的建筑特色,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王焕阁.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4):130.
[2] 李小军.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40):53.
[3] 李天骄.探索现代建筑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