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探讨

2018-10-19 07:23王媚
建筑与装饰 2018年7期
关键词:建设问题海绵城市对策

摘 要 海绵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防治城市降水灾害,缓解城市供水紧张问题。本文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和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海绵城市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问题;对策

引言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又叫作水弹性城市,好像海绵一样可以将水分储存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使用。當出现大规模降雨时可能会带来雨水灾害,通过相应的雨水贮藏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等到需水的时候再将其释放出来,就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还能有效防止城市水涝灾害。我国很多地区的降雨分布不均匀,有的时候降雨集中在夏季,容易出现洪水灾害,而在冬季或者秋季干旱缺水时又无法及时供水,导致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用水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必须要建立合理的水系统,合理利用降雨,创新城市雨水再利用理念,完善城市雨水合理再利用的政策与法规,从而使得城市建设更规范,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兴的城市建设理念,突破了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依托建筑、绿地、广场、道路等多种市政基础设施,并且以这些基础设施为载体,考虑到城市基础运行安全和城市水安全,充分分析城市的水文条件,以此为依据综合利用渗透、滞留、净化、回用等多种生态技术,达到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并且建立起一个循环的雨水系统的目的。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一旦遇到强降雨,则能最大限度地留住雨水,无论是湿地、湖泊,还是树林和草地,都可以大量吸收雨水,让雨水在土壤中贮存起来,有效地避免雨水汇集在一起,形成了洪涝灾害,在城市也不会出现大面积积水。当日常生产生活中需水的时候,这些被储存起来的水资源就可以充分释放出来,缓解缺水的问题[1]。

2 海绵城市建设的问题

2.1 理念陈旧

传统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建设理念陈旧,对城市的各个系统的综合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高,因此导致城市建设过程中各个系统的发展不协调,受到一定的阻碍和影响。

2.2 技术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对技术的要求较高,而且不同的系统之间要相互配合,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但是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属于新兴理念,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还比较大。

3 海绵城市建设策略

3.1 转变城市建设理念

转变城市建设理念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不断转化城市建设的理念,不能只注重城市的功能开发,还应该要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保护为基础进行城市开发和建设,对原来的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从源头上治理各种问题,实现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对城市建设进行统筹设计。对于降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从源头上减少雨水的径流量,提高地表的渗透率,从而减少城市的雨水积累,达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3.2 做好海绵城市的整体规划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必须要有一个系统而科学的规划,目的就是将各项工程的建设结合起来,使得各个系统之间实现协调发展。

首先要与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衔接,增加海绵城市专篇,给出总体目标和片区目标,确定建设指标体系以及低影响开发建设重点区域与规划控制要求。其次要与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衔接,在控规中落实总体规划目标,在图则中分解细化指标要求并增加低影响开发内容,增加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根据不同的用地性质分别给出对应的海绵城市设计指引。第三是与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其中,水系规划要明确河湖水系调蓄、净化要求,协调水系与周边绿地关系;绿地系统规划要协调蓝绿空间,绿地内型低冲击开发设施落位;排水防涝规划要明确排水防涝标准、超标雨水排放措施、雨污分流改造初期雨水控制措施、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内容;道路规划要给出道路断面和竖向指引,道路低影响开发模式等[2]。

3.3 构建新型的雨水集蓄系统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生态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调研、自然资源保护等多个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综合分析本地的径流总量与防洪排涝间的关系,以及城市以前的蓄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从而计算出城市的雨水可调节空间,制定相应的径流控制方案和控制目标。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具体的集蓄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渗水系统。城市渗水系统是从源头上减少雨水径流量的载体,而且要安装净化系统,实现对雨水的初步净化,减少雨水中的污染物的含量。

第二,城市滞水系统。滞水系统是延缓径流的系统,包括生物滞留带、下凹绿化带等不同的系统。

第三,城市蓄水系统。蓄水系统是对水资源进行存储的主要部分,当降雨量较多的时候及时将自然环境不能吸收的一部分雨水收集起来,降低径流峰值流量,包括蓄水池、湿塘、城市水体景观等部分。

第四,城市净水系统。对水资源进行净化,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通过河道环境整治、河道生态缓坡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多种措施,减少雨水收集过程中对雨水的污染,从而不断改善城市的水环境,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第五,城市排水系统。建立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将雨水径流高峰时期超过集蓄能力的雨水通过排水防涝设施、水系河道排出,避免水患发生。

第六,构建城市用水系统。科学合理的用水系统也是集蓄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总要内容,通过用水系统可以将集蓄的雨水充分利用起来,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3.4 提高现有“海绵体”的质量,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海绵体”的建设最为重要,为了达到存水、用水的目的,必须要提高“海绵体”的建设质量,对于现有的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资源要进行保护,同时对于一些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湿地等“海绵体”,可以使用物理措施、生态手段等对其进行恢复,从而提高“海绵体”的蓄水质量,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对水资源进行净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的应用成果。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海绵城市的本质和内涵进行了解,并且不断转化城市建设理念,对海绵城市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对海绵城市的各个子系统进行建设,从而提高海绵城市的和谐性。

参考文献

[1] 容艳媚.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问题探究[J].房地产导刊,2015, (01):472.

[2] 陈华.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J].净水技术,2016, 35(01):102-106.

[3] 姜倩,张芳.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J].环球市场, 2017,(20):55.

作者简介

王媚(1980-),民族:汉,性别:女,籍贯:四川省遂宁市,工作单位: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管理局,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海绵城市建设。

猜你喜欢
建设问题海绵城市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对县级综合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的分析研究
对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问题的分析研究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