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巍巍
摘 要 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其相关措施与策略。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措施
1 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1.1 政策体系不健全
国内工程造价相关的法制框架和政策措施不完善,实施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行业协会职能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制约了国内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科学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步伐。
1.2 工程承包过程行为不规范
一是不履行建设程序,有的项目应实行公开招标,但项目未经招标就让施工单位进场;二是将公开招标的项目变成邀标、变相议标和暗中指定,并且任意肢解工程及招标过程中人为降级压价,也导致了工程造价失真;三是承包商投标赢得合同后,在工程项目结算时根据施工情况,随意调整单价,投标中填报的单价对承包商没有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
1.3 工程建设前期工作不细致
一是长期以来,业主只注重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没有把影响投资75%~95%的设计阶段作为控制重点;二是设计人员只注重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缺乏对设计方案经济指标的分析,工程设计投资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浪费严重;同时设计人员缺乏责任心,人为提高安全系数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三是有些设计人员应中标单位的要求,缺乏科学根据的变更设计,抬高标准,导致施工单位赚取超额利润。
1.4 造价工程师作用发挥不充分
缺乏对造价工程师职能作用的全面认识,错误地认为造价工程师的职责就是简单地算量、套定额即计算费,造价工程师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费用控制措施不力,是目前“三超”问题普遍存在的主要根源[1]。
2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2.1 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对项目投资影响最大的阶段是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与决策阶段。这一阶段确定建设项目的规模、质量、用途等,要对拟建项目深入调查分析和比较,进行科学论证,做出经济技术评价,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这一阶段要编制高质量的投资估算,准确性要高,不得留有缺口,误差如果太大,就会导致项目的决策失误,给项目实施期间的造价控制与管理增加难度。
2.2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1)加大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逐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要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不突破总投资额的工程设计过程。
(2)运用价值工程原理优化设计,价值工程是通过分析产品功能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力求以较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设计方案优选应用价值工程,是在项目的成本、功能和可行性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着眼于寿命周期成本,并侧重于功能分析,在保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控制造价。
(3)实行设计招标和设计监理制度,在设计阶段实行招标,引入竞争机制,可以迫使竞争者自觉按照国家关于节约用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造型新颖以及选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政策组织设计。实行设计监理,设计监理的重点应对初步设计的总图方案及单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和比较,选取最合理方案,审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监理检查施工图是否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深化,综合协调各相关专业,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图纸变更,提高经济效益。
2.3 工程投标阶段,合理确定投标报价
(1)在保证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特征和工作内容准确的同时, 要严格审查工程量清单的内容是否与招标文件相符,防止在综合单价上扯皮。
(2)造价管理机关应加强对编审从业人员的管理,通过工程预算专业培训,经验交流会等,提高预算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保证工程量清单和控制价的编审质量。
(3)坚持严格的评标制度及评标程序。审查投标文件要审查工程量,避免多算、错算、漏算;审查分项工程内容,避免重复计算和错算错套;审查取费费率,避免高取多算。坚持严格的评标制度,确定招标合同价。
(4)投标人选用的材料、设备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所报价格是否符合市场行情,防止个别投标人为提高中标率,以低档的材料、设备代替标书所要求的材料、设备进行报价。
2.4 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1)重视图纸会审,控制建筑材料、设备费用。虽然施工图文件设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由于一些细节还有待完善,可能出现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甚至造成事故的情况。在工程开工之前,应由设计、业主、施工方进行图纸会审,把工作做细。将建筑与结构不符、施工技术不可行、各专业之间矛盾等问题处理在施工开始之前,把损失降到最低。减少设计变更,慎重进行现场签证。对材料、设备进行价格认定时,建设单位的相关人员需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后合理确认价格。
(2)增强造价控制意识,实施动态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造价控制人员要掌握工程总造价全局的情况。对每一事件的处理,都要提出有依据的处理方案及预算,分析工程的技术因素和造价因素后进行科学决策。发挥建设单位的主导作用,加强技术人员与造价人员的配合,强化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的造价控制职能。对工程进度款要严格审核,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比例支付,不超付、不早付,及时扣回预付款,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
(3)实施过程跟踪审计。工程审计不仅是为了了解投资金额的多少,而是要通过审计来发现投资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促进工程投资管理的完善。在工程跟踪审计中,审计内容包括:设计变更方案是否科学、工程量计算、现场签证、洽商的合理性及其工程量、材料认价是否合理,进度款有无早付、超付现象等。通过对工程总造价调整细节上的监管,避免浪费和控制造价的增加。
2.5 竣工结算的造价管理
竣工决算是建设工程经济效益的全面反映,通过竣工决算能够正确反映建设工程的实际造价和投资结果,同时也可以通过竣工决算与概算、预算的对比分析,考核投资控制的工作成效,总结经验教训,积累造价管理方面的资料与经验,提高未来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
3 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的分析与探讨,加强对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工程招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全程的控制、管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和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參考文献
[1] 续文华,王艳艳.基于全过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5,9(1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