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湘林
摘要: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必须以创新为根本,紧跟时代发展,从观众角度出发改革节目形式,丰富节目类型。尤其是广播电视晚会导演更应大胆创新,积极创新改进晚会。文章就此展开了讨论,先是结合实际分析了当前广播电视晚会的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广播电视晚会导演的创新、改进。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晚会导演;创新改进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智能客户端对电视媒体的影响非常大。若要扩大广播电视晚会的影响力,导演就应具备创新意识,迎合观众需求,改进广播电视晚会,从而提高广播电视晚会的收视率。
一、当前广播电视晚会的现状
广播电视晚会本质上是一种联欢活动,观众基础比较稳定。但在新媒体时代,观众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从实际来看,广播电视晚会的现状仍不够乐观。首先,广播电视晚会节目质量有所下降。广播电视晚会出现于20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观众精神文明生活的丰富,广播电视晚会的节目形式、内容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但是近年来,广播电视晚会的节目质量仍有所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批评电视晚会。这与导演的编排能力不无关系。其次,观众满意度低。新媒体对广播电视晚会的冲击非常大,其竞争能力也在不断下降,尤其是观众的满意度非常低。观众对节目的内容、形式非常不满意,其中有些观众认为广播电视晚会空有其表,文化内涵不足。虽然舞台效果越来越好、舞台服装越来越华丽,但是其影响力却越来越小。最后,艺术形式落后。虽然我国广播电视晚会一直以来是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但是其中的小品、舞蹈等节目形式比较固定。随着老一辈表演艺术家退出舞台,这些节目也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导演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实现节目艺术形式的创新。
二、媒体下广播电视晚会导演创新改进
1.实现广播电视晚会节目的推陈出新
广播电视晚会导演不仅仅要创新单个节目,更要重视整个晚会节目的创新,实现整个广播电视晚会的改革,改变观众对广播电视晚会的认知。
首先,在进行节目创新前,需结合观众需求准确定位晚会。尤其是在观众审美情趣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更应加快节目编排、节目内容的创新。如从观众角度需求出发,实现节目的艺术性、生活性的融合。这就意味着导演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选择更有吸引力的晚会节目。另外,若要实现节目编排的创新,则应摆脱传统节目模式的限制。如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其次,应创新节目内容。传统晚会节目存在偏重教育的问题,使得观众产生厌烦情绪。作为导演,在筛选节目内容时应严加审查。如适当增加节目趣味性,选择一些能够反映时事热点、生活趣事的节目。考虑到各阶层观众的需求,导演还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兴趣、爱好,筛选节目。比如2005年的《千手观音》,不仅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更体现出了舞蹈美、手语美。经播出后,该节目也取得了成功。显然,导演应严把节目关,选择更符合观众需求的节目。最后,还应科学编排节目。在这一过程中,导演需亲自把关,对每个节目进行检查,确保节目流程。为了避免观众产生疲惫感,导演应尽量将同一类型的节目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同时,导演还可控制小品相声、歌舞等节目的数量,多引进一些新形式的节目。此外,导演应重点把控晚会节奏,营造出浓厚的晚会氛围。如2017年央视春晚以大美中国梦·金鸡报春来为主题,推出了四个篇章。这一编排形式非常新颖,既能抓住观众眼球,也能满足观众心里需求,提升晚会的气氛。总之,导演应从大局出发,加大晚会节目的创新力度。
2.从观众需求角度出发
目前,随着观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观众对晚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演应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加大晚会节目创新,使其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还应丰富晚会节目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满足观众审美需求,从而真正实现电视晚会的创新。
首先,导演应正视观众质疑,认真考虑晚会节目创新。如对于今年的卫视跨年晚会,网友指出这一届晚会存在“创新和原创力匮乏”“旧瓶装老酒”“拼阵容不拼作品”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导演应在前期准备、节目筛选、节目编排等环节中提前采用预防措施。例如近年来,电视晚会开始采用3D投影来代替舞蹈演员进行舞蹈。这样既能避免舞蹈节目受到观众的诟病,也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其次,在新媒时代,导演还可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观众的需求、爱好。比如利用大数据调查观众喜爱的演员、喜爱的节目、流行元素等,明确晚会节目创新方向。毕竟电视晚会是面向观众的。只有了解观众需求,才能实现电视晚会的创新。例如2017年的湖南台双十一晚会,冯小刚、赵薇等演员的出现就是通过网民选票决定的。最后,在晚会镜头剪辑、表现形式等方面,导演也应从观众需求出发。比如考虑观众的兴奋点、专注时间、视觉审美,合理剪辑电视晚会节目镜头,借助镜头的推、拉、移、升、降及灯光强弱,展现出舞台的美,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且,在表现形式方面,导演可积极融入现代化科学技术,打造出更梦幻、更绚丽、更逼真的舞台。比如借助《国家宝藏》的舞蹈呈现形式,改变电视晚会的节目形式。同时,导演还可借助微信、支付宝等拉近与觀众的距离,实现观众与电视晚会的实时互动,从而满足观众的参与需求,真正提高电视晚会的收视率。总之,导演应切实考虑观众的需求,实现电视晚会的创新。
3.创新节目艺术形式
新媒体时代,观众会接触到更多的艺术知识。并且通过互联网观众也能观看到更多新颖、有趣的节目。导演应考虑到这一点,进一步创新晚会节目的艺术形式。
从整体上来看,电视晚会节目可吸收更多的艺术精华,将中华传统艺术用新颖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将音乐、灯光、舞蹈、戏曲等融合在一起,借助其它形式表演出来。但在创新电视晚会节目艺术形式,还需注意以下几点:电视晚会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艺术优势。导演应将其艺术优势与视听艺术结合在一起,提升电视艺术的逼真化、直观化;电视晚会可兼容其它艺术,但导演应结合广播电视晚会实际,合理把控电视艺术与其它艺术的杂糅度;广播电视晚会的艺术手法包括对比反衬、交流互动等,导演可灵活选择;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导演应积极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积极利用更多的艺术形式,增强广播电视晚会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内涵。如2017年的春节晚会,围绕着“大美中国梦·金鸡报春来”这一主题,展现出了武术、相声、柔术竞技等节目艺术形式。而这些艺术形式正能反映晚会主题。又如《2013南方·华人慈善盛典》,整个晚会被设计成“梦的篇章”形式,在第二部分中,更是借助童声散文、沙画形式,展示出了追梦故事。不仅如此,该晚会还利用了舞蹈、书法、诗词等艺术形式,进一步提升了晚会的格局。由此可见,在新媒体时代,导演应不拘一格,积极创新节目艺术形式,从而提高广播电视晚会的艺术表现力,吸引更多的观众。
综上所述,新媒体对广播电视晚会来说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导演应顺应时代潮流,结合观众需求,大胆创新广播电视晚会的节目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广播电视晚会的质量,保证广播电视收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