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培
【摘 要】2018年,是偶像养成类综艺的大年,养成类网综通过创新节目机制,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带领了偶像团体文化的消费高潮。《创造101》作为其中的代表,不断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打造偶像养成与粉丝消费的双向输出内容,真正让女子偶像团体文化得到发展和推广。通过解析养成类网综与受众的互动,梳理形式上的特点,结合养成类网综存在的问题,从而把握养成类网综的节目形态。
【关键词】创造101;养成类;偶像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1-0089-01
随着网综的内容不断往垂直分众的趋势发展,网综对受众市场的定位越来越清晰。2018年1月,爱奇艺对应粉丝经济市场,推出了偶像男团养成类节目《偶像练习生》。官方数据显示,节目的点击总量超过20亿次,开启了养成类网综对本土偶像文化打造的新模式。《偶像练习生》收官之后,节目影响还未消减。腾讯视频于4月21日顺势接替,推出了被称为“女版”《偶像练习生》的女团养成类节目《创造101》。由全民制作人从101位女生中,选出11位能力突出的女生组成女团出道。《创造101》首期点击量达到1.9亿,延续了养成类综艺火热传播的影响。
一、养成类节目的概念
“养成”的概念最早来自日本的动漫和游戏,指玩家在游戏中对特定的对象进行培育,使其完成设定的任务最终获得成功。受到韩流文化的影响,偶像团体组合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并得到了年轻受众的推崇和喜爱。电视行业生产面临节目同质化的局面,生产者尝试将“养成”的概念和当下国内最流行的“真人秀”结合,内容输出设定为打造偶像团体组合,从而杂糅了新形态的综艺节目,即偶像团体养成类真人秀。
二、互动形式
(一)人设与内容定位。互联网时代,年轻受众的文化观念在不断改变,对于偶像文化的定位也有了新的看法。受众观看节目,除了满足窥探欲,会产生设定角色代入的心理。《创造101》中的101位少女,是正在练习还未出道的普通年轻人,恰恰对应年轻受众的心理。偶像文化不再高高在上,是梦想与正能量的象征,101位少女成为受众精神文化的输出口,以内容吸引受众。同时,综艺节目受众的性别分布,一直是女性远远高于男性,对男性群体来说,综艺节目的文化输出无法找到对接口。由此可以看出,《创造101》对应了男性群体定位。
(二)节目时长。传统综艺的时长固定在90分钟左右,而养成类网综打破了固化的节目设定。將时间增加到120分钟甚至更长,形成以内容哺育粉丝的良性传播生态圈。受众能深入了解选手的性格,特色和个人魅力,对于养成类节目来说,选手和受众之间构成观察成长的关系,更能体现“养成”节目的概念。受众越深入了解选手,感情投入越多,尤其看着选手从零基础一路成长到独当一面,利用情感维系粉丝与偶像的关系。
(三)练习直拍。养成类网综依托互联网传播的便捷性,相比传统综艺,会生产周边内容辅佐粉丝消费。对于偶像文化,甚至是偶像团体文化来说,粉丝与偶像之间存在着情感维系和情感消费的关系。《创造101》在节目内容生产的同时,将选手直拍放置在视频网站,呈现选手在比赛练习过程中的状态,真实展现表演的内容。对于受众来说,除了更了解喜爱选手的个人特色,也拉近了选手和粉丝之间的距离,营造了温馨且更亲密的互动氛围。
(四)网络投票。《创造101》主打全民制作人选出11位少女出道的形式,选择权来到了受众手里。利用腾讯视频的传播平台,开启101位少女的投票通道,实时更新票数情况。网络投票带来的实时互动,打破了节目播出的空间感。对作为消费主体的年轻受众来说,网络投票的形式加强了与节目选手的粘性互动,拉近了距离。
三、养成类网综存在的问题
养成类网综完全对照互联网消费群体的口味,进行偶像选择机制的设定,包括内容输出风向的指引,容易造成偏见性的关注角度。偶像在养成的过程中,过度放大选手情感表现,而弱化了选手才艺的展示。对于粉丝来说,最后真正出道的偶像,意味着高品质产品的输出,还是朋友情感的维系,决定了偶像团体发展是否长远的问题。中国本土制造,不仅是在选全民偶像,还需要成为中国年轻文化的代表。在情感轰炸的同时,需要把持成为偶像真正需要的品质,打造受欢迎的偶像团体组合,抛开养成,让偶像得到成长。
四、结语
养成类网综的影响通过互联网不断扩大,让更多的受众参与进来,进行讨论和自主选择。节目机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主动权给予受众,真正做出受众喜欢且感兴趣的东西。一档受欢迎的节目往往是深化了与受众的互动,这也是互联网综艺受年轻人欢迎的原因。《创造101》真正开启了偶像养成综艺的市场,借助这样的品质化跳板,偶像文化被更多人了解,形成成熟的粉丝消费市场,真正打造本土化偶像。
参考文献:
[1]夏鹏飞.浅析“素人养成类节目”花式玩法——以《一年级·大学季》为例[J].东方艺术,2018(04):90-93.
[2]许芫颜.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小议[J].出版广角,2017(08):66-68.
[3]于娜.偶像消费文化的重构与变异[N].华夏时报,2016-02-29(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