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10-19 01:45杨丽丽杨明珠
戏剧之家 2018年21期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方法

杨丽丽 杨明珠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艺术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美育的核心,它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完善力的开发,音乐教育作为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音乐教育在农村学校举步维艰,始终得不到健康协调地发展。笔者从通过对我国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现状的调查,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1-6)》中提及的音乐教学方法,并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谈谈中外音乐教学方法的融合与创新,力求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希望能对农村学校音乐教学工作有帮助。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1-0141-02

一、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的教育教学现状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的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音乐院校不断增多,为整个社会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接收音乐教育的人才的中小学也在增多。遗憾的是,这种大好情况只存在于大中型城市,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却令人堪忧。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育管理部门不重视,教育观念陈旧、滞后。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中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通学校教育的观念是“人才第一、知识第一、升学第一”,这种观念整体上限制了美育活动,对音乐教育造成了一定影响。

我国农村中小学有着较为严重的轻美育的观念。而导致轻美育的重要原因就是“中考”和“好考”这两个“指挥棒”。升学录取存在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等级之分,这样就造成了一些农村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认为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都是“副科”,认为这些科目是可有可无的。学校和老师把精力都放在升学必考的科目上,所以音乐课被挪用或形同虚设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多数农村的中学,初一初二还开设音乐课,初三就不会开设音乐、美术这些科目了。到了上课的时候,所谓“主科”的教师就占用了音乐课,能真正上一节音乐课的情况很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乐在孩子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孩子美感、审美素质的培养。

(二)音乐教学师资严重缺失,教师专业素养不足。据调查,全国农村中小学现有音乐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仅仅只是30%。兼职音乐教师成为音乐教学一线的主体。这些教师可能是懂一些音乐知识的师范类学校毕业生,他们也许会懂得一种乐器,能大致拼凑出不太复杂的简谱,有的音乐老师没有丝毫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甚至连对音乐感兴趣都谈不上。大部分学校的专职音乐教师岗位甚至是空缺的,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因为没有音乐教师而取消音乐课。音乐课基本是唱歌课。常常被语文、数学老师占用,从来没有上过一节真正的音乐课,也从来不知道音乐课是什么样子,更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

(三)教学设备短缺,教材内容不符合实际,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按照2002年国家教育部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标准,中小学音乐教学需配备的教学设备有专用音乐教室、电子琴或钢琴、五线谱电教板、五线谱教学黑板、多媒体教学系统、音乐教学挂图等等。

但目前教育部门对学校尤其是农村地区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投资仍然十分有限。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学设备的短缺,音乐课能够使用的教具、器材也仅限于录音机、电子琴,有些学校甚至什么音乐器材都没有。音乐教学的设备购置不及时,数量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音乐教学常会因为教学设备的短缺而受到限制,不能有效地保证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音乐教材与农村乡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材涉及的内容偏深,农村的孩子情况好的还知道一点点乐理知識,能认识简单的五线谱;情况差的孩子甚至没有接触过音乐知识,只知道“音乐”就是“唱歌”。

二、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及农村音乐教育现状的改革对策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均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行课程已出现许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加强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十分必要。在农村,音乐这门学科却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当地的教育部门不重视,学校领导不重视,音乐教育师资、经费不足、家长认识不够,教学方法和管理的落后都阻碍了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首先要加强各级领导与管理,改变社会、学校、家长教育观念的同时,完善评价机制。

钟启泉先生说过:“真正的课程改革必定是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和金钱,而是缺乏先进的理念。”[2]新课程改革中,各级领导既是素质教育的参与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体验者。作为当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政府部门,必须为推行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改变社会、学校、家长教育观念的同时,随之改变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的评价机制问题。应严格按照《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音乐教育,建立正确的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科”的偏见。当各方都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时,便不会再以单一文化课成绩来衡量学生和评价学校,这样会激发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素质教育的道路会更加宽广。

其次,要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对各种教学硬件设施的有效满足,使音乐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音乐器材都达到规范的要求,对音乐器材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修,以保证音乐教学的正常开展。关于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音乐器材主要包括钢琴或电子琴以及音像音响等教学资料、五线谱电教板、五线谱教学黑板、多媒体教学系统、音乐教学挂图等能正常配备和维护。

最后,要“因地制宜”重组教材,使教学内容切合实际。

目前我国使用的音乐教材与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现状出现了部分脱节,因此要促进農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难度,编制音乐教材,增加一些通俗的、生动的、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多一些欣赏环节,少一些理论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达到育人与美育的功能,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新课标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实施的必要性

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3]随着课程改革的浪潮,素质教育的实施营造了音乐教育的大气候,更加突出了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素质教育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其实质是强调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随着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音乐教育发展的要求,一些音乐教育家和学者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和创造了许多教学方法,有很多先进之处,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必须重视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改革。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乐理知识、视唱、听记能力、使用乐器和舞蹈训练的培养。要注意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例如:在上课前可以播放一些学生爱唱爱听的歌曲,将课堂所要学的知识与歌曲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其次,可以对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延伸,讲一些当地的民间歌曲,让学生们对自己家乡的音乐有一定了解。

经常搞一些艺术类课外活动,培养他们具有优良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例如:歌唱比赛、乐器比赛等。这样可以使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得到拓宽,音乐教育的环境也得到优化,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也就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二)创造宽松、民主的音乐气氛和环境。近年,社会各界举办的艺术比赛越来越多,这说明社会在进步,人们的视野也拓宽了。这些实践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的平台,大大提高了孩子们音乐素质的培养。我觉得农村中小学也可以这样,各个学校利用各种机会,给学生们提供一起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了解音乐知识,这样也可以提高农村小学音乐的整体素质。良好的音乐气氛有利于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能达到顺利完成音乐教学任务,能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遨翔,真正做到“培养人”的目标。

(三)借鉴国外优秀音乐教学法。瑞士的达尔克洛兹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是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音乐活动。基本原则是要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的反应能力、大量的储存听觉和动觉意向的能力[4]。德国的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方法是一种重视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方法。其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儿童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奥尔夫教学法的原则是要学生“动”起来,“综合式、即兴式”学习音乐。它们都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强调通过亲身参与音乐活动来加强音乐体验,不要求学生对老师去进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要求师生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共同来形成一些新的东西。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匈牙利的民族素质,主张通过音乐让孩子们形成创造性并丰富其生活[5]。”我们需要借鉴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来创造自己更新、更好的音乐教育模式。

总之,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在全国上下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国农村音乐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就需要全社会去努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新一代音乐教师,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公民的重责。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炽热的心,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就会更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泯,杜光.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54-15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

[4]杨红.探索音乐教学的新路子[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12).

[5]曹理、缪裴言.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新课标教学方法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
我的教学方法